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品(49)】孤独的孔子 (《帅作文》第307期2016年11月)

孤独的孔子

江西省大余中学高二(3)班连俊洁

不同于老庄的虚无缥缈,韩非的尖酸刻薄,或是墨子的追求务实,他给人的感觉永远是淳朴忠厚、慈祥温暖,恂恂然一长者也。他的每一句“子曰”,都像一个老人的谆谆教诲。

可即使他如此平易近人,甚至拥有三千弟子,在我心中,他也只是一个孤独的老人罢了。

他年轻时曾在故乡鲁国担任官职。为了推行他的政策,以仁治国,他极力参与政治;尽管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损害了鲁国贵族的利益,他推行仁政的实验遭到了不小的阻力,并且很快就失败了。

通过这次改革,他也认清了他在鲁国贵族中的孤立无援的现实,想要继续改革已经很难。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放弃现在的官职,周游列国以实行自己的主张。

这个决定做得十分艰难,因为那时他已经五十岁了。即便是人均寿命大大延长的今天,这个年纪也不小了,更何况他还有妻子儿女!离开鲁国,意味着要放下家庭。

可他就是这么做了,从故乡鲁国出发,在各个诸侯国之间游说。这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首先,各诸侯国的国君并不赞同孔子的主张。尽管对孔子都以礼相待,却又从不让他参与政治。这现实也不能怪各国国君。孔子提倡的是效仿古代的礼法,所以他才一再强调自己“好古”,可法家却认为这样过于迂腐,是愚蠢的守株待兔,墨家也批评这样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确,有些礼法需要顺时变通。但这并不影响孔子的历史地位,恰恰相反,孔子之所以为孔子,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这一次次的拒绝与坚持,正如历史的伟大,往往都来源于悲剧。

除了社会上层的反对以外,底层民众对于孔子也很是不屑。守门人对他的评价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大概也是当时整个社会对于孔子的看法。在外长年漂泊,饥饿、受冻是常有的事,可是再冷再累也只是生理上的难受,比这更痛苦的,大概就是心理上的折磨吧。人人都不知道,这个来回奔波的老人将成为中国最具凝聚力的文化象征之一,而他的思想,将被奉为经典在中国流传千年。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愚蠢的老头在做无谓的变革而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孔子的旅途也变得更加孤独与漫长。

再遥远的路也有终点。在十四年的漂泊之后,六十四岁的他又被邀请回到鲁国;可江山未改,人却已变,十四年的旅途让他成熟了不少,也落寞了不少。电影《孔子》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鲁国贵族派人邀请孔子回国。孔子深思良久,终于答应回鲁国。可答应之后,又立刻补了一句:“我回到鲁国后,不再参与政治,只想专心讲学。”

这是一句微妙的补充。我们知道,孔子当年对于政治极其热情,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他明白依靠政府改革已然无望。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将传播仁义的重任扛在自己肩上,以讲学的形式向后世传达。这个转变,意味深远。

政治放逐了他,因此他也放逐了政治。

但即便脱离了政治,他的晚年也并不安宁。他孤独了一辈子,先是被自己的故乡鲁国隔离,后来被天下所嘲讽。唯有他的弟子们,才能成为他的对话者。

可在他七十一岁时,他最喜欢的弟子颜回就须发尽白而死;七十二岁时,另一个他看重的弟子子路也在卫国内乱中战死……于是放眼望去,四海之内,再无一知音。

终于,七十三岁时,他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悄无声息却又雷霆万钧,伴随着一声孤独的叹息。

他曾在川边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如今,他自己也被滔滔的历史洪流所淹没,只剩下一颗颗剔透的珍珠。后人把它们拾起来,洗净,淘干,再盖上岁月的蓝色封皮,命名为《论语》。

他不再孤独了。

简评:

本文作者却巧妙地扣住孔子孤独这一特点,依时间为序,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讲其鲁国从政受排挤的孤独、游历各国不被理解的孤独以及回鲁国后弟子一一离去的孤独。同时又展现着孤独的孔子因对理想的坚守,用自己的行为终生践行着自己的理想。所以,当孔子逝去之后,大浪淘沙,终于他的理想为后人所珍视,因而孔子不再孤独。作者把孔子生前的落魄坚守与死后的荣光二者相互对照,体现出孔子的伟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