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文圣拳的文场与武场——卢飞宏

试析文圣拳的文场与武场

《2013年07期总第301期(武魂)杂志,《2013年10期总第304期(武魂)杂志》刊登。

大道无极圣拳法,

道儒释兵寓一家。

文韬武略世间殊,

功法神奇粘化打。

河洛阴阳与五行,

文武合场行八卦,

历经沧桑更坚劲,

五步神拳誉天下。

文圣拳(亦称文圣功、五步架,长寿拳,离卦拳、五步神拳等)是中华武林中的一朵奇葩,是明清时期著名民间宗教八卦教的内传功法,由祖师刘奉天(1617—1689)与其离卦弟子郜云龙真人(郜皇代)文武结合,共同创立。郜云龙后人的女儿传于山东省冠县杨四海(1716—1789)真人,杨四海传山东省嘉祥县黄亥镇井庄村杜恒信(1756 —1838)真人,杜恒信先师将文圣功进一步充实并传播至运河两岸,大江南北。于清乾隆年间一度达到“南京到北京都是杜家兵”的鼎盛时期,它在中国历史和中华武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座中华武学的神圣殿堂,一部传统经典文化的丰碑。文圣拳与哲学、艺术、历史、宗教等传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拳理博大精深,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华武林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了全面地反应了华夏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文圣拳是中华先民对天地自然宗教信仰的文化传承,是中国历史上民间宗教武学的集中代表,它包容厚德的思想文化,崇德尚善的高贵品质,精湛神奇的武功技艺,堪称“帝王之学”、“圣贤之学”,“将才之学”,“中华武学之魂”。该拳法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国家体委于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宋庄挖掘整理,2009年9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项目。

文圣拳由文场和武场组成,包含“文道、圣道、武道、兵道、医道”,尊道贵德,清静无为,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修真悟道,它将“道修真、释参悟、儒修身”结合一起,形成了寓身体、道德、精神修炼的“文武大道”、“武学经典”,“修炼大典”。“文圣”指遵循天道,同诸天地,道德高尚,王者之学,圣人之道,帝王之术。文即文场,武即武场,“以武济文”,“文治武功”,“文到武成”、“文武合一”。“舞刀弄棒乃小技,文武阴阳通天地”,经书曰:“又习文,又习武,擒了蛟龙提了虎”,文武合场,道贯乾坤,贯通天地,效法日月,通晓古今。文圣拳是道家、释家、儒家、兵家、医家、墨家、阴阳家、医家等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和谐包容,厚德载物,道源儒流,海纳百川,日月之行出其中,星汉灿烂出其里,极具东方古老文化之神韵,如古乐之黄钟大吕,和谐奏章,天地之造化。“天下文圣拳是一家”,作为有着深厚中国民间宗教武学文化的拳法,它的“道法自然,尊道贵德,圆通武学,和谐共生,万法归一,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与发展”的拳学思想永放光芒。

文圣拳对习练者品德修养、健身强身,祛病延年,开悟智慧,防身技击等方面都具有神奇的作用和巨大魅力,成为文圣拳门人世代相传的家珍瑰宝。练习文圣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修炼学习过程,其积极向上,朝气蓬勃,厚德载物,扶正压邪,奋发有为,自强不息,顽强发展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体现,是泰山和黄河文化的象征。文圣拳与兵学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套路招式是冷兵器时代大将沙场征战马上实战的功夫,它的产生与发展来源于生产实践和古代沙场征战。“大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其拳法功架运行原理之一即由先民生产劳动用“鍏”犁地动作之技能转化而来,是由马上实战技法和科考武举中大刀术、大枪术、硬弓术等主要冷兵器使用特点,而提练形成的一部独特的拳法。这部搴法的产生是中国丰富的兵学文化在武学发展中的必然要求,是中国道家、儒家和佛家等传统文化思想精粹在中华武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华国学之大学文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圣拳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谐包容,海纳百川,顽强发展。道教对文圣拳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给习练者注入了爱国主义情怀,爱国爱家,济世救民,在风起云涌的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压迫的起义和运动中,前赴后继,波澜壮阔,历经沧桑,彪炳史册,表现出了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八卦教是明清时期反清运动的一面旗帜,作为其震教功法的文圣功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几 乎每一次以宗教思想为指导的农民起义和反抗运动,特别在太平天国和抵御外来侵略的义和团等多次民族爱国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历史上文圣功前赴后继的反清运动和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封建统治,在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谱写了一部壮丽恢弘的历史英雄斗争史诗。在抗日民族战争中,深明民族大义,报效国家,英勇顽强,为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

一、文圣拳的文场

文场是文圣拳的重要组成部分,亦称“文场子”,是代代相传的“文武大道”,场是拳法的灵魂,具有统领武场的地位。几百年来在民间隐秘传承,虽然因地域和师传及习练者等差异,各地在功法拳架的演练上随各有不同,但始终保持了拳法的内在精神和它原有的文理和武功面貌,这是甶于文场的存在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场凝聚了文圣拳武学理论的精华,使武功不断向高深层次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练神练气,修身养性的功法和理论体系。文场的形成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传统的道德礼仪教化,拳法的文理内功修炼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拳派在文场的引导与教育下保存了文圣拳武功的精华和优良传统,使拳法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开发了弟子们的智慧,保存了文圣拳武功的精华和优良传统,维护了拳派的团结与统一,使它在历史上成为活跃在广大下层社会大众中的一支积极向上的力量,在传经布道,弘扬道法,防身卫家,维护团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圣拳文场与宗教祭拜仪式

中国宗教和武术在发展进程中发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原始武术的萌生与宗教关糸紧密,从中华先人的娱乐、祭祀以及古代战争中都可看到其宗教对武术的影响。文圣拳的文场起源于古老先民敬奉天地自然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宗教文化对其文圣拳亦有着深刻的影响。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的理论思想与修炼方法被广泛地融合于武术文化之中。中国佛教对武术的发展亦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文圣拳是民间宗教八卦教的震教功法,主张“道释儒”三教合一,其和谐包容的武学文化,厚德载物的品质,海纳百川的胸怀,展现了历代宗师高深的武功修为和聪明智慧,是中国民间宗教武学文化的主要代表,其思想闪耀着中华民族文明智慧之光。八卦教信奉“无生老母,真空家乡”八字真言,当时在广大民众中有广泛的影响。虽然八卦教作为宗教形式已经成为历史,但在文圣拳发展过程中,其原始的宗教理论、教义思想和普世价值观对文圣拳武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华夏礼典和宗教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圣拳文场与古老先民对天地自然崇拜的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吸收了早期王朝流传下来的祭天崇祖的文化传统,使之与民间宗教祭拜活动相结合,祭拜天地先师,仪式保持了“三拜九叩”大礼形式,庄严而神圣,其作为一种原始宗教活动仪式传承至今。其文场也是道教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敬奉天地自然,敬仰先师,凝聚人心,净化心灵,祈福平安等作用。文场仪式要求首先洗手、净面、漱口,以示对天地自然先师的敬仰。仪式有上香、请灵、入道、填表、上册、挂天盘、发誓、受戒、传功、援法等。经书曰:“这部功本来是护身之宝”,“分九宫和八卦四偏四正,分支干和门派一齐度人”,“怀抱着阴阳鱼动海搬山”,“万样宝全在你诚心炼丹”,“文不成武不就总是枉然”等。

中华民族很早就是崇拜太阳的民族,文圣拳弟子对太阳神“圣帝老爷”和祖师“先天刘爷”的信仰和崇拜,以及对天地日月自然的敬仰,来自于原始民间宗教文化和道家修炼内丹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尊师重道的理念。文圣拳文武结合博大精深的理论和精湛的功法,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奠定了其在中国武术中“中华圣门”功夫的崇高地位。由于历史的偏见和傲慢,文圣拳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清朝二百多年时间对文圣拳的限制和镇压从未间断过,使得文圣拳只能在民间隐秘传承,历经风雨,饱经沧桑,但其自强不息,顽强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历代传承人为文圣拳的弘扬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文圣拳文场与道德礼仪教化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以“儒释道”三教互相融合为特点的思想,对文圣拳弟子礼仪行为和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代表经书有《根源经》、《五女传道书宝卷》和《八卦八书歌》、《禀圣如来》,《锦囊神仙论》、《八卦图》和《六甲天元》等。其中《五女传道书宝卷》和《八卦八书歌》是八卦教的传教经书,内容主要是气功修炼,以及内丹长生之术,这些经书对于文圣拳文场的道德礼仪和文功修炼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文场是教化门内弟子,道德修养,修心养性,练神练气,追求功夫更高层次的体验。其文场之理是更高深的拳学理论,是文圣拳弟子练习文功的理论指导和拳派活动的重要理论和依据。文场在师傅的开导下,教育弟子敬奉天地,尊师重道,守圣贤之礼,行大道之事,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圣拳文场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文圣拳代代相传,在一代代人的心中流淌和延续。

根植于运河两岸圣贤故里的文圣拳,有着深厚的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内涵,以道家思想文化为根本,体现了道、儒、释、兵、医等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思想精神,是一部极具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和特色的内家拳 法。以拳架古朴自然之独有风貌,拳理之博大精深,拳法之精湛实用,气势之磅礴,恢弘之大气,体现了其高贵儒雅浑厚的品质,处处彰显了圣贤儒雅之王者风范,佛家禅学之境界,以及兵家之审时度势威武雄壮之英姿。儒家文化对文圣拳有着深厚的影响,儒学“仁爱”观念更是构成拳法伦理思想的核心。文圣拳崇尚伦理道德,讲仁义、礼智、忠信、孝悌,体现了中国武术文化的鲜明特色,“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圣人之道同诸天地”,文圣之学贯通天地,日月同辉。文圣拳是修炼技击、健身之道和涵养道德、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有效途径,其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

文场对于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尊崇传统“天地君亲师”的儒教思想,圣功传承,德行天下,立身先立德,习武先修德,促进习练者道德修养的提高。文场教育弟子尊文王圣贤之礼,“入则事其父兄,出则事其长上”,“凡见师面,即便站起,不可视若路人”等,以德为上,以仁为本,以中为度,以和为贵,以柔克刚,克己恕人,净化心炅,修身行善,宅谙包容,完善自我。“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经书曰:“行大道你自说修正向善,莫要学聚财宝张狂之人”,要求弟子“积德行善,行正道,做好人,做好事,止于致善。文圣拳对品德操行有较高的要求,凡学技之士,务要其安详恭敬”,“凡立教之始,务要其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修炼者习心有道有师有圣人,遵师重道,忠信仁义,同门互敬,济世利人,爱国爱家。“仁者不杀谓之良,良善慈悲为仁常;义者不盗谓之温,温柔正道为义常;礼者不淫谓之恭,恭敬不偏为礼常;智者不毁谓之俭,俭者从宽谓智常;信者不欺谓之让,让心不失为信常”。仁、义、礼、智、信和杀、盗、淫、毀、欺,分别成为文圣拳修炼的五行和五戒,是文圣拳门人必须恪守的信条和戒规,而温、良、恭、俭、让则是文圣拳弟子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

文圣拳重武德,讲武学,法阴阳,尚天地,依礼仪,通过自身的修炼,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其“脚不插是非之地,口不说恶言诳语,手不取不义之财,眼不观花红灯绿,耳不听闲言碎语”,“不惹事,不生事,自然无事”等信念,更是作为文圣拳弟子恪守的做人做事的原则,使自己的行为限于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对于教育人如何更好的做好人,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有重大作用。“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上善若水,大智若愚,虚怀谦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现了文圣拳其博大的胸怀和丰富的人生智慧。历史和事实证明,历代先师具神明之德,有高深的武功和精神修为,潜心修炼,修真悟道,不多事,不生事,很少与人起争端,涵养迖到相当高的境界,功夫越高深者其修养及精神境界越高,几百年来前辈修炼者给出的最好的证明。这是由于受该拳法丰富思想及文化内涵的熏陶,也是由于这部拳法尤其注重内外兼练、性命双修的价值体现以及特别重视品德修养的重要原因。

(三)文圣拳文场与文理内功修炼

文圣拳文场吸收了道教的“大道金丹”思想,把修炼内丹作为其修持的最根本追求,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内外兼练,性命双修。文功,亦称“文功法”,是武功的发展和深化,为文圣拳功夫的根本核心。“文”取意于文功静坐之法,“圣”彰显于拳理奥妙之意,修炼文功即“通凡入圣”之道,经书曰:“净戒多修掏真性”,炼神炼气,取坎填离、水火既济、玉液还丹,通大小周天,参日月阴阳正理,接通宇宙天地,追求天元、地元、人元“三元”共修,以达神明之境界。修炼文功必须澄心寡欲,摒除杂念,清静无为,敬仰天地自然,至诚至真,至灵至妙,“人能敬自然天地皆悉归”,“人能常清静人间自和偕”。清静之道是文圣拳修炼的根本要求,天清地浊,天动地静,清为浊之源,动为静之基,“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天得一清,地得一宁,万物之道皆自然,得自然之化机,为化众生,可传圣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文武之道,存乎一心”,“一气功成通凡达圣”,上通天地之阴阳,下通自然之和偕。文圣拳文功修炼要求早中晩面对太阳,吸气纳津,日取于朔,谓与月初交,其气新也,月取于望,谓金水满盈,其气旺也。调匀鼻息,细吸光华,闭息宁神,采太阳之精,太阴之华,取阴阳精英,益吾神智,清灵日长,万病不生,重视子午之时阴阳交会内丹功法的修炼,有初级、中级和高级内功心法,以及静坐、侧卧、仰卧、站立等静功练习。以道家修炼内丹为根本,同时结合佛家功法的修炼内容,吸纳了道教和密宗的身、语、意、符,手印等修持方法,法门众多,道法高深。文功以武练为基础,在武练中寓文练,武练到了较高的层次,就可以进行文功修炼。“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以内功促武功,以武功助内功,内外合一,融会贯通,文成武就。

文理是指导弟子习练武功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文圣拳弟子修心养性、炼神炼气的指导理论和功法老子》、《庄子》、《易经》、《易传》和“黄老”等学说,以及《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黄庭经》、《清静经》、《黄帝阴符经》等中国传统哲学理论,是文理的主要指导理论。“一阴一阳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修“返璞归真,近婴归天籁”之道。“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无穷已”(《类经图翼?五行通论》)。“天人合一”观,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八卦九宫、星相历法、奇门遁甲之学,以及丰富的玄学内容,多元性文化的融合是文圣拳武学的重要特点,反应了其深邃和博大的思想内涵,体现了其在中华传统武学文化的泰山北斗地位。文圣拳内功是一部夺天地造化之功的《太阳真经》,采日月之精华,纳天地之灵气,天道自然,大道无极,得自然变化之玄机。文圣拳法老子《道德经》和《归藏易》学说主阴、主静的宇宙观,顺应自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能使弱者强,强者仁,仁者寿。历代习练者长寿老人甚多,有“八十出功,九十步松”的说法,故又名“长寿拳”。文圣拳几百年来秘不外传,历代传承只是口传心授,每个弟子都是单独传功布道,有“三人不传,六耳不道”之说。就是本门弟子也有文修和武修之分,一般弟子只能修炼武功,而不教授文功修炼。文圣拳收徒弟相当严格,不仅注重习武者的天赋,对品德修养要求严格,凡品行不端者不能入其门。

凡不入其门者,不能得拳法之精要。文圣拳“入门”,要根据对习练者的品行、意志、天分和悟性进行长期考察,习练者由弟子引进入武场,经过扎实基本功训练后,若为人正直朴实,吃苦耐劳,品德优良,则可以学习较高级的拳法和器械练习,传授一些深奥的文理,养心练神,研习文功。如果武功做到“神气合一”,“浑元一气”,臻于化境的地步,可以“登堂入室”成为文圣拳传承人。文圣拳的锻炼可以培养产生灵感的心理素质,是学习传统文化、理解文理精神的捷径。由于文圣拳文场和武场共存的原因,使高深莫测的文圣拳文理与习练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使它成习练者日用的家传珍宝。

各地文场师傅精通文理,武艺高强,德高望重,熟知文圣拳的历史、经典,“开天门闭地户养气存神,收水火炼阴阳颠倒乾坤”、“知天文晓地理中醒人事”。他们道法高深,“形气合一”、“神气合一”,“浑元一气”,功成德就,通晓经络医道,治病救人,名扬四方。文圣拳的文练或武练都能磨炼人的意志,陶冶性情,即“练气血养精神心胸开阔,心中和养六腑益寿延年”。文理渗进了修炼者的身心,是练功的指导思想、方法和生活准则以及处世的哲学。

二、文圣拳的武场

文圣拳武场是拳法器械功夫,主要活动是教演拳棒技艺。武功是练形求法,动作中讲究阴阳变化,刚柔含展,伸筋拔骨,以意引气,以气催力,气到力到,意气力结合,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实内,刚柔并济,内外兼修,以拳法的修为,增内功的修炼。方法上讲究粘、沾、连、挤、托、靠、钻、摔等。功法按照人体阴阳五形变化,以练气为主训练四肢根节,内练五行之气相互生化,外练皮肉筋骨之强以抵御外邪。要求千学万练天数思考,学练规律有“一年二年是行家,三年四年是篱笆,五年六年不会啥”之过程,又有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之说。文圣拳武学是人圣之道,须要苦志多年,积功累行,刻苦修炼,形寄尘中,心明物外,出神入化,以达超凡入圣之境。

文圣拳五大基本拳理是对称运动,杠杆巧用、弧形轨迹、整体间架、丹田中心,是指导拳法运动的理论核心。主张顺应自然规律,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调整、促进和完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状态。它把与拳术的螺旋缠丝运动和杠杆力学对称平衡运动及中医学人体经络理论相结合,内外兼修了通过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结合统一,修炼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精、气、神、意以及内气的运行,激发人体潜能,它以养生健身强身为主,同时具有极强的实战威力。文圣拳特点集马战和步战之身法、步法、手法、技法特点之长,以及结合所使用的大刀术、大枪术、硬弓术等架式和实战技法,使之与人肢体动作自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体,上中下三盘合一。拳法步法带有阵法,身法稳健,步步为营,具乾坤正气,浩气撼山岳,在箭如雨,枪如林,盾如山的沙场征战中,能御众无敌,惊天地,泣鬼神,尽显英雄本色,誉称“马上保朝”之拳。

文圣拳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武功架式演变成实步架和活步架,活步架是在实步架基础上演变而来,各有头趟架,二趟架,以及双人对练套路,三人对练等。头趟架包含了该拳法的拳理和技击精华,是二趟架的基础。器械套路主要有六合大枪、跃步齐(大)枪、文圣关公大刀,文圣剑以及双刀、九节钢鞭等。文圣拳的技击战术是侧身击打,化打一体,瞬间近击,得机得势,守中用中,争夺空间,整体发动,入位夺位,沾粘连随,汽跟靠打,神定势严,稳准狠衡,要求在松静中做到神定,产生威严的气势和稳衡的整体间架,有效地实施又准又狠的破坏性攻击。文圣拳功法神奇,有“一部头趟架,走遍全天下”之说,拳法云:有阴有阳有变化,有高有低分上下,攻有守守亦攻,以柔克刚软欺硬,不开不躲粘挤打,神仙难躲圣拳法。

文圣拳由大枪式、大刀式、硬弓式、大掌式、威锤式五式组成,有五大式、五小式、五五二十五式之说。拳法动作古朴稳健,松柔自然,中正和谐,刚柔相济,五步之距就可以练拳,拳法连绵不断,“拳如大海,滔滔不绝”。它以易理文化为指导,功法招式千变万化,阴阳不测,无以穷尽,是冷兵器使用达到了“人刀合一”、“人枪合一”、“人弓合一”、“人马合一”、“天人合一”境界的产物,是“刀道”、“枪道”、“剑道”、“弓道”以及骑马作战中“马道”功夫之巅峰。文圣拳具神灵之气,神圣而崇高,朴实而深奥,大道至简, 拳理高深,研习者往往穷尽毕生精力,也难以窥视其中之全部奥妙。文圣拳修炼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在练功中学习拳理,不断对拳理体会和领悟,也是一个传统文化思维方法的学习和训练过程。文圣拳不只是一部拳法,更是一部历史,一部经典,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 力量,一部哲学,一部兵书,一门艺术,一座中华武学丰碑,它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包容并蓄的思想,神奇的功法特点,以及恢宏博大的气势,彰显了的中华传统武学的魅力。

学习文圣拳是传播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青少年更是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可以促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学习和领悟儒、释、道、易、医、兵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国粹,增强传统文化修养,提高整体素质水平,领略经学经典的奥妙,使人心向善,心胸开阔,豁然开朗,大彻大悟,对于干事业和做人做事都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是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文化财富。

三、文圣拳文场与武场的关系

文圣拳功夫形成于“儒释道”三教文化合一的环境中,以民间宗教信仰和经典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保持了“文圣功”的传统武功精粹,武学思想具有统一性、多元性、包容性、广泛性、群众性。文场是道法高深的修炼,武场拳脚架式的功夫,文为武之魂魄,武为民之肝胆,以文场促武场,以武场助文场,以文场统领武场,文场和武场共同构建了文圣 拳的武学体系。武场离开了文场的领导和指引,习练者就不能进一步提高技艺水平。武场脱离了文场,文圣拳就失去了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武场有了文场,使拳法有了精神灵魂,“无文武不长,无武文不生”,文场和武场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形成了中华武林中文圣拳博大精深的武学文化。

作者简介: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圣拳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中国当代武术名家,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立者,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文圣拳武学三部曲》著作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道之行》(上、下册),约120万字的武学巨著。《飞宏子》著作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