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梦,中国梦》系列之二:​总是后浪推前浪

文/光明日报驻布鲁塞尔记者刘军
受访者:达尼埃尔·维尔雷登(比利时政府官员,比利时人)
比利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随着20世纪60年代“地区化”的发展,人口只有1100万人的比利时分成弗拉芒语区(比利时荷兰语,是比北部弗兰德地区的方言——作者注)、瓦隆区(法语区)、布鲁塞尔大区(弗、法双语区)和林堡省(德语区),加上联邦,每个阶层都有一级政府,出现多层政府和官员“重叠”显现。
维尔雷登先生在布鲁塞尔大区政府负责联系对华事务。他是弗拉芒语区人,却说得一口流利的法语。他的办公地点在市中心一座商厦旁迷宫似的大楼内。他个人觉得,欧洲就如同这座迷宫般的办公楼一样。
以下是他的讲述:
1989年,旨在对外宣介布鲁塞尔的组织——“布鲁塞尔国际处”( INTERNATIONAL BRUXELLES )在布鲁塞尔大区成立。1992年,布鲁塞尔与柏林签署了姐妹城市协议。柏林大区区长和柏林市市长由一人承担,而布鲁塞尔市不仅有市长,还有布鲁塞尔大区区长!地区化让比利时产生了更多的机构,也诞生了更多的官员岗位(笑)。
比利时每个大区都有一定程度的对外交往权。联邦层面有联邦外交部,而区级不能叫外交部,只好叫“对外部”。我们的机构起先叫“国际布鲁塞尔”(BRUXELLES INTERNATIONAL),因为法文的发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布鲁塞尔国际航空公司”,所以,我们将两个法文词颠倒过来,变成现在这个有点令人费解的名称(笑)。
布鲁塞尔国际处负责与欧洲的各国际组织和机构联系,协助比利时在欧盟机构中开展工作。我的处负责布鲁塞尔与有关国家的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双边活动。目前,我们在全球有30多个城市和地区合作伙伴,其中一半归我管。我们和中国的合作伙伴是北京、西安和成都。我们机构的特点是,合作项目涉及到各个领域,但不涉及到经济层面,因为那是别的机构负责的。2019年,我们庆祝与北京合作25周年。
作为欧洲人,尽管现在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我一直都不希望英国“脱欧”,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脱欧”后会怎么样。不管欧洲一体化进程遇到什么困难和阻力,我们至少从二战以来从未发生过战争。欧洲一体化从经济一体化开始,我们为了共同利益而生活在一起。当然,现在离成立“欧罗巴共和国”的理想还很远,欧洲国家之间在历史、文化、语言方面还有许多不同。
现在,欧洲国家的民粹主义呈现上升趋势,一旦国家某些方面出现问题,政治家们不是检讨自己的错误,调整战略,而是将矛头指向布鲁塞尔,指向欧盟机构。“都是欧盟的错”“是布鲁塞尔瞎指挥”……甚至出现“布鲁塞尔决定一切”这样的短语。英国“脱欧”也是这样,英国政客将欧洲出现的问题归罪于欧盟,说什么,有那么多恐怖分子在欧洲发动袭击,有那么多外国难民到欧洲讨生活……好像英国人是最优秀的。英国人认为,加入欧盟后就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是欧盟领导不力。英国政客为了满足国内部分选民的需求而离开欧盟大家庭。照我看呢,欧洲需要境外的劳动力。你看看欧洲目前的老龄化状况,再过一些年就没有人可以工作了。文化和人员的交流与融合才能促进社会发展。
我今年(2019年)63岁,快到领养老金的年龄了(笑)。您说我看上去还比较年轻?那是因为我的越南籍妻子比我小20岁。我们有三个孩子,老大16岁,老二10岁,老三7岁,维尔雷登家族后继有人(笑)。整天和年轻人在一起,让我也年轻了。
我出生在布鲁塞尔凯南区,是弗拉芒语区。您知道,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比利时地区化的发展,布鲁塞尔政府推出了一项新政——“融入政策”(LA FACILITE),就是让不同语区的人们生活在一起,相互学习对方的语言。从那时起,一些法语区的布鲁塞尔人在凯南地区安家。“融入政策”的本意是让法语区人学习弗拉芒语,适应弗拉芒语区人的生活方式。倡议很好,对吧。您知道,让讲法语的人学习其他语言是多么难!他们觉得法语是多么高雅的语言,谁会学弗拉芒语这种老农的语言(笑)!“融入政策”的最终结果是讲弗拉芒语的人“融入”了法语社会。
比利时联邦法律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必须学习母语之外的另一种国语。因此,我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法语。我给您讲个故事。小时候,凯南区有个少年足球队,叫“凯南希望足球队”。尽管我们是全布鲁塞尔地区最差的队,但名字很响亮,我们仍然抱有坚定的信心和希望。我们都是讲弗拉芒语的孩子。有一天,街区搬来一个讲法语的家庭,他们家的孩子球踢得非常好,家长也就成了我们的教练。没几天,我们全队都开始说法语了(笑)!不过,那次经历也让我更好地掌握了法语,我的法语很好,对吧。长大后,我想成为电视主播,那可是排在外交官之后最难的考试。我参加了两次电视台招聘面试,第一项嗓音测试就被刷下来,因为我太紧张了,声音都变了。赶紧走人吧(笑)。
布鲁塞尔为了保住“欧盟首都”的名分悄悄地做了不少事。比如说修建了欧洲议会大厦。当时,法国人为了让斯特拉斯堡成为欧洲议会所在地施加了许多压力。布鲁塞尔人悄悄地修建了一座大厦,起名叫“会议中心”,中心的座位和办公室的数量恰好与欧洲议员的人数相等!这很明显是别有用心嘛。后来,布鲁塞尔自然而然地成为欧洲议会总部所在地。有更多的国际组织和机构留在比利时,就能够给比利时带来利益。尽管欧盟官员和工作人员不在比利时缴税,但他们开好车、住好房、还有公务用车,他们毕竟在比利时生活,尤其是在布鲁塞尔和周边地区租房和消费,给第三产业带来经济利益。
应该说,三十年前的欧盟(那时还叫“欧共体”)还是比较好管理的。我们从最早的6个成员发展到15个、18个。大家都是西方国家,社会价值观相同。欧盟曾为其南部成员西班牙、意大利等投资大型基础项目,如修水坝,建高速公路等等,现在这些优惠措施都没了。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2004年欧盟东扩,我们发展到28个(含“脱欧”前的英国)成员。欧盟要为东欧成员输血,支援他们,引起西欧成员的不满。西欧人在问,欧洲一体化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当然,欧洲一体化的梦想始于罗马帝国时代。欧洲一直是各民族大融合的成果,没有单一的民族。欧洲一体化还要继续前行,这是不会动摇的。比利时人就是数个世纪以来民族大融合的结果。我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我对亚洲充满好奇。在20世纪80年代我就到过印度尼西亚,那时的巴厘岛还没有什么游客,充满自然风情。第一次到中国旅行是1992年。那时的中国街道上很少有汽车,还是以自行车为主。现代化的弊端就是大城市失去其自己的特征,变得千篇一律。我认为,现在的上海就像纽约,只不过到处都是中国人而已(大笑)。我现在每年到中国三四次,每次到中国最大的感受是中国人表现出来的朝气和活力,市政建设不断发展,过几年就有新的变化,新机场、高速公路、地铁线路层出不穷,这种活力正是欧洲所缺少的。欧洲人已经厌倦了工作,因为他们已经有了想要的东西。尤其是西欧国家,许多家庭有房产,有两三辆汽车,衣食无忧,收入不管高低都可以外出度假,干嘛还要加班加点?只要有份工作就行。
我常跟欧洲人说,不要恐惧中国的崛起,新兴的国家总是要超过守成的国家。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的强国,美国没让欧洲人恐惧,因为我们需要美国的援助。后来是日本的经济成就,我们也没有过于恐惧。我相信,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总是后浪推前浪,后浪盖过前浪。下一股浪潮就是中国,欧洲人应该做好准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