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痴”:鄂州民间木器收藏“第一人”

“李木痴”:鄂州民间木器收藏“第一人”

鄂州有位“李木痴”。说他“痴”木,一点都不假。走进他那低矮的平房,雕花隔扇门、太师桥、雕花床、红木桌等摆满了房间。这些很有些年头的民间木器有多少?李木痴说,差不多有近万件吧。
  “李木痴”是谁?他就是市政协委员、我市民间工艺爱好者李立志。上世纪八十年代,李立志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华容区绣花厂担任技术厂长兼美术设计,历经磨炼,他将收藏的百余件民间工艺品图案进行线条、结构、板式、色调对比,写出万余字的民间工艺品开发与运用技术要点资料,为企业实现新产品开发打开一扇窗户。他设计的几十种绣品多次在当时的广交会上被抢订,并有13套美术作品被科威特老板全部收下。进入新世纪,他又以民间布贴手法为基准,将绣、贴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声情并茂的布贴民间工艺品,把民间工艺原生态的手法、材料由收藏变成产品,远销国内外20多个地区,多次荣获全国、全省旅游产品、民间工艺品等项奖励。
  有金山银山,却未必能买到幸福。
  李立志懂得利用手中的财富去创造真正的幸福,那就是通过民间木器收藏,最大限度地为民间木器拥有者,来寻找自己的幸福。
  经过多年的积累,李立志收藏的青紫色、褐色、黑色、暗红色,质地各异的民间木器近万件,仅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雕花隔扇门窗就有400多扇;集山水、人物、花鸟、动植物于一体的各种木雕工艺品1000多件,古代石刻100多件,陶瓷、玉器、竹刻、民间刺绣品等数百件。
  从数以万计的民间木器收藏过程中,他觉得收藏是一种文化,一种品位,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是一个投入和苦中求乐的付出。
  段店吴家大湾里一栋长期无人居住的旧式房屋内,有一套高3.2米的隔扇门,据史料记载,是清朝道光年间该户为县官时留下的门扇。李立志带着资料几经登门考证得以证实,并与镇村协商收入藏室,借此时机,他与区有关部门多次到市里争取指标还带头捐款修建一条水泥路,村民们说:“李委员把善事做到了家。”为了对这扇特有的民间木器收藏品作进一步研究,他又四处走访民间木雕艺人,查阅地方史志,编写和整理有关资料。此木雕为渔、樵、耕、读、图式结构,雕刻精美,刀法圆润,每一扇门有810个木栓和木铆,仅木匠做栓、铆就需工时30个,雕刻工120个,完成这样的4扇门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可见精雕细刻之严谨。
  清朝道光七年,皇帝御笔题字的一幅“五经图”,画中主人翁是当朝一品文官,原是临江乡新安村谢家大湾人氏。现该湾一户人家当祖宗爷供着。为了觅求到这幅古画,李立志不辞劳苦,八进谢家湾做工作,讲收藏,送温馨。有人说,李立志苦心收藏还不是为了等待藏品升值发财。然而,他在收藏中就已经超负荷投入。
  葛化田家院子湾有6扇雕工精美的门,有贩子要用3000元买走,李立志得知后当即拿出7200元收回到藏室。
  华容镇牌坊村有一处道光皇帝钦点的牌坊,因年代久远,散落民间,有的堆在厕所旁,有的放在洗衣塘,仅存几块。李立志带领几名民工钻进厕所从墙角挖出来,从齐腰深的泥塘里抬上来冲洗、晾干,花去费用一万多元,此类石刻现保存在开发区丰碑石刻馆供人们参观。
  李立志这些年闯荡经营、创业给家庭生活增添了色彩,然而,自从他迷上收藏之后,家庭经济遇到了困难。他自己戒烟8年有余,衣袋里只要有钱就想到了收藏,还向亲戚朋友借来几万元。
  胡家大湾有10户古代名人家庭装饰用过的隔扇,有的准备当柴火用。
  李立志先后10多次上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并用上好木料做成新门换上,他在湾里举办了三次有关历史讲座,受到村民欢迎。这次收藏仅路费和开支就花去6000多元。
  开出租车的吕师傅跟李立志跑了多年,总是称他为“李木痴”。说他是“木痴”还一点不假。收藏的上万件民间木器,他能讲出藏品木质特点、制作方法、年代、结构及由来,在他心里每件藏品就有一个传奇的故事,同时,他潜心钻研民间木器结构特点,细心实践,先后修补民间木器100余件,其制作之精,用工之细,深得木工匠人赞美,说他是历练数年之久的木工老手。如有一把“太师椅”扶手龙形木雕受损,他找来相应木质,挑灯微雕细磨,并以木栓和木铆工艺相接无暇。每修补一件民间木器藏品就获得一份幸福和快乐。
  李立志堪称鄂州民间木器收藏“第一人”。祝愿他的民俗器物博物馆早日建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