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书价:书业的“百元时代”将加快到来

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书价是处于逐年递增的态势之中,到了90年代中期,书价大幅度地上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纸价、出版成本的大幅上涨。书价必然在一定的价格范围波动。现在的世界,只要某一种大宗商品的涨价,必然会传导到上下游的产生。这叫牵一发动全身,不是全身也是半身。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新媒体、自媒体的成长,包括各种传播、营销方式的增多和创新模式,公众获取知识、信息、娱乐的平台和方式日益多元化和多样性,过去人们多从图书中获得新的知识、信息的,现在这种传统优势,变得越来越小了。

导致书价大幅上涨的风险和影响,就是社会文化生活和文化阅读成本增大。因此,我国的图书价格水平将引起业界和管理层的关注,预计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超出管理层的防控范围之内,但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缓慢走高,随着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而维持相应的增长。

近十年间,电子商务在互联网时代崛起,电商平台的强势入局开业,新模式、新业态、新消费,改变了不少人的购书行为、买书习惯,也对图书业定价制度和市场价格构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网络电商平台,具有营运成本相对较低、经营手段的电子商务化、品种齐全、降价范围广的优势;网络书店大部分图书的销售折扣多在50~85%之间,甚至还可以低于50%,而且,没有会员限制;而实体书店的销售折扣一般在85%以上,且多有会员限制;相当大的营运成本就是场租支出。

在新华书店买书,一般的折扣是在95-88%,最多也只能到85%折。这种线上线下不同的折扣,做成实体店难以生存,书业电商打垮了书业零售商,线上挤垮了线下。新华书店之所以还能够继续经营,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因为是国有企业,少了或没有场租的压力。其他的民营书店多是在沉重的场租负担之下经营,举步维艰、负重营运。

有数据显示:2018年,实体书店图书销售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6.69%。而网店销售则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长率为24.7%。这是疫情前的情况。

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全国图书销售码洋中,实体书店销售码洋204亿元,较2019年进一步下降,线上渠道销售码洋约767亿元,同比增速为7.3%,增速有所放缓。书业有两命,一条在线下,一条在线上。

现在,不少的读者吐槽和抱怨书价太贵太高.,当中多为买书的人;但也有不少图书出版业界的人认为现在书价还是偏低,认为价格已成为束缚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那么,到底是书价是高了,还是低了?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曾公布“2012年全国图书市场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图书市场的新书平均定价已达52.23元,进入了半百时代;其中文艺类新书均价为85.81元,社科类新书均价为74.53元。

不妨听听业界人士的说法,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海豚传媒)山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向丽萍说:举例说,以一本10元的书为例吧,出版商一般以5-6元的价格卖给经销商;这书的生产成本部分,其中:纸张、油墨、印刷等为1元-2.5元,这些是有形的成本;另外,还有版税、编校等无形的成本,大致在1-2元;那毛利润为1-2元,净利润就只有0.3元-0.5元。

我们从2000年到2019年看图书的定价,图书品种从14.33万增长至50.60万,增长了2.5倍,定价总金额从430.10亿元增长至2032.97亿元,增长了3.73倍,而总印数仅仅从62.74亿册增长至86.93亿册,增长幅度只有38.55%。这组数据传递出书业的业态——书越出越多,定价越来越高,单册印数越来越少。

2000年到2019年,20年间单本平均印数从4.38万一路降至1.72万,而每本平均定价从6.86元,一路升至23.39元。提价,是书业过去20年的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由京东与开卷公司联合成立的京开研究院发布了2018年图书市场年度报告——2018年新出版图书平均定价已涨到68.5元。

这个数据一经公布,就引发了业界和社会的关注。有业内人士认为:因为纸价、人工、物流成本的升高 ,2008年到现在书价翻了一番,预计5年后(2024年)将普遍是百元的书。

有另一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单册新书的平均定价为36.75元,而2015年却已达到55.15元,2018年已经达到68.5元。

我认为:由于受到全球性的新冠疫情的影响,再叠加世界经济连续几年下行的因素,一些经济体量大的国家大量地增印发钞,必然造成世界性的通货膨胀,无论人们愿意或不愿意,书业的百元时代将加快到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