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隋唐粮仓,仓内粮食保存1400年,取出3天后发芽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发展,许多古人智慧的重见天日远比书本更为震撼,其中就有这么一座隋唐时期的粮仓——含嘉仓。它的神奇之处在于经过1400年的沧海桑田之后,仓中粮食依旧可以生根发芽,这让人们感到无比惊讶,足见古人的粮食存储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作为古代最大的粮仓,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粮食保存的里程碑:
粮食存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便是在今天,粮食存储依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面对各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如果存储技术不能与时俱进显然无法存放粮食。而含嘉仓经过考古学家的查证发现,它始建于隋唐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如此漫长的时间里,许多让古人绞尽脑汁保存的珍宝都已经化为尘土,而毫不起眼的粮食却能成功保存至今,其中的古人智慧又如何不让人啧啧称奇,考古学家追根溯源发现隋唐在粮食储存技术上已经有了辉煌的成就。
含嘉仓的建立与隋炀帝的另一工程隋朝大运河密不可分,作为大运河重要的配套设施是当时漕运的主要货源之一,其后又经过李世民的精心设计使其逐渐取代当时最大的粮仓——洛口仓,一跃成为当时的天下第一大粮仓。在两位帝王的精心设计之下,自然是能工巧匠云集,上下一心使得这座传奇粮仓的出现成了必然。
根据考古学家的测量,粮仓的占地面积高达四十三万平方米,可以想象当时满仓的状态下定然无比壮观,即便说唐朝半数百姓的温饱都和这个粮仓密不可分也毫不夸张,虽然后来由于隋唐大运河水量渐小,漕运效率下降而逐渐被废弃,但如今重见天日后依旧能使人感受到当时的宏伟气势。
千年谷物不腐:
粮仓的面积之大只是含嘉仓的特点之一,最为人们称道的还是其内部存储技术的成熟。当这座粮仓被发掘的时候,其中粮食却千年未腐,拿在手上也只是看到一些微微泛黄,有的种子更在取出三天后自行发芽。这让人们对古人的智慧既钦佩又好奇,为了找到其中粮食保存的玄机所在,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可谓是绞尽脑汁。虽然仍有分歧,但有三个方面颇有共识。
土地当中含有地下水是生活常识,而这是粮仓选址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难题,因为粮食遇水很容易发霉腐烂,而含嘉仓的选址在顾全战略意义的同时也兼顾了防潮的问题,粮仓位于洛阳城中高处,不仅如此,为了防微杜渐,还特地选择了大片土壤常年干燥的区域,可以说这是粮食得以长期保存的基础。
其次由于粮仓兴建的时候天下大乱,为了防止敌人攻击与破坏,粮仓的墙壁都是经过古人深思熟虑的多层设计,不仅加强了粮仓的坚固性,而每层之间还有添加草木灰等吸水物质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这与今天的干燥剂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这种“席子夹糠”法的设计十分科学,起到了隔湿保温、不易发热的作用,为粮食的长期保持提供了可能。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全粮食,除了在材料及结构的设计上费尽心思外,就连存放方式也同样极具智慧。他们并非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堆积如山,而是采用分层放置的形式储存,同样采用“席子夹糠”法进行格挡,可谓是为了防潮防火绞尽脑汁。同时,为了能够随时检测粮食是否变质,他们还特地种一颗树苗在粮仓的封土上,通过观察树苗是否枯黄来判断粮食是否有发热、发芽的情况。
结语:
“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法则,而粮食的存储量无疑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民生。含嘉仓见证了隋朝的没落与唐朝的强盛,其巨大充沛的储粮量显然是贞观盛世的又一真实写照。而含嘉仓本身也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为了保全粮食而绞尽脑汁的非凡智慧,对于衣食无忧的我们而言,珍惜粮食更当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