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志怪小说中的离魂病与自窥症(古典小说与精神疾患之二)

我们在《离魂出奔型故事和癔症》一文中曾经说到过,古代中医辨识的病症中有一类疾病,其名为“离魂病”。

《传信适用方》

宋人吴彦夔《传信适用方》卷下引夏子益《奇疾方》第三十七则云:

凡人自觉自形作两人,并卧不别,真假不语,问亦无对,乃是离魂。治用辰砂、人参、茯苓浓煎汤服之,真者气爽,假者化矣。

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十二上“离魂异疾”条载:

有人卧则觉身外有身,一样无别,但不语。盖人卧则魂归于肝,此由肝虚邪袭,魂不归舍,病名曰离魂。

类似的病例可以追溯到六朝的志怪小说。《太平广记》卷三五八中有一个故事,题目为《匹夫匹妇》。

明嘉靖四十五年谈恺刻本《太平广记》

说是有一对夫妇,一天早晨,妻子先起来,他的丈夫随即也出了门。但妻子以为丈夫还在睡觉,回到内室,见到他丈夫也确实在被中。一会儿,家童从外面来说:“主人让我回家取镜子。”妻子认为家童在骗人,让他看床上躺着的丈夫。

家童疑惑地说:我刚从主人身边来呀!于是便跑着回去告诉他丈夫。丈夫大觉惊愕,进入内室和他妻子一起观看,床上高枕安眠的人与自己的形体了无一异。因担心这是自己的魂神,不敢惊动,乃徐徐抚床,人形才冉冉入席而灭。过了不久,丈夫就得了病,“性理乖误,终身不愈”。

《太平广记》说这个故事出自于《搜神记》。

不过,此事又见于《法苑珠林》卷九七所引,前面有“宋时有一人”之句,可见应该是刘宋时事。据《法苑珠林》记载出自《续搜神记》,这个《续搜神记》应该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搜神后记》。

《新辑搜神后记》

刘宋时戴祚所作的《甄异传》记录了相似的事件,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件事。说是有一天,王肇在里面睡觉,晨起出外,妻子韩氏并未发觉;奴子进来说,王肇索要一百幅纸。韩氏回视帐中,见王肇明明还在床上躺卧着。忽然,床上的王肇消失了。过了半年,王肇就亡故了。

《北齐书》卷四五《文苑·李广传》载:李广字弘基,范阳人,有一天准备早朝,见天还没亮,便继续假寐。忽然惊醒过来,对妻子说:“我刚才好像睡着了,忽见一人从我身中出来,说:‘君用心过苦,非精神所能承受,现在告辞,离开您了。’”从此之后,李广惚怳不乐,过了几天便开始生病,积年不愈,资产屡空,药石无继,最后因病过世。

上述事例中,最离奇的情节实际上就是 “自觉自形作两人”、“卧则觉身外有身”,应该属于中医所说的“离魂病”。这种病症从现代精神病学的角度来看,与 “自窥症”最为接近。

清刻本 《唐人传奇小说四种·离魂记》

所谓“自窥症”(autoscopy),又称镜象幻影(phantom  mirror image),指的是人们在外界空间中看到自己的躯体形象、同时又能意识到原来的躯体依然存在这一体验。

这一症状通常出现在病人极度忧郁、焦虑不安或衰竭疲劳时,这时往往伴有意识状态的某些改变;癔症、癫痫患者、精神分裂症的急性发作或处于亚急性谵妄状态也容易产生此一症状。据许明智撰写的论文《自窥现象》报告,在患有“自窥症”的病人中,从事创造性职业的人占有27%的比重。

西方很早就有“自窥症”的记载。在欧洲民间传说中,认为自窥体验是临近死亡的症兆。

有意思的是,在19世纪,此一体验曾引起过很多作家如歌德、霍夫曼(E.T.A.Hoffmann)、莫泊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关注,歌德和苏格兰作家史蒂文森((R.L.Stevenson),本人就有过自窥体验,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同貌人》中曾经详细描述过自我幻影这一现象。

陀思妥耶夫斯基画像

因此,它是西方文学家经常描绘的一种精神体验。当然,他们的文学描述不能作为精确的病案记载来对待。现代医学还远远不能说明这种症状产生的原因,这一体验究竟是属于病人的幻觉、错觉、妄想,还是一种生动意象的浮现?尚没有答案。

这种病例的死亡率不低。丹宁(Dening)、贝利奥斯(Berrios)总结过1953年以来报道过的53例自窥症病例,其中一年后死亡的为5例,占9%,而在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匹夫匹妇”中的丈夫“性理乖误,终身不愈”,王肇在半年后死亡;李广则药石无继,竟以疾终,说明欧洲民间的迷信并不是无缘无故的。

鲁迅《古小说钩沉》手稿

古代志怪我们现在虽然称其为“小说”,但和现代小说不一样,它们往往是一些非虚构的但又是非常态的事件、人物的实录,如果摆脱古代社会人们在认知上的原始观念,以现代科学眼光看待这些事件、人物,那么,在那些似乎是荒诞不经的叙述后面,蕴藏着真实的历史事实。

在我看来,许多离魂故事的产生与异常或病态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所谓“离魂”实际上是一种症状,引发这种症状的疾病与心理状态是多种多样的,属于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了解了离魂症是一种病症,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离魂故事产生的心理基础就会有全新的认识。

(0)

相关推荐

  • 一天深夜贾静雯给黄磊发短信:你还好么?我好想你!黄磊:你有病啊?

    一天深夜贾静雯给黄磊发短信:"你还好么?我好想你!"当时黄磊看到信息想也没想直接回复:"你有病啊?" 这件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后来贾静雯的公公婆婆也知道了这件事 ...

  • 《水浒传》是名人杂货铺,其中的“孙悟空”是谁?

    /有奖读书,请从公众号菜单进入/ 我们看<水浒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梁山好汉就像是历史小说名人大荟萃.评书和小说中的很多人在梁山上都能找到影子.甚至连"孙悟空" ...

  • 宁普林:(志怪故事27)苦魂

    苦 魂 宁普林 东仔.柳伢,同院子的堂兄弟,四川省蓬安县人.两人合伙经商,获利四万两银子,高兴而回.东仔想独吞这笔巨银,引柳伢住进路边旅社,夜来两人高兴饮酒,柳伢禁不起东仔的诱劝,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 ...

  • 说妖录│ 神祇:在传统志怪文化中,人如果冒犯神明会有什么下场?

    神明在志怪文化中占有重要比重和作用性,有很多神明和百姓的日常息息相关.如:手牵姻缘线,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的月老: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灶神:招福纳财的五路财神:驱邪镇宅的门神,甚至在各个地方还有各地城 ...

  • 小说中常用的拟声词大盘点,让你的小说自带BGM~(上)

    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 又称为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 它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种词汇. 小编收集了一些小说中常用的拟声词, 学起来,活用拟声词, 让你的小说自带BGM. 风声 呼呼:如北风呼呼地吹. ...

  • 精神分析中的性化与精神疾患(二):情信

    为了撰写这第二部分,中间过了有半年功夫.这是因为,这牵涉到精神分析最深邃的思想:从俄狄浦斯的建构,从记忆的铭记,到当前的性别认同及在此基础上,主体如何与世界.与另一性达成关系.要把握这五个向度,实在不 ...

  • 魏晋志怪小说中的“人妖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什么叫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是在魏晋时期形成的,以记载鬼怪神灵和各种灵异之事的一种小说形式. 一.志怪小说的产生 最初的志怪小说,主要是记录一些古代的神话和寓言小故事,也有一些是关于巫蛊的传说.这些早期的 ...

  • 志怪小说中的淫祀:邪神为何总爱奸淫妇女

    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关于"五通神"的故事.其开篇第一句便是:"南有五通,犹北之有狐也.然北方狐祟.尚可驱遣;而江浙五通,则民家美妇辄被 ...

  • 【古代文学】什么是​“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鲁迅最早将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佛道方术思想盛行,由此发展而形成了以记述有关神仙鬼怪的民间故事和 ...

  • 古代志怪故事:梦中破案

    出自<柳崖外编>,原标题<单父隶> 山东单父县有个人家的儿子在典当行工作.年终的时候带着几十两银子回家,途中失踪,不知下落.春节过后,他父亲到当铺要人,店主说他父亲为了再要一份 ...

  • 战国早期的志怪小说

    中国最早的志怪小说一直被认为是出现于魏晋时期.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中有一篇被称作<墓主记>的作品,记叙一个名字叫丹的人死而复活的故事.李学勤先生于1990年撰写的<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