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器审美

元代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该时期的瓷器带有明显的草原民族的风格。

元代作为我国瓷器发展史的重要一环,元代瓷器具有重要意义。

元代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高28cm,口径22.3cm,足径1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1279年统一全国。元代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该时期的瓷 器带有明显的草原民族的风格。

除了沿袭一些前朝的瓷器器形,该时期还创烧了很多蒙古族特有的器物类型。

元代时期,人们创烧了卵白釉,并以此对外贸易,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大量外销瓷顺势生产制造。

元代白釉螭龙把杯,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元代瓷器继承和发展了宋代钧窑及龙泉窑,釉色肥厚莹润,器 形圆壮。

器形上除了常用了碗、盘 、瓶、罐、炉、高足杯外,还创造了很多器形,如葫芦形的执壶、扁执壶、多穆壶、砚滴、笔山、匜等。

造型上,元代瓷器体型通常厚重饱满,瓶罐等器下腹和胫较清瘦,碗、盘体大而圈足小,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扬州博物馆藏

元代的瓷器可说是最大气潇洒的。

元瓷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很喜欢,以致元代瓷器出口量大增,而元朝的统治者们也因此大力发展瓷业、使制瓷生产技术日臻完善。

元代瓷器秉承宋的自然和真实、朴素,又揉进了一点点的功利。

它不像宋的瓷器,美的阳春白雪,虚无缥缈,让人理解不了;又不像明清瓷器那样绚烂浓烈,急于讨人欢喜。

它其中的风骨与市侩平衡得恰到好处,这正是中国大众文化的精妙所在。因此,哪怕是普通老百姓,都能欣赏元瓷的魅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鉴赏:

元代 天蓝釉花口紫斑贴塑兽面双螭耳连座瓶

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件天蓝釉花口紫斑贴塑兽面双螭耳连座瓶技艺之精湛、纹饰之华丽不禁让人感慨古人非凡的匠心。

整个瓶子身材高大,造型繁多,瓶两侧肩颈部各有一枚兽耳曲柄,器身贴塑两枚兽耳衔环铺首装饰。瓶下部为花几式镂空底座,底座上有出棱式曲足。

通体施天蓝色乳浊钧釉,口沿、肩部及底座处有紫红色釉斑,釉色艳丽,十分精致奢华,这使它一度成为代表元代瓷器烧制最高水平的作品。

元代 青花昭君出塞图高足杯

高8.9厘米 口径7.7厘米 足径4厘米

2001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南大街131号军分区窖藏出土

武威市博物馆藏

高足碗是蒙元嗜酒习俗的见证,它是元代制瓷业大发展的象征;

它的造型迥异于前代同类作品,在元代,它还出现了青花、釉里红和卵白釉的新品类;

因元代天才瓷匠的潜心琢磨,得以独创出世所罕见的品种;

同时,它也是元代瓷器中最流行的器型。它,就是元代高足杯。

有人对元代青花瓷的器形数量做过统计,得出“就国内所藏元青花总数说,高足杯约占22%”的结论。

元代 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高67厘米

1955年出土于北京西城区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整件青白釉观音坐像胎质坚致细腻,釉质均匀滋润,釉色青如湖水、如玉似冰,是元代景德镇青白瓷中的极品之作。

观音胸部、手和脚的颜色比外衣稍白,以示区分。

这件瓷雕观音娴熟地运用了浮雕、堆雕、贴塑、堆纹等多种技艺,并辅助以刻纹、划纹、等技法交替进行。

刀法圆浑流畅,强烈地突出了观音面部的安详神态和服饰的华丽柔美,显示出菩萨的端庄秀丽,可以看出元代瓷雕佛像技艺已经发展到了十分圆熟的境界,其动作、表情及服饰装束,呈现自然生动、流畅,充满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戏剧舞台人物纹枕

瓷枕长32.5厘米,高15.8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胎质洁白坚致,通体施青白釉,莹润光亮,给人以清雅之感。枕身为出檐楼台式造型,以塑雕和镂雕的手法,塑造出楼台玉宇,亭阁回廊,十分精致。

戏台中共塑十八个古代服饰人物像,有男有女,或骑马,或恭敬肃立,或拱手施礼,或捧礼献物,或相视而语,姿态各异。

其人物衣褶毕现,裙带似随风飘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于寸尺之中显现出殿堂之气派,侧室之幽雅,围廊之闲逸,其构思之巧妙,技艺之高超着实令人惊叹。

元代 景德镇窑青白釉多穆壸

北京崇文元代斡脱赤墓出土

元代出现了一些符合蒙古游牧民族生活习俗的瓷器造型,如多穆壶、僧帽壸、高足杯等。

多穆壶是流传于蒙、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盛器,藏语称为“勒木”,蒙语中称为“东布壶”,内陆称为“多穆壶”,一般用于盛酥油茶,通常应为木或金属制成,瓷壶仿木或金属制品而烧造。

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僧帽壸

北京海淀明墓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元 青花开光花鸟水禽纹六棱形瓶
高45.5厘米 口径10.4厘米 足径14.1厘米
英国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藏

元青花瓷器中,有不少八棱形器物,如大罐、玉壶春瓶、葫芦瓶、执壶等,棱线都较凸出。但这件梅瓶为六棱造型,与保定出土的八方梅瓶略有相似之处,但棱线内凹,呈瓜棱形,极为特殊,实属不可多得之作。

这件梅瓶的纹饰满密,但繁而不乱。

器身口沿有锦纹一周,凸棱上下各有莲瓣纹一圈,莲瓣内绘菊花、牡丹、莲花、芍药等各式花卉。

肩部有云肩纹六朵,内有海水波涛纹。

腹部花瓣形六开光,分别绘有凤凰穿花、花鸟与莲池鸳鸯图样。

胫部云肩纹内绘折枝花卉。

瓶身隙地均填卷草纹。

元 青花缠枝花卉纹镂空器座
高28.9厘米 口径23.5厘米 足径27.4厘米
英国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藏

费兹威廉博物馆的花卉纹镂空器座,应该是一件器物的附件。

元青花瓷器中,这种器座不少,但都是小件瓶子的底座,可以分开。

大件器基本不带座。这一器座有可能是某件瓶子的底座,很有特点。

青海省博物馆的牡丹纹器座,属于该省文物商店早年征集,风格与英国这件器座不同,但用途看来相同。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器座

高16.5厘米 口径25.5厘米 足径23.8厘米

青海省博物馆藏

这样的器座,在元代景德镇青白瓷和龙泉青瓷中都曾出现过。

上世纪60年代前,这种器物被不少藏家称为“鱼穿”,用途似乎是放在鱼缸里,类似假山模型,让游鱼穿梭其间。

现在想来比较有趣,但这是一个认识过程,不足为怪。

后来人们认识到,这样的作品其实是一种器座。

器座本是附件,但这样的附件,现在已经十分难觅,同样弥足珍贵。

元青花缠枝莲花杂宝纹蒙古包

高18厘米, 底径18.5厘米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这个造型呈半球形,平底,下方开有装饰壸门的龛式小门,呈蒙古包形状,对于其用途的分析也是 众说纷纭。

有认为是掷骰子用的、有认为是“专为存放元代高僧大德或社会上层人士骨灰的舍利塔 (骨灰瓮)”、元青花明器。

从明、清、民国直到现在 ,在福建地区一直都采用这样的僧墓塔,只是塔身大小不一,存在无塔刹和有塔刹、以及塔刹形制的变化,塔身的高度、宽度比例略有调整,台基样式略有不同而已。

也存在较小的墓塔供奉于堂室内的情况。

福建闽侯县石松寺舍利塔

元青花缠枝莲花杂宝纹“蒙古包”,应该就是这种海会塔塔身的小型版。

它的开门太小,不适合存放单一个体的遗骨,然此器的空间相对舍利子的大小而言, 可以延续存放多位高僧的舍利子, 所以该器应该是一个相关僧侣团体的合葬舍利塔。

福建罗源县“宋治平乙巳”海会塔

福建墓塔都有一个完整的塔基, 以六角、八角形单层圭脚须弥座塔基为多见,须弥座的束腰部分或装饰花卉动物纹, 或装饰简单的海棠形开光,但绝大多数角柱均为竹节形。

海会塔塔身还必须配有塔座才完整。

这使我们联想到另外一件元青花瓷器——

(0)

相关推荐

  • 【鉴赏】各大博物馆藏—元代古瓷珍品

    元代景德镇创烧了枢府釉,青花.青白釉.红釉瓷器也得到了发展. 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青白色釉,因釉面透明度弱而失透,恰似鹅蛋壳,所以称作"卵白釉".卵白釉瓷器多为元朝枢密院定 ...

  • 不同朝代的皇帝分别喜欢用什么碗?

    现在的"碗",在古代写作"盌"或"椀",在瓷器盛行之前,古人用的碗有漆木.金银甚至玉石.玻璃等材质,用途涉及食器.酒器.茶器等. 不同朝代皇 ...

  • 元代瓷器的足底,为何不上釉?

    对于犀角,相信各位喜欢收藏的朋友都不陌生. 喜欢犀角文玩的朋友们,可以添加下方微信,一起交流披毛犀把玩心得 添加微信:sph7738(长按可复制) 每天第10位添加微信的朋友,漠草堂将送上价值1300 ...

  • 最精妙的馆藏元代瓷器

    最精妙的馆藏元代瓷器 2020-05-12 16:30 元 霁蓝釉白龙纹大盘 元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元霁蓝釉描金爵杯 元 霁蓝釉描金碗 元 卵白釉大罐 元 卵白釉雕花高足杯 元 卵白釉脱胎高足碗 元 ...

  • 故宫沉睡的霸主 —— 元代瓷器 (满满的底图、细图)

    承诺:只卖真货,假一赔十喜欢精品寿山石,请加美女微信交流 釉里红地白花暗刻云龙纹四系扁壶      元,高34cm,口径8.5cm,足横26.5cm,足纵8.2cm. 壶圆唇,短直颈,弧肩,肩两侧各置 ...

  • 13件元青花领衔,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元代瓷器选粹(高清多图)

    元朝,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元代疆域辽阔,西南统辖西藏和云南以及缅甸的北部,北方抵达西伯利亚甚至越过贝加尔湖直到北冰 ...

  • 精彩纷呈的元代瓷器

    直到今天,对于那个凭借闪电般铁骑而建立的元朝,我们的记忆依旧模糊. 没有多少历史学家愿意细致地讲述元朝历史,因为,关于元朝,历史记载的细节太少,除了蒙古高原上的天骄成吉思汗.忽必烈,以及有些如梦境呈现 ...

  • 浅谈元代瓷器底足特征和瓷器新老鉴别

    元代瓷器底足特征 元瓷足底通常不上釉,处于裸露状态,因此,它是瓷器上最能吐露信息的窗口. 元瓷足底一般为平底,或浅窝底,旋削成型(但个别也有挖削成型的),通常为裸态:有的上有护胎汁,有的连护胎汁也不上 ...

  • 这种元代瓷器:居然比元青花更珍贵!

    一.古老的民间制作工艺"沥粉" 中国的沥粉贴金工艺源远流长,沥是指液体的点滴,粉是指用粉调制成液体,将其一滴一滴的滴落在物面上,有时用特制的工具把沥的点滴加长,形成一种有规律的,人 ...

  • 让人震撼的中国元代瓷器

    元代(公元一二七九~一三六八年)中西交通非常发达,商品可经陆路.海路运至各地.陶瓷器除了内销,亦为输往各地的重要商品.因此全国各地窑厂竞相生产,特别是南方的窑厂产品质量精美,数量庞大.重要的瓷窑厂有浙 ...

  • 元代瓷器贸易集散地:太仓樊村泾遗址

    浏河畔,金太仓,相传春秋时吴王在此地建仓屯粮,故而得名.元时太仓是"天下第一码头",东南大港:明初太仓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樊村泾元代遗址位于太仓老城区东部.致和塘南岸,于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