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自在,圆满具足;外观自由,无拘无束

自在,在心不在身;自由,在身不在心。

善学佛家文化的人,会把佛家用词讲得滴水不露,真得很佩服。如果,把佛家文化运用在生活中,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变化,人的精神面貌最能透发出一种气质,叫做“自在”。

自在与自由的不同。

“自在”形容人无论面对人生中哪种境遇,都会保持初心,热爱着生活,如如不动,朝着认定的方向前进,不受外在人事物的干扰,专注当下。

“自由”多数形容人的时间自由,空间自由,财富自由,情感自由等等。人生境遇发生变故了,心就慌了,按奈不住的焦躁浮出水面,随之痛苦而来,吃不好睡不好。

01

人在什么时候最自在?

专注当下最自在,完全沉寂在当下的时空中。如小孩子玩游戏,只要没有人打扰,吃饭睡觉都忘乎所以。有时,父母教育孩子,只看到孩子玩游戏耽误学业的问题,没有看到孩子的专注力。于是,游戏就成了罪过,让孩子失去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节奏。

一个人不能发现自己的天赋与专注,必然生存与生活一地鸡毛。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后天又想干这个。自己无法专注于当下的生存与生活,就会让身边的人完成自己的设定,这就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反面教材。

自己做不到的事,把期待与希望寄放于生命中的人,叫做“靠”。想“靠”来自潜意识,不愿意承担,没有责任心。小到生活点点滴滴,大到生命价值体现,无不是靠着幻想活着。

“幻想”并不能让生存与生活有所改变,相反会越活越难,离想要的人生越远。

拥有一颗自在的心,需要稳住人生底盘,就像大树扎根一样,无论遇到狂风暴雨都屹立不倒,就算枝叶受损,来年,春风春又生。

活着的人生,没有比提升自我认知更重要的事情。

02

人不能正视发生的事实,就无法面对发生的事故。

曾国藩说: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一个人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勇于承认并且马上改正,这是最难的事。这句话,放在每个人身上都不为过,人之生来就完美,一生时间就毫无所用了。

心体验带来的是感受,身体验带来的是感觉。

一个人受宠受辱,是不同的心里感受,受宠要比受辱容易接受。如,说“我”长得丑与说“我”长得美两人,肯定后者更让“我”认为对方是好人,说“我”长得丑的人是坏人。

以上这个心理过程,我体验过无数次,最终发现一个规律。他人用“分别”心,说我丑与美,由此,“我”的心做不了自主,随着他人的分别,又去分别他人好坏。

当我发现这个规律,就明了,“我”有一颗虚荣心。对我来说,是很可怕的,他人说我丑,真的丑吗?他人说我美,真的美吗?

美与丑的定义是什么,之间有什么关系,真正的美丑表现在哪里?这三个问题,开启了我对美丑根源的追溯,以及生命真善美的源头。

03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改正自身的缺点,正是生命成长的开关。

父母只能看见孩子的缺点,不能发现孩子的优点,无法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

夫妻只能看见彼此的缺点,不能发现对方的优点,无法正常经营婚姻关系。

领导只能看见员工的缺点,不能发现员工的优点,无法为人识用。

员工只能看见领导的缺点,不能发现领导的优点,无法向上生长。

真正开明的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且向之学习改正,就算做不到,也不会用心去分别对方,毕竟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人的自我成长过程,有两个知:知己和知止。

认知己身,才能更好地修正改变;认知后果,就要停止一切不利思想行为。只有这样,自我认知,才能不断探底。

04

人为何会有分别心?

来自人身的物性,我跟父亲有个共同爱好,喜欢看动物世界,每次到了播放时间,电视机就属于我与父亲的了。

动物世界讲解员,把雌性动物与雄性动物的性格进行分解来说,如狮子群体,狮子也要找朋友,进行交配繁衍后代,雄性狮子数量要少,雌性狮子之间会发生嫉妒、吃醋等各种情绪。雌性狮子数量要少,雄性狮子之间会发生打架,开战等各种情节。

动物解说,让我明了一个事实,集体物性共同生活,不能平衡所需时,就会发生出各种不利和谐情绪与情节出来,就会产生分别心。

对于人来说,生存所需,生活所要与社会人群不能处在平等境况下,人的贪嗔痴欲就生发出来了。以一个弱者的身份,从心里开始攻击比自己强的人。故此有了道德捆绑,让身心不能自由自在,人生苦难接连不断。

不讲道德的人,不一定没有道德;讲道德的人,不一定有道德

如果,把基本生存能力的强弱定为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就用了一块遮羞布遮住了“道德”两字。相反,人活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任何生存方式,才是真正的强势文化。

05

不自知的人,得不到知他;不自爱的人,得不到他爱。

人无法自知的主要问题,不能发现自己的弱点,随着共生环境所干扰,让他人利用自己的弱点,进行无知的损伤。背后的本质,却是自损其伤,无意识的思想行为在驱动着。

人生来皆不完美,优缺点同时存在的。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使用优点,改正缺点,正是人生路上的不断完善,才有了成就。

如果,痴迷与外在人事物带来的幻想,不能静下心来审察自身,在生活与工作中改正行为,就算自己是黄金,也无法让它发光,让生命活得有价值。

“迷”上一个人一件事一件物,能让自己的生存有所改观,生活有所改变,生命有所改动。那么,人事物就值得去迷,本质,有利于自身。

人们总喜欢他人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可是,最了解的人是自己,理解的人是自己,接纳的人也是自己。本质,人不会为了与自己生命无关的人事物花费时间与精力。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

自己不用心对待的人事物,永远不要期待与希望他人用心对待。“用心”,即学会用心去自观与外观。自观,观自在;外观,观自由。

用情感身份维系生命之间的关系,就如鸟儿与枝头的短暂相遇。鸟儿有很多,枝头有很多,鸟儿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固定的枝头上,同样,枝头上不会停留固定的鸟儿,除非两者之间有共生互利的价值,才能彼此长久需要。

06

什么样的鸟儿与枝头会长久需要?

鸟儿留下的粪便供养着树的长存,树的存在供养着鸟儿的停留,才会彼此长久需要。粪便是鸟儿生命价值,因为,树的生命需要。存在是树的生命价值,因为鸟儿生命需要。

价值不同,却能服务供养不同的生命。说明了,自然万物生命都是彼此的所需,谁也不会低,谁也不会高,不会多了谁,命就不等,不会少了谁,命就不同。

生命的不同不等,正是各色花开的价值所需,在于会活会用,而不是多少的问题。

老子,用水去形容人的品质,利万物而不争,不争是最大的争,也最接近道。水有不同形态,上升为气,雨、露,下升为冰、雪,雹,滋养着自然万物生命。水的本质形态却是柔弱的,这与人有个共同点,只要人人回到生命源点的形态,上升下升都能贡献自己的价值,成就他人的成就,自然生命价值更广。

当人不自知的时候,处在固定环境里,保守着固有思想观念,很难超越自我,拓展生命深度。探不到生命的底色,就不具备想要成就自我的品质与能力。

07

财富来源于事,事来源于人,人来源于生命,生命来源于心灵,心灵来源于道。

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执着于表相,不见本质,就像大树不扎根深长,不利用时空成本,成不了参天大树,成材能力就小,生命价值就低,获得就甚少。

基督文化,上帝只拯救那些能自救的人。

唯有,想成为自己的人,才会自救,道会自用,上天才会赋予想成的力量。想成为别人的人,有着自我的嫌弃与抛弃,对自己半知半解。

一个对自己半知半解的人,道如何赋予智慧的信息,上天如何赋予力量,人们如何相信“你”的所作所为,他人如何看到“你”有价值 ?

看他人穷,本质是自己心穷;看他人富,本质是自己心富。内观自在,圆满具足,外观自由,无拘无束。

人生是一场生活修行,修行目的是提升活着的能力,让身心自由自在。

人生的幸福在哪里?

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找到了自己活着的理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行为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可以让他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所有的一切必然离去,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自己的心灵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那个自我。

——摘自《我心归处是敦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