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块碎片经过8年修复,还原成国宝,展出后惊艳世界

说起秦始皇陵,相信是文物爱好者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但因为秦陵的特殊地位,国家是不允许主动发掘的,只能在其周边进行科学勘测和研究。即便这样,在上世纪70年代,仍然出土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坑,让世界为之侧目,也成为了陕西的一张名片。

在1980年时,考古工作者又在另外的一座陪葬坑中,发现了许多青铜碎片。平心而论,青铜器的地位窑比陪葬的陶俑重要得多,它往往代表了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如果上面刻有铭文,则更是非常重要的史料文献。

这些碎片更不一般,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它们不是青铜鼎、尊这些器皿的组成部分,还有马头、马腿可以看出来。因此,在现场的工作人员一致认为,这是不逊于秦陵兵马俑的重要文物。但是,经过清点,这些碎片的数量竟然在3000多块以上。现场气氛十分压抑,考古工作者们都很清楚,这件文物有可能就此消失,再也不会在这个世界上出现了。

然而,还是有人并没有放弃。国家组织了大批专家,涵盖各行各业,历经8年时间,终于将这件文物复原。不,其实它们是两件文物,是两件铜车马,一经展出就惊艳了世界,被公认为国宝级文物。

这两部马车,在主体造型上是相差无几的。人们将其分为“立车”和“安车”,是根据史料的记载以及马夫的位置。一个马夫是坐在车厢中,另一个马夫是站在车厢中。但习惯上,我们一般将其称为一号铜车马和二号铜车马。

一号铜车马就是立车,简单地说,就是敞篷的车厢。在车厢的上面,是一顶巨大的伞盖,与其说是为了遮风避雨,不如说是为了显示皇家的气派。伞盖下的陶俑,神态严肃,穿着十分华贵。在当时,车夫可不是一般的职业,往往只有深得信任的人才能为主人驾车。

这件铜车马,一共是四马并行,根据《后汉书舆服志》就有记载“天子所御驾六,余皆驾四”的记载,它应该不是始皇的座驾,而是代表秦始皇銮驾车队。这种立车,视野开阔,确实适合于指挥打仗和打猎,符合“戎立车以征伐”的说法。

二号铜车就是安车,这个说法在文物本身上得到了印证。这这辆铜车马车辔绳的末端,就清清楚楚地刻着“安车第一”的字样。极有可能,这是代表秦始皇銮驾车队中,排第一位的安车。安车的车厢封闭,皇帝可以在里面休息或者批改公文。在《史记》中,多次提到了秦始皇乘坐这样的安车巡视四方,而我们也终于能够通过这件文物,领略当年的风采。

我们现在看到的铜车马,显得色彩斑斓,透出一种沧桑和厚重感。其实,根据研究,这种铜车马在当时应该是全部彩绘的。比如马匹就应该是全身雪白,而车厢等位置,都有不同的颜色。但是,因为年代太久有了很多脱落,再加上铜车马曾经碎成一地,互相之间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并没有完全保留当初的颜色。

要知道,古人比现代人更为讲究,同样是酒具,就不像现在人仅仅区分为酒杯和酒瓶。同样是车马,每一个部件,都有不同的名字,有的还非常复杂,有的已经失传了。但是,通过这两件秦朝的遗物,我们终于可以研究车舆制度、车辆结构,对于秦代冶炼与青铜制造技术也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件文物,是我国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相信不管再过多少年,我们也一样会记得这件文物出土的不凡经历,更为它的精湛工艺而折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