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美通过形式要素表达。本文对古人的书法理论与实践中对墨法的理解和运用梳理,从而阐释书法墨法与笔法、字形与章法三者的关系,旨在从书法形式美的体系中看墨法的作用。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作字之初,文字书写主要用于人们日常的记录、交流和传播。其功能侧重于实用。到了魏晋时期,书法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才逐渐进入自觉阶段。书法始终兼具实用与审美的二重属性,步入当代,主流书写方式的转变直接导致书法的艺术性开始居于主导地位。而书法的艺术性则需要通过书法的各种形式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呈现出来。书法的诸多形式要素中,笔法、墨法、结字和章法作为主要的书法形式美的要素,构成了诠释书法美的一个完整而统一的体系。在书法艺术性不断凸显的发展进程中,作为形式要素之一的墨法的运用也变得更加丰富,更具表情性。包世臣在《艺舟双楫》曾说:“墨法尤为书艺一大关键已”。在书法各形式要素的配合运行中,墨法无疑起到了一种润滑剂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书法创作中,恰如其分的用墨能使作品内容显得更加丰富,更能凸显出书法作品神采气韵。不论是喜用浓墨的刘墉还是专尚淡墨的王梦楼,不论是擅用涨墨的王铎还是好用枯墨的林散之,其用墨之法皆与书家本人的审美情感息息相关。有句话叫书画同源,意为中国书法和绘画从根本上来说是有其一致性的,比如笔法、墨法、章法,等等。中国画讲究墨分五色,浓、淡、干、湿、黑(也有说法略不同的,但基本含义相同)以不同的墨色来表现不同的对象。书法中也应该使中国墨的性能得到极致发挥,使得书作呈现出丰富的线条与层次感。
用墨法最主要的,是掌握好浓淡。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其墨法必然是浓淡适宜的。通常来讲,墨宜浓而不滞、淡而不死,滞则呆板,死则无神。在实际应用中,应当根据书体、书写工具的变化、个人喜好甚至书写内容和心情的变化,来灵活调整墨色的浓淡,使得作品生动而富有神采。清朝时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之说,指宰相刘墉喜用浓墨,王文治善用淡墨,但两人的书法各具神采,并不影响其美感。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墨色呢?
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水墨砚台都要干净、清洁,尽量不要用宿墨,每次写完之后要及时清洗砚台。而且,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使用墨条磨墨,虽然有些费时费力,但是可以更好地控制墨色,写出的字可以血肉停匀,和谐一致。
书写之前,应当把笔放到清水中浸泡,使笔毫湿润,之后在废纸上拖动吸掉大部分水,使笔毫保持湿润即可。然后将笔毫在墨汁中浸透,撇去浮墨,留下笔肚中的墨,用于书写。书法使讲究笔墨情趣的艺术,从技术讲是笔墨的艺术,骨气神韵俱足,笔墨情趣交融,方可呈现出一种和谐、深邃的意境之美妙。过淡则太湿,笔毫控制不住水墨,易产生涨墨,若太浓,则笔锋运转不动、放不开。故用墨浓淡适宜、润燥相杂,为书法艺术当中的个一大关键。
飞白,是由于笔毫中墨不足,或墨汁较浓,使得书写的时候墨汁不能充分浸润纸面而产生的干枯感,飞白笔画显得苍劲而老辣;涨墨是由于水墨过多,笔毫难以约束,加之宣纸有较强的吸水性,使得在书写时,水墨浸润蔓延,溢出笔画之外。由于这两种墨法比较极端,尤其是涨墨法如果使用不好容易写成“墨猪”,导致一些人对此存在反对的见解。
米芾《蜀素帖》,书写于粗糙布帛之上,书写时笔毫受摩擦力较大,且墨难以浸润,故而有许多枯笔。但是这些枯笔很好地控制了水墨效果,浓淡干湿、顿挫提按都使用得十分完美,使得字字有神,且整体效果极佳。
晚清张裕钊善用涨墨法,其一些作品,一任水墨在纸上泛滥,仿佛绘画中的写意泼墨,笔画搭接处常常粘连,有时甚至只能凭字体轮廓来判断是什么字。但是其涨墨法水墨停匀,在肉中有骨力,仍然显得十分劲健,却又平添许多水墨意境。
用墨法丰富多彩,难以完全讲透彻,这里只是讲了其中一些重要而有代表性的部分,至于其具体应用,仍应当在大量的书写实践中摸索寻找规律,长时间的正确练习,才能出真知。
中国书法的墨色,具有丰富、美妙的气韵与情致。近代沈尹默于《书法论丛》中论述墨色作用云:“世人公认中国书法为最高艺术,即因其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在这一瞬间,不但可以接触到五光十色之神采,而且还会感觉到音乐般轻重疾徐之节奏。”中有苏东坡说的中国书法必须具备的神、气、骨、肉、血就是用人来比拟的,墨色就是人的气血之色。水墨要浓淡适宜。墨要浓,但不能凝,凝则易滞笔,挥运不自如,使笔画呆板干涩;墨要淡,但不能死,死则伤神,淡墨要活,要有情韵。
沈尹默 行书 罗瑞卿语
字怎样能写出好的墨色呢?首先要保持水、墨、砚均纯、净、洁。砚不可留宿墨,用完了就要用清水洗净。这样研出来的墨才能水墨调匀,写出来的字才能“血肉得所”。
具体做法是:书写之前,笔宜以清水缓缓开释,使笔毫透润。在砚面徐徐轻捺,四面之毫浸润水墨,自然和顺挺圆。挥洒之下,使墨从笔尖出,则墨色鲜活而笔力遒劲。
冯友兰书法
其次,用笔用墨必须完美结合,笔酣墨饱。笔能摄墨,锋到墨到,墨随笔而生发,因而氤氲万象。古人有“惜墨如金”和“泼墨如飞”的说法,意思是:笔不妄下,墨不虚发,经营意境,灵活运用。写出来的书法作品,极尽浓淡枯湿错综变化。笔法娴熟,墨法精妙,灵动生辉,所谓笔歌墨舞。
南宋张即之所书的“首座”二字,就表现了墨法的精神与微妙,真正做到了一位有功力的书法家根据书体而掌握墨色的浓淡、燥润,达到了书字有血有肉、色彩光鲜的效果.
宋 张即之 大德名帖东福寺匾额 首座 纸本 44.5X91.5 现在日本
墨者笔之充也;且笔非墨无以和,墨非笔无以附,墨以随笔之一言,可谓泄用墨之秘矣。”
古人云:“墨过淡则伤神采,太浓则滞笔锋。”过淡且太湿则笔毫控摄不住水墨,墨沉溢于毫外,会产生墨涨的弊病:若墨太浓,则锋毫运转不动、放不开。书写要充分发挥墨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