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钟声
|
|||
♣ 刘传俊 我的小学时光,是在我出生的那个村庄的校园里度过的。当时方圆十里八乡中,我们村属于大村,村西还设有大队部,办所小学非我村莫属。村小位于村庄的中部,是个大“四合院”, 村人通常叫这里为“瓦房院”,新中国成立前曾是一户大财主的宅邸。院内靠东边的一溜青砖蓝瓦房前有三间独立的瓦房,那就是我们的教室。“四合院”犹如一个大容器,神圣且神秘,盛放着我受启蒙教育时的故事。我学写的第一个汉字,学算的第一道算术题,学画的第一幅画 ,学唱的第一首歌儿,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村里有了小学,我不用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顶烈日冒严寒迎风雪踏泥泞来回奔波,我深为村里能拥有这所小学而自喜。我们这个大队办起小学,所属六个自然村的适龄儿童都能自如地到校学习。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这所村小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因我们这个大队的西面和北面,还坐落着三个大队,由于都不具备办学条件,分散于不少自然村里的少年儿童到了入学年龄,都不得不跑到我们这里就读。他们近的单趟要徒步三四里,远的有六七里。 村小坐北朝南的教导处门前,竖立着一个高高的圆木杆子,顶端悬挂一口铜钟。早饭后,每当上主课前还有十分钟时间的预备钟“当——当——当——”反复敲过数遍,清越的钟声滑过校园上空,余韵能传输到好几里外。此时,若有行进在土大路上,或走在阡陌小路上的学子,听到钟声,便撒腿向求知若渴的村小跑去。 崭新的一天开始了。我们端坐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听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教室里静得出奇,唯有老师的讲课声字字句句进入耳朵。写作业时,若有根银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到声音。因教室相距不远,高年级老师讲课的声音有时也能听到。“当当当”的下课钟声响过,校园里、教室的前檐下,“四合院”的过道上,扔沙包的、踢毽子的、跳绳的、跳皮筋的、拍皮球的、抓石子的……游戏五花八门。这时的校园,成了充满欢乐童趣的海洋。课间十分钟后,“当当”的上课钟声一响,校园又变得井然有序。 我们这个村庄原筑有一圈高高的寨墙,宽可行大车,据说是为防御而筑。放学后,各班学生云集到校院里,按照不同村庄面北列队,然后每队由两位老师护送出校,一直护送到寨门处。老师再登上寨墙,目送学生从田边走过,直到学生隐身在各自村头的树木间才折身。 那时开设的科目较全,除主课外,还开设有用毛笔写大字和小字的课。成年后能为村民写春联,基本功就是从村小练就的。每每被老师在套贴写的大字上圈个红墨水圆圈,在作文中的语句、段落下方连圈一串小红圈圈,或在作文末尾批注上“句子流利”“词语搭配得当”之类,心里就美滋滋的。“五一”“十一”节,学校出专刊,老师将高年级学生的“范文”用毛笔抄写在大白纸上,张贴于教室外山墙上供我们借鉴学习。我的作业本上,时常有老师画面小红旗以示鼓励。我们主动打扫室内外卫生或做了其他好事,老师会奖励三五支粉笔,或写上一个大大“奖”字的很薄的《活页文选》。秋季,如天气有变,老师会组织我们到附近生产队摘棉花、摘绿豆角,让我们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村小六年,由于学风正,老师敬业,我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教育。 我们教室门前左右两侧栽种着几棵胳膊粗的槐树,春天,有的同学移来向日葵苗儿栽在旁边,有的悄悄播下几粒梅豆角籽、丝瓜籽,大扫除时,我们都不忘为其浇水,盼其快快成长。到了秋季,一跨进校门,向日葵就迎着我们微笑,或白或紫的嘟嘟噜噜的梅豆花儿点头向我们示意,金灿灿的丝瓜花,嘹亮地吹着喇叭。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校园宛若一幅亮丽的图画。 随着条件日益好转,周边几个大队相继办起了小学,那里的学生再也不用起早贪黑来我村小学就读了。后来,村小扩大规模,搬迁到了村南头。再后来,村小改善办学环境选新址搬出了村庄,与日夜奔流不息的梅溪河为邻。 日月穿梭,往事如烟。村小虽几次搬迁,但始终搬不走她在我心目中的位置。老师带领我们遨游在文字天地里的情景,以及那谆谆教导和琅琅读书声,穿越岁月的旧瓦短墙,铭刻在我关于村小关于童年的温馨回忆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