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意境解读

​意境, 即情与景的融合。 意境是通过画面真实空间和虚幻空间而构成, 似有似无, 不施不饰, 从客观抽象到主观臆象, 从虚幻空灵到画面的状物场景, 衍生幻变为无限空间的无声之语, 是澄怀味象、 借物托言、 物我两忘、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化我之境。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早就提出了 “神与物游” 之观点, 司空图亦有 “思与境谐”之说,此类艺论均为意境理论开先河、 筑根基。近代美学家宗白华是意境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位集大成者, 他在其 《美学散步》 中指出: 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 成就的灵境是构成艺术的“意境”。 他虽然借鉴前人的 “情景交融” 之说, 但又在形而上的层面加以深化和诠释,将意境纳入到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格局之中。 他将人生的境界分为五种层面, 一是为满足生理的物质需要而产生的 “功利境界”; 二是因人群共爱互存的关系而产生的伦理境界; 三是因人群组合互制关系而产生的政治境界; 四是由精究物理、 追求智慧而生出的学术境界; 五是欲返本归真, 冥合天人的宗教境界。 他认为, 功利境界主于利, 伦理境界主于爱, 政治境界主于权, 学术境界主于真, 宗教境界主于神。 而真正的艺术境界, 则处于学术境界与宗教境界之间, 进入艺术境界的人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 借以窥见自我心灵的反映, 进而化实景为虚境, 创作出具体形象以为象征, 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 肉身化, 这一境界当主于美。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闪耀着亮丽的光辉, 而作为中华文化艺术一项门类的中国画, 亦有着其高雅的艺术意境。 中国画的意境, 即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 作为中国画家, 当以走入此种境界为高为妙。中国画诞生于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抗争、 依存和共生之中, 是由人类初始文明而萌生, 渐次演进为用文字、 用刻画来录事的重要工具, 再升华为高雅的艺术。 从自然物象、 自然生命到艺术生命, 从自然之美到艺术之美的升华, 造就了中国画的 “艺境”。 意境的产生, 使中国画作真正成为了一件艺术品, 这便意味着创造了一个新的艺术生命。体现中国画的意境尤以山水画为最, 中国画史上的历代山水画名家多能集儒、 释、 道及诸子百家之学识, 如唐代的李思训、 王维, 五代的荆浩、 李成、 董源, 宋代的范宽、 荆浩、 马远, 元代的赵孟頫、 黄公望、 倪瓒, 明代的文徵明、 沈周、 董其昌, 清代的石涛和近代的黄宾虹、 傅抱石等古贤,均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彰显出了了中国画意境之美, 使之展示出的 “涤除玄鉴, 省视返听、 神思忘形、 得意忘形、 妙悟自然、 凝思暇想、 物我两忘”之意境, 为后人研习中国画而开先河。中国画画家向来是以通过意境的表现来传扬中国美学思想, 所以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 意境是超越具体物态、 有限物象和现实场景而进入无限时空和深邃人生感悟及空间流转的一种超自然又极现实的精神至高点。 是画者对画面的营造, 是提款的拔冗, 是现实与空灵、 笔与墨、 心境与物语的无限切换交融所产生的大美诗意空间。 是欣赏者在不同境界下领悟而产生的无限暇想的至妙意境。 它是中华民族宏博胸怀之激荡, 是改造自然与自然相依共生之宇宙观的突显, 是中华民族高尚情操和追求崇高艺术动力的不竭之源。

中国画的意境之美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 “象中有意, 意中有象”, 立象以尽意,以物象之形, 通过画家之心灵迹化而追求不似之似。
二是 “画中有诗”, 自唐代王维开中国画艺术:画中有诗” 之先河以来 , 中国画的诗化特质得以弘扬传承, 这一趋势铸就了中国画诗意境界的不断升华。
三是人生修养、 画家学养的深情注入和才情的展现。数千年来,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画这一民族绘画,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奠定了中国画的理论基础, 使中国画形成了以意象和兴象为理念的审美观, 创作观。 有才情的中国画家在创作作品中, 都能把自己的人生观、 审美观及学养、 情感通过笔墨注入到所绘物象之中, 其修养学问之深浅, 决定了其作品艺境之高低。 中国画内涵大都分别蕴涵儒、释、 道三家之哲思文脉, 此即为作品艺境之文化根源。
四是中国画的艺术依笔墨所塑, 通过笔墨所展现, 用笔是塑造自然物象的根基, 施墨是丰富自然物象达到至妙境界的源泉。 骨法用笔, 笔墨并重为历代大家所重, 笔力、 笔势、 施墨是表现中国画艺术的主要技术措施, 赏析艺境须从笔墨之美中得以索求, 而中国画笔墨须画家尽毕生精力求研方能得其精妙, 中国画的学养则更需画家尽一生精力不断学习、 提高和升华, 方能到达中国画之佳妙艺境之中。

(0)

相关推荐

  • 夏文成:浅谈山水画的画中有诗

    浅谈山水画的画中有诗 图文/夏文成 苏东坡曾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东坡这一评价精辟地概括出了王维山水画的特点,也道出了山 ...

  • 喜迎元宵佳节 当代书画家何春良作品赏析

    <松风水月> 见山是山之浅见 --何春良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复见山又是山.这三句话一步一重天,有道.禅之意,也体现了绘画从技法,理法到心法的三种境界. "见山是山" ...

  • 《画兰》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兰花身为"花中君子",它远离尘嚣,孤傲不群的气度与品性,历来就是文人雅士比德颂美的对象.李日华的这首题诗,一仍传统题意,表现手法却一反常态,与众不同.诗歌以质问开篇,出语天真.兰花 ...

  • 贺天健——中国画意境,如何浮出诗意?

    从时代的正面来看,意境与时代精神有关.解放后的中国画,它仍然保留着传统的面目,而它的内在因素,已经在日日不停地由"效实"的机能向前发展着了. 我觉得意境的形成与思想感情实在有很大的 ...

  • 世界油画需要“大写意”,中国画意境才是油画的灵魂

    中国画意境与笔墨 在中国画意境与笔墨背景下 见解,硬把绘摘 要:笔者从 公然承认这种特点的角度论述了 画分为国画系肌理在中国油画创 油画肌理的新价值与西画系,因新中的价值. 关键词:中国画 意境 笔墨 ...

  • 中国画意境的构成

    石涛  秋山图 赏心者为上,悦目者为下,"不于意境上用力",就没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正如苏东坡所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 ...

  • 中国画意境之“远”与“玄”

    北宋·郭熙<窠石平远图> 中国绘画中的"远"之所以隽永醇厚.意味无穷,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形而上指向."远"与"玄"通, 汉许慎 ...

  • 中国画简要解读,花鸟画中“画面层次”的表现

    花鸟画注重层次的前后,而不重远近距离的表现.如果说山水画重视表现深远.第三维空间,那么花鸟画是在一.二维空间里做文章,强调平面布列.层次掩映.层次衬托,不强调远近变化.我认为这是花鸟画的重要特点之一, ...

  • (宋)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宋)秦观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娥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昔人写离愁别恨,大都为歌女提供歌词,词中感情,系从揣摹女子心 ...

  • 清晨阅读丨贺天健:中国画意境,如何浮出诗意?

    从时代的正面来看,意境与时代精神有关.解放后的中国画,它仍然保留着传统的面目,而它的内在因素,已经在日日不停地由"效实"的机能向前发展着了. 我觉得意境的形成与思想感情实在有很大的 ...

  • 中国画颜色解读之矿物色

    传统的国画颜色可以分为动物色,植物色和矿物色三种,其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并且大部分可以入药,现在主要介绍一下这些矿物色的原料.如下: 梁朝陶宏景(画家,也是药物学家452-536)"名医别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