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虹桥的前世今生
南浦虹桥的前世今生
当人们行走在凤凰路中段的时候,向西望去,一道美丽的彩虹常常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这便是南浦虹桥。此桥造型美观,气势恢宏,连接南浦路,横跨洋澜湖,把湖北湖南新老城区连成了一体。
洋澜湖畔的依依官柳,是否记得南浦虹桥的前世今生?据《武昌县志》记载,早在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时任武昌通判的尹觉,在县南二华里的南湖尾,也就是现今胡家畈与邱家嘴之间,开始筑堤,修桥,桥称南湖桥,堤叫南湖桥堤。桥靠近南岸胡家畈,桥上行人,桥下行船。这座桥用红色的条石垒砌而成。当时洋澜湖岸边有许多突向湖中的地方,像人的嘴巴一样,有吕家嘴、李家嘴、瓦窑嘴等等,这里除了邱家嘴外,还有东嘴、西嘴、北嘴,嘴很多,当地的人又称南湖桥为赛嘴桥。后来,洪水泛滥,湖堤毁坏。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知县李有朋重筑了南湖桥堤。过了一些年,湖堤又毁坏了,本县人邵宗美又重修了南湖桥堤。再后来,连南湖桥也被洪水冲毁了,那些红条石有的沉睡在湖底,有的被村民捞上岸来,成了抗旱排涝时车水用的垫脚石。堤毁桥塌,只剩下茫茫湖水。为了行人往来的方便,于是,当地的好心人便在这里开设了胡家畈渡口。
许多年来,这里是陈家桥、碧石渡和泽林嘴等地的人们上武昌去黄州的必经之路,也曾留下过父辈们匆忙的身影。儿时的记忆,有时会在梦中再现。那时上街,走过了家乡的徐太桥、陈家桥和塔桥,走到了胡家畈的洋澜湖边,放眼望去,只见一片汪洋,碧波荡漾,一处宽阔的渡口,一只小小的渡船,迎来送往,在湖面上起伏颠簸。我们小心翼翼地走上小木船,渡工便划着双桨,载着懵懂少年的恐慌与希冀,慢悠悠地朝南门塔划去。一直到1975年围湖造田的时候,附近的村民才在南湖桥原址上修筑了一道长堤,修建了一座小桥,才把分离已久的南湖两岸重新连接了起来。人们似乎还来不及给它们各取一个漂亮的名字,可是,这道堤,这座桥,就被1998年的特大洪水冲得七零八落,坎坷不平。人们路过此地,高一脚,低一脚,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进入新世纪后,民生问题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市政府决定投入大量财力修路建桥。2002年6月,南浦虹桥破土动工,2003年10月竣工通车。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如今,桥下,鸢飞鱼跃,湖平如镜;宽阔的桥面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那由我国已故著名书法家陈义经先生题写的“南浦虹桥”四个大字,在朝霞的辉映下,熠熠发光,常常引得行人或驻足欣赏,或流连感慨。从过去的南湖桥,到如今的南浦虹桥,将近五百年过去了。南浦虹桥,贯通南北,见证沧桑,不仅是城市交通的要道,而且是现代化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