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孩子在玩,几个妈妈在聊天。因为孩子都在一个幼儿园,所以很容易聊到一起。有妈妈说孩子吃饭很好,有妈妈说孩子睡觉比在家香多了,还有妈妈说孩子喜欢幼儿园,因为交到了朋友。我们都建议她要尽量送孩子去幼儿园,哪怕不一定做得好,但是起码比在家强。结果她说:孩子上不了全天,去了不吃饭,睡觉要人哄。这个妈妈对孩子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夏天怕孩子被蚊子咬,追着孩子扇扇子。冬天怕孩子被冻着,出门里三层外三层。吃饭怕孩子弄脏衣服,一口一口喂。
“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很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孩子优秀与否,不在于出了几趟国,也不在于成绩有多好,而是取决于父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用怎样的教育方式影响他。很多父母喜欢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长大,于是为孩子铺路, 小到吃喝拉撒,大到人生规划。有个网友说经常被同学嘲笑和戏弄,原因竟然是因为父母的过度照顾。从小到大,父母都让他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不仅像做饭洗衣这样的家务不让他做,衣食住行都替他安排好。他想亲自做的时候,父母总是以:“你做不来,你不得行”这样的口气怼回去。在父母的包办下,他觉得自己活成了一个高分低能的人,与社会也脱了节。甚至考上大学,他以为能摆脱父母时,却不曾想报到那一天,父母硬要跟着帮他打扫寝室。成家后,他有时在家想多做点家务,妈妈也总认为他做事不行来帮忙代劳,爸爸则老爱唠叨:让老汉来做,你做不来。一路上,每走一步父母都提前探好路,已然修炼成“金牌”保姆。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早就想独立了,父母却始终不肯放手。中国青年报社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65.9%的受访者认为父母觉得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能出人头地,其他不用管。39.1%的受访者指出有的父母总认为孩子小,以后再培养生活能力也来得及。有些父母觉得只要孩子将来有前途,包办代替没什么关系。殊不知,恰恰是这样的“爱”削弱甚至剥夺了孩子奔跑的能力。《敞开心扉的少年》中,小男孩一可的妈妈因为小时候被穷养,所以不想孩子也跟自己一样。一可8岁了,妈妈还喂饭、刷牙、穿衣服……最后,一可因为自理能力太差被同学们笑话了。视频里,一可也说出了心里话:虽然每天很幸福,很多事父母都替他做了,但还是有一点点不好。他不想给人添麻烦,也想学习,想改变现状。希望妈妈能给他独立的机会,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就像《放养孩子》里说的那样:假如没有摔跤的心理准备,那你的孩子永远都不可能学会骑自行车。如果不让孩子经历风浪,他们就不会有独立面对风浪的勇气和能力。孩子将来有很多未知的经历,父母一味替孩子出头,孩子长大遇到棘手的问题就不会处理,而且很容易依赖或者选择逃避。李玫瑾教授说:有些家长往往在该管孩子的时候不作为,而在不该管的时候却常常施加干预。父母事事代劳,代替了一时,却不能代替孩子成长一辈子。所以,父母不要当“金牌保姆”,将孩子养成了“巨婴”而不知。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赤裸裸地害。雷·C·比尔利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讲过一个案例:4岁的卡尔学习字母“G”时,遇到了一点小麻烦。他怎么也读不好,于是决定放弃。可是,妈妈却认为这件事关系重大,不能让卡尔随心所欲。于是妈妈耐着性子,苦口婆心地教诲儿子:这个字母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现在学不会,将来就更难学会了。其实,卡尔的问题不大,但是妈妈大讲道理,导致卡尔出现了抵触的情绪。心理学家皮亚杰针对2-7岁儿童,做过一项实验——三山实验。首先,他和助手摆放了三座不同角度、不同大小的假山模型,让儿童从四个方位观察模型。接着,他们向儿童提出了两个问题:你看到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布偶娃娃看见的三座山是什么样子?最后,他们把从这四个方位拍摄的图片拿给儿童看,并且让儿童判断哪一张图片是山另一边的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儿童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描述“三山”的形状,而不能站在对面布偶娃娃的立场看问题。这个实验证明2-7岁的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尽管后来有人质疑实验难度大,利用“新三山”实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儿童不具备某些能力的时候,可能只是问题的打开方式不对。但是儿童在正确地判断某一个问题之前,也就是在观察初期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样,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一开始就想用道理说服和感动孩子时,孩子却是另外一个思路。《变形计》里有个律师爸爸,经常给喜欢玩游戏的儿子子豪上“政治课”。他给子豪讲道理:“你知不知道打游戏是错的,经常打游戏是错的。”子豪爸爸讲了那么多,子豪一回到房间,游戏却照玩不误。当然不是,是因为道理不能彻底挽救作为资深玩家的儿子。可是他却浑然不觉,还觉得自己的教育没有问题。得知小缘将来想要当警察,他马上脱口而出:“你要当警察也可以,你朝着这个目标往前走,你像爸爸在高中的时候,就想着当律师,一直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你定一个目标……”说教贯穿了整个吃饭的过程,小缘后来说爸爸像跟罪犯在说话,像唐僧在念经,而自己像孙悟空装作在听的样子。李玫瑾教授说过:针对孩子的任性行为不要说教,同样,针对孩子的犯错行为也不要说教,因为说教对孩子来说是噪音。父母常常忽略一个问题:教育不只是老师教书这么简单。家庭教育中,父母有时候喜欢化身老师,不断地让孩子接受“洗礼”。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打闹,否则就不是好孩子。不要粗心,要不然得不到好成绩。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学校。但孩子往往是耳朵听到了,行动上却难以有变化。比如该做对的题目,照样做错。讲道理不是不对,但很多父母遇到问题就要摆出大道理,而不是平等地与孩子沟通。那么,时间长了孩子也很难控制情绪,从而形成一种在“听话”和“失控”两个极端跳转的性格。心理学上,这种家庭被称为缺乏验证性回应的家庭,也叫“无效家庭”。只是灌输,而不是沟通,孩子当面答应,背后的行为却是不受控制。所以,一味给孩子讲道理,只会破坏亲子关系,而不会有实质性的效果。郑渊洁在《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效果非常好。教育孩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父母什么样,孩子就容易成为什么样。知乎上有一位妈妈,为了让孩子有勇气面对中考和以后未知的路,开始了跑步,并将目标定为参加马拉松比赛。她告诉儿子:为自己喜爱的,吃得了苦。对自己厌恶的,狠得下心。爱自己,不满足于最基本的欲求,而是敢于追逐最向往的人生。在妈妈的感染下,儿子渐渐变得勇敢,也勇于面对失败,最后顺利渡过了中考。不禁佩服这位妈妈的毅力,选择做孩子好的榜样,给孩子精神上的富养。当时,女儿就在旁边。眼看情况危急,爸爸将一根长木棍伸入水中,将女子拉回岸边。新闻一出,网友纷纷赞扬爸爸教科书式救援,是孩子的好榜样。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启蒙老师,就看你做楷模还是坏榜样。最近被《披荆斩棘的哥哥》中的赵文卓圈粉了,不仅因为他的舞台表现,还因为他的教育观很正。他说家庭教育的力量胜过学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会做到。要求孩子不能做的,自己也不破例。生活中,有的父母没有好的行为习惯,只是带给孩子坏的示范,他们口头上要求孩子上进、独立,行为上却是个巨婴。但好的父母以孩子为镜,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与孩子一起成长。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模仿能力,孩子未来的底色,早就被暗中注定好了。满嘴脏话的父母,养不出有教养的孩子。天天沉迷游戏刷手机的父母,养不出爱读书的孩子。不爱干家务的父母,养不出爱劳动的孩子。要想孩子独立,父母先要有动手能力。要想孩子有教养,父母先要守规矩。要想孩子有爱心,父母先要有共情力、同理心。《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父母有再多的财富,事业再成功,也抵不上有一个优秀的孩子。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分层的,那么家庭教育也必然会分层。父母处在哪一层,孩子就接受哪一个层次的教育。可以说,家庭是孩子最有影响力的终身成长服务平台。父母层次高、目光远,孩子才能走得更远。愿所有父母能提高自己的层次,做孩子的得力助手,让孩子获得更好的人生发展。
如果你觉得文章不错,欢迎分享转发到朋友圈(文章经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