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讲究的“用意不用力”是什么意思?有三重含义
书法创作要有“力”,这几乎是书法界的共识。书圣王羲之的字就以“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而著称,梁武帝称赞王字“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都是指书法创作的力量之美。从“入木三分”和“力透纸背”这两个成语也可以看出书法创作的力量之美在民间的巨大影响。
那么,怎样写出书法作品的力量之美就需要用很大的力气去写吗?不对!真的是力气大就能写好字的话,宋朝的苏东坡反问道“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这方面有一句书学名言说得非常好,它叫做“用意不用力”!它是什么意思呢?概括来讲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 借力用力
其实早在唐代就有书法家注意到“借力用力”的这个现象,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卢肇在教育门人弟子时说到:“子学吾书,但求其力耳,殊不知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那既然这样,那书法创作的力度怎么样体现呢?他的意思其实很简单,“用笔之力,不在于力”也就是“用意不用力”!它的第一重意思就是说,书法创作的第一步,要想把毛笔这种软笔写出力量美,就要学会“借力使力”。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反对人们不顾做事情时不顾客观规律,盲目使用蛮力。如果盲目使用蛮力来写字,毛笔这种软笔是很难写出力量之美的,而硬笔虽然能够让人使出力量,但是很容易把纸划破!
那么,书法创作的力度美怎么表现出来呢?很简单,这就需要来“借力”了!“借力使力”,不仅是道家武功所强调的绝技,也是书法创作最重要的法门之一!
什么是借力?就是向反方向使力,借助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获得反方向的助推之力,从而增强笔道的力量之美!
这种使用力量的方法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说人们在走路时要向前进,就需要脚向后踩,获得反作用力,推动着自己向前;游泳时表现得更明显,身体要向前进,就需要脚向后蹬,利用水的反作用力向前助推,这样人体就前进了;在划船时也是这样,桨将向后划,借助反作用力,推动船向前前进。
书法创作也是这样,要想获得力度之美,就需要经常借助反作用力,比如起笔时的著名口诀“横划竖起笔,竖画横起笔”都讲的是起笔时,先向反方向用力以获得助力的用笔之道!又如书法用笔的一系列口诀“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其实它们说的都是利用反作用力来增强所写笔道的力量美。
有人问,那不借助反作用力就不能发出力量了吗?其实,不借助反作用力,当然也能够发出力量,但是发出的力量不足,而且前后不连贯,不足以调动更多的力量,也就很难取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意思效果,更不要说像王羲之那样,龙卧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了。这犹如打拳时,拳头缩回来再放出去才能更有力量。
书法中处处充满着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比如卢肇讲的用笔四诀“推拖捻拽”中,“推”和“拖”就是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一种,又如“捻”和“拽”也是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体现之一,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呈现出书法创作的辩证法之美。曾有书法家在描述书法创作的规律是这样述说书法创作辩证法的妙处:“人有相貌、筋骨、精神,字也有相貌、筋骨、神韵。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点画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之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面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是充满了辩证法呀! ”
悟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在“拖”笔之前先“推”,获得反作用力之后再“拖”;要想“拽”笔之前先向反方向“捻”,然后再往回拽,这样的话都能增强书法创作的力量之美;再如“提按”也是如此,“欲提先按,欲按先提”,这样所形成的力量,才会更有力度感。书法家沈尹默说:笔毫在点画中移动,好比人在路上行走一样:人行路时必然一起一落;笔毫在点画中移动,也得要一起一落才行。落就是将笔锋按到纸上去,起就是将笔锋提起来,这正是腕的唯一工作。'提’各'按’必须随时随处结合著,才按便提,才提便按,才会发生笔锋永远居中的作用。正如行路,脚才踏下,便须抬起,才抬起行,又要踏下,如此动作,不得停止。”
二 得鱼忘筌
但是做到了,学会了使用反作用力,就意味着书法到达了最高境界吗?不,“用意不用力”在强调借力之外,还有更高一层的境界,什么意思呢?很简单,用笔时你不能光想着去借力!笔法熟练后,就要到达“得鱼忘筌”的境地!
《庄子 外物 》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意思是:筌是捕鱼的竹器,鱼已捕得,就忘掉筌。比喻成功之后,便忘了原来依靠的东西。譬如走路时需要借力,但是走熟练后,到了一定程度,要能够做到不用刻意去琢磨怎么借力,或者说忘了借力仍然能走好。如果人走路走路是如果光想着往后踩,获得反作用力向前,那么就太机械了,走路就不能行云流水,走他个虎虎生风,走他的恍若隔世,走他个一日千里了!
如果走路熟练后你走路的时候忘了怎么样去使力,完全根据自己的心思去走,想怎么走就怎么走,不用去想着该怎么用力,而力量自然地就符合规律地使出来了,自然而然地就走出你要走的方式及路线了,这样的走路就是“用意不用力”!
书法创作的“用意不用力”也是如此,你不能光想着怎么样去使力?笔法熟练到了一定的程度,你就把笔法都忘了,想走出写出什么样的笔画,就能写出什么样的笔画,一支笔欲东则东,欲西则西,转便圆,侧成方,要铺就铺,要裹就裹,要倒就倒,要起就起,要扁就扁,要圆就圆,要开就开,要收就收, 控笔流畅自如,力量在你的支配之下“圆美流转如弹丸”,到这个时候,你的创作啊,也就达到了“用意不用力”的更高境界。
三 书外工夫
那么,“用意不用力”的第三重境界是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意”的修炼了,正如陆游所说“工夫在诗外”,书法写好也需要一定的“书外工夫”!宋人苏辙称赞司马迁的文章“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这里游历山水对作文的作用就是一种“诗外工夫”!
书法到了更高的境地之后,要修炼的就是人品和修养,而不只是书法技巧的问题了,因为人性格的急缓等特点,在书法的“轻重疾徐”等技法中都能够体现出来。既然如此,那要想有更高品质的书法,当然就需要有更高的人格了,这就是审美的更高境界。
文学创作经常强调“气”的作用,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曹丕说“文以气为主”,他们说的“气”颇像书法创作中的“力”!后来等到了唐朝,杜牧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这就把“气”和“意”的关系说的比较客观了。
书法创作也是如此,“气”于文学,是为“意”服务的;“力”于书法,也是为“意”服务文学创作到达一定程度,“用意不用气”,也就是说,意到而气自然来,以意为主,以气为辅;那么,书法创作呢?也是如此,所谓“用意不用力”,也就是意为主,力为辅,到了一定程度,“意”“力”合一,不仅不用刻意再去想怎么使力,就能自然地写出自己想要写的笔画,而且自身的“力”与“意”都修养到了很高的境界!书法创作能自然地表现出作者自己高尚的审美追求,这样的话,书法创作就达到了更高的境地了!《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之所以在天下行书中占据前三名,岂独以书技哉?其间存在于作品中的精神追求之美亦有与焉!
当然,这种追求对于那些想要把书法写得和书法家一样的复制品的书匠除外,因为真正的书法创作,是讲究写出来的字,各个不同的,而不是照抄照搬,写得跟别人的字一模一样的字。历史上写的跟王羲之的字一模一样的人并不少,但是即使他们刻意模仿王羲之,却不能在历史上留下他们的大名,因为他们少了那种创新性成果。比如比如说元代李倜的字,尽管最像王羲之,书法家陈振濂称赞他的字胜过赵松雪。但实际上,我们知道松雪的成就要比李倜大得多,因为赵字是不完全照着王羲之书法的形状摹写的。
笔势自然,绝无多余来回动作,无论什么笔画,均可下笔成形,依笔性而为,自然得法,人笔合一,如臂使指,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自然地表达出来,就能达到苏东坡所说的“浩然听笔所之”的境界,这也正是虞世南所强调的“遇合作者”。与此同时如果你的精神修养也达到一定高度,那就能在书史上留下大名,否则便如秦桧、严嵩等人的字有技无德湮没无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