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八珍方
“八珍方”由针补双合谷、三阴交组成,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是用于治疗气血亏虚病证的常用方,是笔者祖父、父亲数十年临床总结出来的经验方,是整体治疗、辨证论治、气血双补的基础方,与中药“八珍汤”方有类似的功效。
李氏不仅擅长针灸,对中医方药也很重视,他认为“针灸处方与中药处方,法虽不同,而理实一贯”,针灸之法能通调经脉、调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故提出了腧穴配伍相当经方疗效的见解, 如针补合谷、足三里、百会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类似补中益气汤之功效。又如针补合谷、三阴交,类似八珍汤之效。其针灸处方立法严谨,谨守病机, 取穴少而精。现举病例说明。
病案一:刘某,女,29岁,于2000年7月19日初诊。
主诉:全身酸困疼痛无力5年。现病史: 5年来经常腰部困痛,下肢酸痛且行走无力,上肢麻木并伴前臂无力,两侧肩关节酸痛,早上颈项僵硬,双足跟足底酸痛。时有头懵,头部发胀,气短心慌,动则心慌汗出,足心发热、时而腹胀、腹泻,易怒,易疲劳,劳累后低热等症状。面色萎黄,脉象沉细。辨证为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气血亏虚引起的虚劳病。取穴:一、二、三、四、五、六诊针补合谷、三阴交、足三里、肾俞以补气血、健脾胃,补肾;六诊后,患者诸症减轻,但仍足跟痛,因此七、八、九、十诊去肾俞加补太溪。
按:本例辨证为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故选用八珍方作为基础方,配补足三里,督俞或太溪。方中合谷与三阴交配伍,为“八珍方”,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用于治疗气血亏虚诸症。足三里具有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的作用;肾俞有补肾益精的功效,因此合谷与足三里、肾俞相配伍,既能补气又能补肾。太溪为肾经要穴,既能补肾又有引火归元的作用,可治疗气血不足而见的低热症状。用本方既温煦、濡养筋骨、经脉,又可补益心脏。
病案二:常某,女,54岁,于1997年10月7日初诊。
主诉: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欲睡。伴有食少便溏,腹微胀,肢体沉重,畏寒肢冷,倦怠乏力等症状。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虚弱偏迟。其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脾阳不振的多寐证候。李氏临床治疗:一至九诊,针补足三里、阴陵泉,其中二、四、六、八诊加补关元。
按: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要穴之一,李氏认为针刺此穴用补法配艾灸或烧山火:温补脾胃,类似白术、山药的功效:用泻法具有和胃通肠,祛痍导滯,类似枳实、积壳、神曲的功效: 用泻法配艾灸或烧山火,具有温胃导滯,温化寒瀣。类似干姜、生姜的功效: 阴陵泉是治湿要穴,临床多用于治疗脾不化湿、湿困脾土及胃肠病证: 两穴相伍,为“补益脾胃方'。可健脾益气以助运化。加补关元温补真阳以助脾阳而收效。
案例三: 孙某,男,62岁。于1999年10月26日初诊。患者失眠已10 多年,入睡慢,不能深睡,多梦易醒,每夜入睡仅3 个小时,伴有心急烦躁,眼目昏花,头脑不清,咽干等症状,脉沉细数。临床治疗针泻神门、风池、针补复溜,且下午诊治。
按: 本例失眠是由于长期熬夜用脑,久伤肾阴,水不上乘,心火独亢,心肾水火阴阳失调所致。针泻心经双神门与补肾经双复溜,此方为“滋阴清火方”,有滋阴清火,交通心肾的功效。而配泻风池,可清脑安眠。此医案验证着李氏针灸在针灸治疗上不仅注重辨证选穴,而且也注重针刺补活手法及针刺时间。
由以上3例病案可见。李氏十分重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辨证选穴,精于腧穴配伍。其对针灸处方的应用可窺一斑。临证时辨证论治、四诊合参,灵活运用腧六配伍进行针灸治疗,通过对李氏针灸临床经验的总结,可以借鉴到其清晰的辨证论治思路和灵活的针药汇通特色,对后学者有较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李氏针灸之所以能独树一帜,其因可以说是挣脱了传统针灸以经络学说为基础的某穴治某病,某病取某穴,俞募配穴、原络配穴等循经取穴为主导的羁绊,构建在“针药汇通”理论指导下、以脏象学说为基础的针灸临床实践之上。他在长期针灸临床中,重视和突出脏腑辨证,以脏腑五行学说为原则进行诊治。尤其是他在五行生克理论基础上提出的隔一、隔二、隔三治疗等原则值得重视。
所谓隔一之治,即是根据五行相生原则进行“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针灸施治,如肝火亢盛,泻肝之子穴的心经神门。
隔二之治,即是根据五行生充规律,采用补法或泻法,治疗与本脏有相克的“我克”关系的胜腑,诊治病变包括了本脏邪实和本脏气虚两个方面。“其一,若本脏邪实,我胜之脏气虚,则泻本脏补我胜之脏。其二,著本胜气虚,我胜之胜气实,则补本脏泻我胜之脏。李世珍在临床治疗一例脾虚肝实的病证,患者泄泻已4年,因生气而得,腹胀食少,胸胁胀痛,善太息,便前肠鸣腹隐痛,泻后缓解,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而缓等,辨证为肝气郁滞,脾失健运之泄泻,李世珍临床针剌治疗时选用针补阴陵泉,泻太冲穴,阴陵泉为脾经的合水穴,可健脾: 泻肝经的太冲,以抑肝木乘脾土。两穴相配以起到抑肝扶脾的功效。此病案就体现着李世珍运用脏象学说,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进行的隔二之治的治疗方法。
隔三之治: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对与本脏相克的“克我”的脏腑进行针刺治疗。其一,当本脏邪实时,对所不胜之脏可产生相侮关系,宜泻我脏补胜我之脏。其二,本脏气虚时,其所胜之脏而产生相乘关系,宜补本脏泻胜我之胜。如李氏临证见失眠,多梦易醒,心烦易燥,眼目昏花,头脑不清、咽干等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时,每以针泻神门补复溜进行治拧,因复溜为肾经的母穴,针补本穴可滋阴补肾,“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神门为心经的子穴,针泻神门可清心火、开心窍,两穴相配既有泻南补北的作用,又能平衡阴阳。
倪海厦师父周左宇讲针灸
周左宇先生为与董氏奇穴齐名的台湾四大针灸医派(台湾四大针灸医派:董氏奇穴、古典针灸、飞经走气和华陀派)之一古典针灸派传人。出身河北中医世家冀阜永安堂,师从周汝汉、杨天霖、承淡安、孙培荣四位针灸名家,继承各家特色而撮其精要。著名经方家倪海厦即是师从周左宇先生学习针灸。周先生擅长古代通经理论“五门十变法”“脏腑通治法”,擅用远程取穴和透针,并辅以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扁鹊神针对位法等古法,对十三鬼穴的应用也颇有心得。对周老古典针灸感兴趣者,抓紧时间扫码免费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