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过目不忘的读书法了

一直很佩服那些看书过目不忘的人。在看书的时候发现了桦泽紫苑这个人。他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当时我看到他的职业以及他的作品的时候,我惊呆了。所以我就找他的作品来看。

部分桦泽紫苑作品,还有一本在路上,有一些是电子书

昨天拜读了《过目不忘的读书术》启发很大。之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的输入很多,读了很多书都没有记住。甚至一度认为自己已经错过了大脑发育的时候所以自己就很笨。

结果从书里,作者并不这样认为。其实人的大脑就算过了20岁之后也仍然在成长,它的发育不是因为脑细胞在增加,而是突触之间的接触变多了,所以脑子也在不断的成长。这一个观点打破了以前我对大脑的认识,也让我重拾信心去好好的去做阅读去做输出这样的事情。现在的我做的并不好,但是一直努力的我,一直去改变的我,才是我想要的我。这样的新观点,让我重新建立起了信心。所以,其实大家只要有想改变的心,就要相信自己,不断的用行动,持续的行动去改变自己。

昨天晚上,我就开始了第一天晚上睡前,把白天的看的书的用录音笔记录下来,很不错,输出之后的感觉。虽然有娃在一旁捣乱,但是丝毫不能阻止自己的大脑在运转。输出果然就是验证你是否能掌握这个知识的途径。

桦泽紫苑

输入为3,输出为7。这个的观点是在桦泽紫苑另一本台湾出版的书籍中提出来的,还没有好好拜读。今天安排拜读一下。

输出的方法作者提到了很多: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以下几点:

1.1-3-7复习法

大脑对于大量的信息输入的时候都是短暂的暂存在海绵体内。但是只要在第三天,第七天,第二十一天甚至是30天的时候进行复习的时候,大脑就会把这个知识点贴上重要的标签,从而把重复的知识点在短暂的海绵体存放到长期的颞叶中。

2.了解了意义法和事件法。两者结合运用才是最好破解考试难关的秘诀。

读书的时候,我们不单单只是看教材书,我们还看重点难点还会做大量的题。看重点难点就是把教材书上意义法的知识点转换为事件法的知识点。

什么叫做意义法和事件法呢?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以前我们读小学的时候,数学都是要进行公式背诵的,那会我特别讨厌背这个。为什么,因为我不能理解里面的关系,但是老师就是要你去背,因为考试要用到。但是,我上了初中之后,在学习了物理的知识之后,才明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这就是对知识事件法化后,真正明白了背后的原理才能切实的运用上的原因。

在我的理解里,意义法就是死记硬背;事件法就是把意义法里面背后原理给弄明白后能够讲述出来能够灵活运用的方法。

你是否在小的时候也有很多不能理解但是要背诵的知识?我在学习的路上也听过很多变态的学霸就是把教材书里面的背诵下来,他们就是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背诵的路上能够无所披靡。而我,就是一直怀疑意义法,只单单运用事件法,没有把两者好好结合上。其实很多知识点,你回顾以前的时候,其实背下来真的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我中以为自己很爱思考,其实大脑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爱思考的。所以在面对考试这个事情的时候,对于自己想了很久都没有能够解释清楚的知识点,直接就把意义法用上,那是一个特别省事的方法,可以跟事件法结合运用。

3.输出就是掌握知识的最好验证方法

一直以来,我看了不少书。但是每次看到别人能够滔滔不绝的把自己的知识分享出来的时候,我都是惊呆了,一直都怀疑自己读的不好读的不够精。认为的精读就是花很长的时间1天1本书的状态才是精读的状态。但实际上,桦泽紫苑在书中说道,其实很多人都是大量的输入,却没有大量的输出,所以才会导致自己过目即忘的。只有当你重复性的输出的时候,你才能够好好掌握知识点。

4.碎片读书更值得利用。

桦泽紫苑在写书以及输出上真的是一个十分强的人。我来说一下他的丰功伟绩:20年期间读书量超过6000册,就是一年365天,一年至少有300天是有读书的;而且他并不单单只读书,他还在yutobe、Facebook上每天发布视频;每年写3本书。除此之外,每个月去电影院看十场以上的电影、每年还有2次长途旅行。

看完你是不是特别佩服?反正我看完这里,我就十分佩服他的输出能力。他并没有请人去帮他完成工作,都是一个人完成的,而且还能保证每天6小时以上的睡眠。

深入之后,发现,作者是一个特别会利用碎片时间阅读的人。为什么说用碎片时间阅读更值得学习?碎片时间阅读也称之为奥特曼阅读。

奥特曼阅读

奥特曼在打怪兽的时候只有3分钟时间,超过了3分钟时间就不能够战斗了。就是因为有倒计时,所以奥特曼才有超强的战斗力。碎片阅读也是运用这个原理。

大家有条件可以去买原版书籍阅读《过目不忘的读书法》,我相信你们再阅读后,收获肯定不止我如此至少。我觉得这本书就是我的命运之书,感谢遇见他,分享给大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