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职位比直隶总督地位还高,设立五年后,清朝就灭亡了

相信很多人在看清宫电视剧中,都会听说过总督这个职位。它是清朝的一方诸侯,权力极大,品级也很高。总督可以管理几个省的政务大权,而且一般是正二品的,如果是尚书衔的总督,还是从一品。这么要紧的职位,在清朝也是备受瞩目的。

只不过,这种显赫的职位,确实有些稀缺。在清朝光绪之前,一共才10个总督,其中乾隆十八年设置的是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并没有地方职责,有时候是由巡抚或者其它总督兼任。真正意义上的总督,仅仅只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

这八个总督,我们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管辖的范围。其中有两个总督最为引人瞩目,分别是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管辖范围的相当于现在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小部地区。它的地位重要最关键还是出于京畿要地,有拱卫都城安全的职责。因此,在雍正时代起,直隶总督一般都会授兵部尚书衔, 排在所有封疆大吏之首。

如果说直隶总督的重要性主要是体现在政治方面,那么两江总督之所以金贵,主要是因为经济方面。它管理的地区是江西省和江南省,当时的江南省,大体包括今天的安徽、江苏和上海,是当时清王朝最重要的赋税之地。到了道光时期,两江总督还要兼管两淮盐政,同治时期,管理五口通商事务,又是南洋通商大臣。所以,这个职位的重要性,仅次于直隶总督。

本来在清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大体上就已经形成这样的格局。无论是曾国藩还是李鸿章等人,都以当过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为荣,那是做过“疆臣之首”,这个牛皮值得他们后人吹嘘一辈子。然而,在清王朝灭亡的前夕,突然杀出一匹黑马,打破了这个格局。

这个职位就是东三省总督,在漫长的清王朝统治时期,东三省一直都是化外之地,统治方式与内陆完全不一样。因为东三省是所谓的“龙兴之地”,满族人担心汉人在那里垦荒会破坏风水,因此是实行封禁的。在政治上,则采取了以八旗驻防与州县民政旗民并治二元结构体制。

八旗驻防是为主的,盛京作为陪都,最高统治者为盛京将军。除了没有吏部外,其余五部都在陪都设立,最高长官为侍郎。州县民政系统是辅助的,最高长官为奉天府尹,管理除了八旗外的民事。

这种政治制度,相当于将权力分配给了盛京将军,让他实际上有单独的小朝廷。这样的格局,在清朝强大的时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经过了甲午战争、庚子事变和日俄战争后,列强对于东三省虎视眈眈,这种体制相互掣肘,不能形成合力和向心力,暴露出很多问题。

因此很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必须将东三省的体制改为和内陆一样,避免让它成为日俄等国的殖民地。清政府任命贝子载振、尚书徐世昌进行调查,他们得出结论,必须让东三省也设立一个总督:

予以全权,举三省全部应办之事悉以委之,除外交事件关系重要者,仍令与外务部咨商办理外,其财政兵政及一切内治之事,均令通筹总揽,无所牵制。

就这样,经过清廷的商议,慈禧以光绪皇帝的名义签署圣旨,宣布将盛京将军改为东三省总督,由徐世昌担任。下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巡抚,分别由唐绍仪、朱家宝、段芝贵担任。

内陆的总督和巡抚,是平行关系,并不隶属,但东三省的总督和巡抚是从属关系,三省巡抚必须听命于东三省总督。另外,由于东三省对于满人的地位极端重要,因此超越直隶总督成为疆臣之首。只不过,这个职位太过短暂,才设置了五年时间,清王朝就灭亡了,当过东三省总督的官员也不过徐世昌、锡良、赵尔巽,存在感自然很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