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长久的亲密关系”

“爱不是一腔热血,而是一种技能。”

——阿兰· 德波顿

大约十二三岁的青春期,我开始对恋爱、亲密关系感到好奇。

我想女生们可能更早一些,她们已经开始偷偷看偶像剧了。剧里的恋爱情节、亲热场面,对未经红尘的我们,杀伤力是巨大的。

要知道,当时班上男女生一起说上两分钟的话,都会被班主任盯上,当作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在父母和学校的封锁下,我们一边用功读书,一边让心底的火苗暗暗燃烧。

就这样,我们跨过了高考这道坎,等来了自由拥抱爱与被爱的机会。

当我们闯进一段亲密关系,却慢慢发现,爱情似乎不如偶像剧中那般美好——

明明很喜欢对方,却又害怕在关系里受伤;

当激情和新鲜感褪去,生活被平淡和不安占据;

相比于对方带来的快乐,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反而增多了……

于是我们开始逃避承诺,害怕长久的亲密关系,甚至想回到一个人的时候。

这种渴望但又害怕亲密的状态,正如《倒带》里唱的那样:

我在幸福的门外,却一直都进不来。

今天的这篇文章,让我们聊聊,如何克服恐惧,建立更长久舒服的亲密关系。

01.

“我爱你,但更害怕被抛弃”

每个人都渴望被爱。

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又像是一座孤岛:

小时候父母不理解我们;

我们的天赋被老师无视;

朋友越来越忙,越来越少联系……

于是我们把希望,通通加到了另一半身上——

希望TA无条件对我好,能接纳和包容我的一切,是一个眼神就能懂我的人……

可是啊,期待越高,现实却总是会再补上一刀。

我们交往的对象,会不洗袜子,会无理取闹,会藏起自己的心事和烦恼;甚至连「理解你」这么简单的要求,都达不到。

似乎人与人之间,总是隔着一片海洋。通往彼此的航线,总是浪大风高。

“好想有个人来爱我啊。”

我们想要去责怪,离开,可是对方好像也没做错什么,TA也有很好的地方,让我们留恋、舍不得。

但是要是谈到“以后”,跟眼前这个人永远过下去,又有些难以接受;会让人觉得这样的一辈子,过于漫长。

其实啊,这种情况挺常见的。

这并不意味着“不爱了”,也不一定是不合适或者有人做错了什么,而是很可能跟我们的童年有关——

小时候我们在与父母的互动关系中,积攒了太多的失望,影响了我们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

由于父母忽视我们的需要,或是表现地阴晴不定;让我们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不再对亲密关系保持期待和探索。

人是会本能地保护自己的。

这种防御自己被抛弃、摆脱他人依恋的「保护机制」,就会被我们代入到成年后的一段段关系中。

很多人用哭闹、冷战、强迫等「破坏性方式」来寻求关注,也正是因为在幼年时期,没有有效地建立起,应对亲密关系的能力和信心。

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的亲密关系,自然是脆弱不稳定的。

我们停在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安全层」,而无法迈入到「归属与爱」的新阶段。

那到底有没有一艘船,可以把我们从孤岛中解救出来?

接下来的一个概念,就很重要了。

02.

“对不起,从来就没有不受伤的爱情”

著名的两性和婚姻关系治疗师莎兰 · 汉考克老师提到:

我们的心有三层结构。

由外到内,是保护层、伤痛层、真我。

而要获得真正的爱情,需要穿透保护层的墙,打开自己的伤痛/感受,最后达到真我之间的碰撞。

为了应对他人和环境,很多人不让自己受伤的处理方式是,不停地加固自己的保护层。

于是,保护层就越来越厚。

这让我们感到安全,毕竟这堵城墙,已经可以应付生活中的大多数情况了。

我们可以聊爱好、聊爱豆、聊周末的打算,但是我们的过去,常常被我们仔细地保护起来。就像朋友圈三天可见的灰线一样。

但是,保护层也是我们亲密关系里最大的阻碍。

保护层太厚,就像文学和歌曲里经常提到的,我们在心底筑起了一道墙,结果外面的人进不来,自己也出不去。

我们感受不到自己的真我,也触碰不到他人的真我。

我们的孤独感,也正是由此而来。

而驱散这种孤独感的方法,就是去直面我们的伤痛,揭开包裹了伤痛的保护层,就像剥洋葱一样。

当我们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剥到最后,我们将发现自己的真我。

我们经常会说,想拥有对方的全部,其实就是去发现并接受TA的过去现在,优点缺点,直至遇见对方的真我。

但是,这是很难达到的。

内心深处的伤痛,让我们害怕先于对方暴露真我。

在没有保护层的情况下,展示所有的弱点和软肋,这种单方面的暴露,导致的可能是一场灾难。

在我们人生的初始阶段,我们是有过这样的尝试的。

我们会透露自己的心事和秘密,只是换来的却是父母的无视和贬低,玩伴的嘲笑和大嘴巴。

伤疤会留在那里,让我们不再去相信童话,不再去信任这个世界。

于是“谁先动心谁就输了”,这种博弈,阻止了两个真我之间的相遇。

但是,只有两个真我之间的相遇,才能带来真正的亲密和爱情。

于是,我们只能用一件件小事,去互相试探,也互相自我暴露,最后实现“用真心换真心”。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磨合期”。

凡是选择必有代价,既然我们选择了相信爱情,就要先做好拥抱伤痛的准备。

03.

“能看见对方,也学会和自己相处”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一定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了。

铁木君这里,就提2点亲密关系中的实用性建议:

1、探索「第三条路」。

李松蔚老师对于如何处理亲密关系中的冲突,提出了「第三条路」的概念和重要性:

这条路,是两个独立的人以各自舒服的方式走到一起的路,是看上去貌似不存在的路;

也是新的时代下,发展亲密关系的必经之路。

用异地恋作为例子来解释,就像是:

一对恋人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深圳,两个人假期见面最好的方式,不是只去上海或者只去深圳,而是在两个城市中间,每次选一个不同的城市见面。

两个人都做出了让步,也都拿到了主动权,谁都不会委屈。

当出现分歧时,不要急于去证明自己的方案更好,而是试着去看见对方,去坚信:存在这样一条路,让彼此的需求同时满足。

即使这条路走不通,这种尝试也会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2、“扮演”真正的自我。

我们之所以隐藏起真实的自我,正是我们不喜欢真实的自己,以为别人家的孩子,朋友圈里的人设,才是值得欣赏和被爱的样子。

但我想说,每个人最大的魅力,一定来源于真实的自己。

你明明是擅长唱跳rap篮球的周杰伦,干嘛非要把自己活成演技擅长的周杰呢?(这里没有说周杰不好的意思)

偷偷地“扮演”一天真实的自己,暴露一下自己的实力,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对方的反应里,流露的是肯定和惊喜。

这是一种安全的「自我暴露」,也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认可自己的机会。

当你发现「真自我」比「假自我」更受大家认可,我们就不会再去隐藏,也不再担心「假人设」被拆穿的痛苦。

最后。

正如《绿皮书》里托尼对唐说的:“世界上孤独的人,都害怕踏出第一步。”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被动、委屈,原因就在于——

我们总是指望别人;

却不知道,钥匙就握在自己手里,我们竟从未正视过它。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