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探奇】石鼓山记-范成大

READ

石鼓山记

十四日,泊衡州,谒石鼓书院,实州学也。始诸郡未命教时,天下有书院四。徂徕、金山、岳麓、石鼓。石鼓,山名也。州北行,冈垅将尽,忽山石一峰起,如大石矶浸江中,蒸水自邵阳来,绕其左; 潇湘自零陵来,绕其右,而皆会于合江亭之前,并为一水。以东去石鼓,雄踞要会,大略如春秋霸主,令诸侯勤王。蒸湘如兄弟国,奔命来会。禀命载书,乃同轨以朝宗。盖其形胜如此。合江亭见韩文公诗。今名绿净阁。亦取文公诗中“绿净不可唾”之句。退之贬朝阳时,盖自此横绝取路,以入广东。故衡阳之南,皆无诗焉。西廊外石磴缘山, 谓之西溪。有 尊及唐李吉甫、齐映诸人题刻。书院之前,有诸葛武侯新庙。家兄至先,为常平使者时所建,十五日,舍舟遵陆,登回雁峰,郡南一小山也。世传阳鸟不过衡山,至此而回。然闻桂林尚有雁声。又有此峰预南岳七十二峰之数,然相去已远矣。

作者简介

游山,从书院写起。“天下有书院四,徂徕、金山、岳麓、石鼓。”书院以名山敷之而播天下,山则以书院设之而更添其文采风流。但是,作者是否以常人常情常理常态来记游的呢? 我们还是玩赏全文最精彩的一段描绘吧:

“冈垅将尽,忽山石一峰起,如大石矶浸江中。蒸水自邵阳来,绕其左; 潇湘自零陵来,绕其右,而皆会于合江亭之前,并为一水以东去。石鼓雄踞要会,大略如春秋霸主,令诸侯勤王,蒸湘如兄弟国,奔命来会,禀命载书,乃同轨以朝宗,盖其形胜如此。”

此段文字不足百字,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石鼓的“帝王之象”。按石鼓曾载有中国现存最早的石鼓文字,唐初被发现,在十块鼓形石上,每块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均为歌咏秦国国君游猎情况,因而又称“猎碣”。所刻书体,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杜甫、韦应物,特别是韩愈都有诗篇题咏。此处既以“石鼓”名山,作者当然会联想到名副其实的石鼓,从而在脑海中兀然浮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盛景并为之而激动不已了。“冈垅将尽,忽山石一峰起,如大石矶浸江中。”这句话,既是写实,又是写意,给人以突兀、高大和伟岸的感觉。蒸、湘二水“绕其左”、“绕其右”,“而皆会于合江亭之前,并为一水以东去”,则以“石鼓”为中心,既写了左、右、前的情景,让人从视觉形象上因水流的跳动不羁感到心潮激荡,又因蒸、湘二水会并于石鼓前,如兄似弟,山不离水,水不离山,山水之意与兄弟之情相通,故而又让人觉得山高水长、情意绵绵。从眼前的山水胜景中,作者透出了自己对春秋之际秦国一统天下,“奔命来会,禀命载书,乃同轨以朝宗”的无限神往,这同他当时的特殊心态分不开。

北宋末年,女真贵族所建立的金政权逐渐强大。金统治者在覆灭了契丹族的辽政权后,又占领了北宋王朝统治的北方广大地区,扩大了割据的范围,造成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严重分裂。他们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弄得北方许多人家破人亡,有些人则随着宋政权南迁,过着流亡的生活,这种分裂混乱的局面和民族压迫状况严重妨碍了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破坏了人民的幸福。南宋初期,金统治者继续挥兵南下,进一步威胁祖国的统一和南方人民的安全。广大人民从反抗民族压迫、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出发,坚决要求抗金; 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发出了强烈的爱国呼声。乾道四年 (1168),范成大作为宋孝宗的特使,为夺取河南的“陵寝”地出使金国。在金国,他“词气慷慨”、“全节而归”,为当时的朝野所称道。这次出使金国,应该说是他政治生涯中的“得意之笔”。但是,这与他在历史长河中领略到的“春秋霸主”、大国威仪,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了,更何况,他的出使金国,又怎么能同历史上诸侯勤王,同轨朝宗相提并论呢? 这样,对眼前山水胜景的辉煌描绘,实际上蕴含着对当时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下文除提到韩文公诗、李吉甫齐映诸人题刻外,又捎上一笔,“书院之前,有诸葛武侯新庙”,则又使人有“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之慨了。

还在少年时期,范成大便写出了“莫把江山夸北客,冷烟寒水更荒凉”的名句,对南宋统治者向金使炫耀半壁江山的无耻行为作了尖锐批评,但在《石鼓山记》中,他却记述了登回雁峰所见绝景:“世传阳鸟不过衡山,至此而回。然闻桂林尚有雁声。又有此峰预南岳七十二峰之数,然相去已远矣。”这怎么解释呢?还是用作者出使金国后的话作答吧:

“许国无功浪著鞭,天教饱食汉家川”。

品读好诗词

品读经典 品读好诗词

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

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

(0)

相关推荐

  • 【建筑风情】石鼓书院——千年古书院,三绝石鼓山

    石鼓江山,双龙交汇,千年书院,万载文明.石鼓书院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它曾鼎盛朝野,誉满三湘,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名垂不朽.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唐代处士 ...

  • 参观衡阳石鼓书院

    到衡阳,我是要到石鼓书院参观的,为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宋太宗赵匡义赐名"石鼓书院",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齐名.门前的塑像为石鼓书院七贤,七贤创院始祖李宽.哲学与文学大家韩愈. ...

  • 游石鼓书院——阿尼亚房车伴我走天涯

    石鼓书院,是锦绣潇湘卡里的景点,我见是3A景点,门票又便宜,才20元,距离又近,估计没什么好玩的,屡经衡阳,都没想过去看看,直到买了两年的潇湘卡快到期了,又值月假,若再不借此机会去游览,恐怕以后再也不 ...

  • 瞰临四周眇空阔,绿意深净不可唾。

    瞰临四周眇空阔,绿意深净不可唾 图说湖南衡阳之美 石鼓书院 位于中南重镇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 地处衡阳市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海拔69米, 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 ...

  • 【周边游】广西秀水状元村:绵延不绝的文脉

    [周边游]广西秀水状元村:绵延不绝的文脉 陈瑜 富川秀水状元瑶族"状元村",位于广西富川县朝东镇境内,距县城30公里.一条小河蜿蜒流过,偌大而保存完好的秀水状元村就映入眼帘.    ...

  •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上. 唐朝元和五年(810年),衡州秀才李宽在合江亭旁建房,取名为"寻真观",又称"李宽中秀才书院",在此悉心读书,为石鼓书 ...

  • 哪有什么平坦山道,只因有人为你披荆斩棘|记汝城40人在县城周边的山地徒步!

    来来去去,风风雨雨.清清爽爽天气. 潇潇洒洒乐淘淘,清清静静心已已. 荣辱不惊,去留无意.山山水水记忆. 聚聚散散皆随缘,天天地地轮回里. 精彩视频,敬请点击观看! 在我们汝城驴友中流传着这样一段话: ...

  • 宋朝第一书院,石鼓书院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宋朝第一书院,石鼓书院 曾国藩曾谓:"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这里有曾国藩是湖南人对家乡眷爱的原因,但中国 ...

  • 【古文探奇】秋荔亭记-俞平伯

    品 READ 读 秋荔亭记 馆之在吾家旧矣,吾高祖则有印雪轩,吾曾祖则有茶香室,泽五世则风流宜尺,其若犹未者,偶然耳.何则?仅生猪年,秉鸠之性,既拙於手,又以嫩为好,故毕半生不能营一室.弱岁负笈北都, ...

  • 【古文探奇】黄山记游-吴龙翰

    黄山记游 咸淳戊辰十月既望,鲁斋鲍云.古梅吴龙翰.足庵宋复一来观黄山.贔贔登高,餐胡麻饭,掬泉饮之,不火者三日,从者皆无人色,率不能从.予三人愈清狂.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里. ...

  • 【古文探奇】观巴黎油画记-薛福成

    品 READ 读 观巴黎油画记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 ...

  • 【古文探奇】百丈山记-朱熹

    品 READ 读 百丈山记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岩,垒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 ...

  • 【古文探奇】活水源记-刘基

    品 READ 读 活水源记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槠,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 ...

  • 【古文探奇】雁荡记-王思任

    雁荡记 雁荡山是造化小儿时所作者,事事俱糖担中物,不然,则盘古前失存姓氏大人家劫灰未尽之花园耳.山故怪石供,有紧无要,有文无理,有骨无肉,有筋无脉,有体无衣,俱出堆累雕錾之手.落海水不过二条,穿锁结织 ...

  • 【古文探奇】石门洞记-刘泾

    品 READ 读 石门洞记 宋景平中,谢灵运守永嘉,蜡屐得石门洞,作诗,遂为东吴第一胜事.梁天监中,中书侍郎丘希范,唐大历中,侍御史丘丹,州刺史裴士淹,皆继作.唐末丧乱,洞废不修.宋皇祐元年,蜀人李尧 ...

  • 【古文探奇】峨眉山行记-范成大

    品 READ 读 峨眉山行记 峨眉有三山,为一列,曰大峨中峨小峨.中峨小峨昔传有游者,今不复有路.惟大峨一山其摩霄,为佛书所记普贤大士现之所.自郡城出西门,济燕渡,水汹涌甚险,此即雅州江.其源自嶲州邛 ...

  • 【古文探奇】重游石宝山记-李元阳

    重游石宝山记 石宝山在剑川州西南深山中.嘉靖庚寅暮春,成都杨修撰约予同游.初抵邓川,杨少参两依翁招欲温泉,饮于其家,欢甚坐上,赋诗投赠三日.丙辰,经浪穹,见蒹葭杨柳,沃野腴畴,宛如江南.欲投山寺,皆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