聚丙烯腈(PAN)原丝向碳纤维转变过程中的表面结构演变
按照原料来源,碳纤维可以分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粘胶基碳纤维等,其中PAN 基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且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因此 PAN 基碳纤维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PAN基碳纤维是以PAN原丝为原料,经过预氧化、低温碳化、高温碳化制备得到,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高温石墨化处理,可以制备得到高强高模碳纤维(又称:石墨纤维)。
在预氧化阶段,具有线型分子结构的PAN原丝经过环化、脱氢、氧化等复杂化学反应,转变具有耐热梯形结构的预氧化纤维,这种具有耐热梯形结构的纤维在惰性气体保护的碳化环境下,可以不融不燃,保持纤维形态,经过低温碳化、高温碳化后形成具有乱层石墨结构的碳纤维。经过几十年发展,PAN原丝向碳纤维内部结构尤其是微观化学结构演变机制已基本明确,但是有关转变过程中表面结构演变规律研究则鲜有报道。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特种纤维事业部以自研6k规格PAN原丝为原料,经过180℃-300℃预氧化、300℃-800℃低温碳化、1000℃-1600℃的高温碳化制备得到碳纤维,详细研究了PAN原丝向碳纤维转变过程中表面结构演变规律,针对转变过程中各阶段纤维:PAN原丝(Precursors:PF)、预氧化纤维(Thermo-oxidized fibers:TF)、低温碳化纤维(Low-temperature carbonized fibers:LCF)、高温碳化纤维(Carbon fiber: CF)表面特征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
一、纤维表面物理形貌研究
阶段纤维表面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在PAN原丝向碳纤维转变过程中纤维表面轴向沟槽特征结构得以保留,与原丝(PF)相比,由于预氧化阶段存在双扩散过程,即:空气中氧元素由表及里扩散以、环化脱氢后以水蒸气形式由内向外扩散,该扩散致使预氧化纤维(TF)表面沟槽结构愈加明显,经过低温、高温碳化后,由于高温环境下化学反应剧烈,低温碳化纤维(LCF)与高温碳化纤维(CF)表面沟槽变窄。
▲图1 阶段纤维表面扫描电镜图(a)PF,(b)TF, (c)LCF, (d)CF
通过扫描电镜也可以对纤维直径变化规律进行监测,PAN原丝的直径为11.3μm,经过预氧化处理后,纤维直径降至9.2μm,虽然预氧化温度较之碳化处理要低不少,但其处理时间长达90min以上,致使纤维直径出现一定幅度下降,进一步经过低温碳化、高温碳化后纤维直径降至5.5μm,低温碳化、高温碳化处理时间仅仅几分钟,但由于处理温度较高,在高温环境下导致质量快速损失。与纤维直径逐渐下降相反,在PAN原丝向碳纤维结构转变过程中,纤维体密度逐渐增加。
▲图2 阶段纤维直径及体密度
二、纤维表面粗糙度分析
进一步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各阶段纤维表面物理结构进行了表征,与PAN原丝(PF)相比,预氧化纤维(TF)表面沟槽数量减少,但沟槽深度增加,经过低温碳化后,由于纤维内部非碳元素以NH3、CO、CO2、HCN等形式脱除,导致纤维表面结构发生破坏-重排,因此低温碳化纤维(LCF)表面的沟槽结构变得杂乱无章,进一步高温碳化后其纤维(CF)表面沟槽深度与宽度又出现一定幅度增加。该结果说明,低温碳化是纤维表面结构转变的关键阶段。纤维表面粗糙度结果同样显示,低温碳化处理后,纤维表面均方根粗糙度RMS与平均粗糙度Ra均出现显著下降。
▲图3 阶段纤维表面原子力纤维镜图(a)PF,(b)TF, (c)LCF, (d)CF
▲图4 阶段纤维的表面粗糙度:RMS均方根粗糙度;Ra平均粗糙度
三、纤维表面化学元素组成
利用X射线衍射能谱仪对阶段纤维表面元素组成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与物理结构变化相一致,在低温碳化阶段纤维表面结构变化较为显著,经低温碳化处理后,随着非碳元素逸出、碳元素富集,纤维表面O元素含量由20.76%降至2.75%,而C元素含量则由43.99%升至65.53%。
图5 阶段纤维表面化学元素组成
元素比经常用于表征纤维表面活性,以活性元素O、N等与惰性元素C比值来表示,O/C、N/C比值越高,说明纤维表面活性越高。阶段纤维表面元素比检测结果显示,低温碳化、高温碳化处理后,O/C、N/C出现大幅降低,说明碳化处理后,纤维表面惰性增加,这与活性元素逸出、惰性碳元素富集有关。
图6 阶段纤维表面化学元素比
更多研究内容及结果可以参见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5,327:24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