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困守,挡住蒙古铁骑整整6年,襄樊大战南宋到底输在哪?

文/大飞

相比于唐汉甚至是明朝,宋朝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在这个朝代,文强武弱,没有展现出以往的垂视天下的雄心,中原王朝也不具有碾压四方的力量,而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看宋朝历史给人的感觉就是小人得志,英雄气沮,好不窝囊!

但是这样的宋朝,在南宋末年抗击蒙古汗国扩张的过程中,却展现了出乎人们意料的军事实力。相比同时期的其他国家被蒙古人和其仆从军快速攻灭,南宋经营长江沿线硬是和蒙古人打了四十几年。而其中的襄樊之战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场战争,它的坚韧和陷落都可以说是给南宋王朝画了一副侧像。

一、地处要津,失而复得

"檀溪界其西,砚首护其南,汉水如带萦乎东北,楚山如屏乎西南。"襄阳的地理位置处楚地要津,前有楚山汉水的自然屏障保护,背靠平原,粮草充足,所以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宋蒙襄樊之战中,襄阳虽固若金汤,抵抗住蒙古军队6年,但其实在早前,此城也曾被蒙古军队攻陷过。

1234年,宋军联手蒙古灭金,一雪靖康之耻。宋理宗颇难得的展露大志,欲光复中原,于是下令军队出兵商丘、洛阳等地。但是兵出仓促,在蒙古人联合其仆从军50万大军的反击下,最终不止没能光复旧地,反而连襄阳也丢失了,被迫转攻为守。

好在这个时候的南宋还有一代名将孟珙,孟珙率军赶赴前线,抵挡住蒙古人的攻势,在其后的4年拉锯战中将敌军打出国境,重新收复襄樊二城。但二城经过蒙古军队的破坏,城防已经不堪使用。名臣李曾伯便向朝廷提出重修城防,最终在宋人的大加整修下使襄阳城高河宽,其中襄阳城周围长达九里,樊城周围长达四里半。这一系列的屯田、增兵、修筑渠堰举动,使襄樊有了抵御强敌的资本。

1267年,蒙古对南宋发起第3次进攻,这次蒙古的新大汗忽必烈,一改往日的战略方向,剑锋直指襄阳,誓要通过此地打开南宋大门。此时的襄阳守将乃吕文焕,他将依此重镇抵抗蒙军如狂潮般袭来的进攻。

二、错误决策,重镇受困

襄樊之战是一次悲壮的战役,它的开端却多少有些滑稽。

为了封锁住铜墙铁壁的襄阳重镇,蒙古人想出了一个颇为荒谬的计谋,即请求南宋方面让他们设榷场于襄阳城外,进行两国贸易。为此,他们贿赂了守将吕文焕的堂哥,也是吕文焕的顶头上司——京湖安抚制置使吕文德。更不可思议的是,大老粗吕文德竟然没看出这是一场阴谋,很快答应他们的请求。

于是,蒙古人便将整个襄阳、樊城二城给包围了起来。守军困于城中,宋军的南北联系也被隔绝。1267年,襄樊战役正式开始。

由于襄阳特殊的战略意义,南宋朝廷随即展开了援救行动。但蒙古人有备而来,一支新编练的训练有素的水军,让他们的水上作战能力已经有所提高,所以南宋的救援军数次被击退。

直到1271年,范文虎才第1次率军将援救物资送进襄阳城内,让粮草告急的守军得以坚持下去。更著名的一次援救行动是在1272年,民兵将领张贵和张顺,率领招募而来的3000士兵,自发前往支援襄阳城。他们成功地打退阻击的蒙古军并进入城中,给城中守军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不过这一切的努力,最终因为南宋朝廷的战略误判,没有让襄阳获得更进一步的援军,使危机不断加深。终于在1273年,连接襄樊的浮桥被攻毁,让二城各自成了孤城。

三、凯歌未奏,铁城失陷

“襄阳之有樊城,犹齿之有唇也。宜先攻樊城,樊城下则襄阳可不攻而得。”公元1273年,蒙军将领阿里海牙看到了胜机,而事情的发展也正如他所料。

在襄樊二城被切断联系之后,情势已经很危急,如果这个时候朝廷能够派重兵前来救援,或许还有一线希望。但是由于权臣贾似道误判战局,相信襄阳不是蒙古人的主要进攻方向,所以始终没有集中大军应对。这致使孤立无援的樊城被攻下,7000守城将士战死。

襄阳城情势告急,朝廷却迟迟没有派来救兵,弹尽粮绝的吕文焕最终选择率领守军投降。如此,坚守6年的襄阳终于失陷,南宋的灭亡也开启了倒计时。

襄阳地处楚山汉水之天险,襄樊二城唇齿相依,城高粮广,这是其抗击外敌的物质优势。作为战略要津,守城将领负有保卫国家门户的重任,遇到强敌必然誓死顽抗;而同时一批又一批援军,特别是自愿前往前线的民兵将领张贵、张顺的到来,极大的激励了守军的士气;这是其抗击强敌的精神优势。

以此之故,6年间把巅峰时期的蒙古军队挡在这座军事重镇之外。虽然最终由于南宋朝廷的战略误判,襄阳城没有迎来胜利的凯歌,但它依然让人看到了宋朝文弱朝政下,国中军民们的顽强和热血。

参考资料:

1、《战略错位与宋蒙(元)襄樊之战——从南宋援襄诸军的构成谈起》,熊燕军

2、《浅谈宋元襄樊战役之始末》,刘观林、张宝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