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章的逻辑

“不尚贤,使民不争”,这段话强调的是两个方面,两个主体。一个方面是“不尚贤”,另一个是“不争”,二者主体不一样。“不尚贤”的主体是圣人、统治者,圣人不标榜,不推崇贤才的名声,“不尚贤”也是圣人的主观选择,即圣人可以选择“不尚贤,也可以选择“尚贤”,这是由圣人自己决定的,是一种主观选择,做一个类比,一个企业老总,他可以选择在每年度末都评一个“优秀员工”奖,他也可以选择不设置这个奖,这由他来决定。

另一方面“不争”的主体是民、是百姓,百姓不去争夺,“民不争”的反面就是“民争”,即百姓会想法设法去得到。与“不尚贤”不同,“争”是民的特点,而不是主观选择。也即是说,“尚贤”会导致“民争”,“贵难得之货”会导致“民为盗”,“见可欲”会导致“民心乱”。所以这个地方就很清晰了,“争”是民本身的特点,是他们本身所遵循的规律,当条件具备的时候,这条规律就会发生作用,显示出来。

圣人是国家的管理者,百姓是圣人的管理对象,圣人要想把百姓管理好就要避免民“争”的规律发生作用,所以圣人的主观选择要符合百姓的客观规律,圣人要选择“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这便是圣人管理百姓的无为,即主观选择要遵从客观的道。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也是这个道理,前后的主体不一致,如果统治者不看重稀少的物品,那么老百姓他们也不会去为了得到而去偷盗,统治者不要去标榜那些能够引发人们欲望的东西,老百姓就不会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的去获取。

这里说一个题外话,春秋时代的种植业是非常的,土地的粮食产量很低,而统治阶级的税赋非常重,平民百姓是吃不饱的。且不论春秋时代,就算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清朝,大部分百姓也是吃不饱的。当百姓仅靠种地吃不饱、生存艰难的时候,他们就会想办法通过别的方式来实现生存的目的,比如获得一个贤才的名声,去当个门客,当个官(当时的没有科举制,出身决定了命运,统治阶级永远是统治阶级,平民永远是平民,有名气的平民是可以成为门客或者是有机会做官的);当强盗或小偷,通过抢劫或者偷到的方式获得贵重的物品去换取粮食以及其他的生活资源。

其实在那个年代,能活下来就挺困难的,人们想方设法都是为了生存,其根本原因还是生存资源太过贫乏。我们中国有句俗语叫做穷山恶水出刁民,正是因为穷山恶水的地方生存资源太过贫乏,老百姓为了生存才会不择手段的去抢夺有限的生存资源,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可以去问一下70岁以上出身于农村,过过穷日子的老人,在他们年轻挨饿受穷的时候,他们的梦想是什么?那个年代他们的梦想仅仅就是是想顿顿有白面吃、有肉吃、不挨饿,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在人们温饱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所以人们已经把需求转向更高的级别。但是春秋时代,人百姓无论是想当官、做贤才,还是偷盗仅仅是为了吃饱饭,是为了生存。当百姓挨饿的时候,一旦有什么方法出现能让他们相信可以解决生存问题,他们就会去争夺。这便是“见可欲,心乱”的根本原因。

要想要民”心不乱“,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个叫”不见可欲“,就是不要标榜那些让百姓感觉到能解决自己温饱的东西,百姓就不会去争了,这是个治标的方法,仅仅是防止”争“的结果发生,然而百姓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所以老子把这些内容放在了本文的前半部分,这并不是他所提倡的方法。

另一方面从百姓的“欲”下手,这也是治本的方法。这个方法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弱化这种欲望,把有欲望变成无欲望,“见可欲,心乱”,无欲的话,这条规律也就无法发生作用了,这便是“虚其心、弱其志”。另一种方法就是满足百姓的“欲”,百姓争名夺利无非是为了为了吃饱饭,所以统治者让百姓能吃饱饭,能健康的活着,百姓的欲望也就满足了,就不会再去争、去偷了,这就“实其腹,强其骨”。“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都是圣人根据百姓的特点所采取的措施。这个地方也体现了老子的历史局限性,他那个时候还认识不到当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更高级的需求,这也是人所遵循的规律。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便是对“当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更高级的需求”这一规律的充分认识和体现,当然本质上还是从分析和洞察人民的根本需要以及阶段性需求的变化入手。

但是本章的分析思路是非常有启示性的,它是以百姓这个主体出发去探索治之道,是一种以百姓为中心的思想。这种方法在老子看来是从民所遵循的规律、也就是民所遵循的道入手,是按照管理百姓的道去管理百姓,所以从本质上讲,这种治国方式就是无为,这种治国方式是可以把国家治理好的,所以最后老子会说“为无为,则无不治”,按照百姓所遵循的道去管理国家,就能够把国家管理好。

这一章也体现出“道”的“反”,即“道”和人的主观想法是相悖的,通常人们认为统治者可以为所欲为,其实不然,统治者往往要遵循民意,而不是民意遵循帝心。这就好比我们去买衣服,我们总是觉得买的是自己喜欢的、满足自己心意的衣服,然而事实上不是这样,每个品牌的衣服往往只有那几个款式,每个款式往往也只有几个型号,我们只能在市面上现有的衣服里面进行选择,并不是我们想要什么样的衣服就能买到什么样的衣服,只不过是我们自己太主观了而已。

微信公众号:luojijieguwen

(0)

相关推荐

  •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诚信不足,才有不信.最好的统治者,悠然而不轻于发号施令. 赏 析 这是老子讲如何做一个好的执政者的一句话. 老子认为治国者有四个层次:太上,不知有之:其次 ...

  • 《老子》【1】

    : 讲宇宙大道,也讲个人修行,文意无穷,高深玄妙,名副其实的"万经之王". 编辑推荐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它对中国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乃至中华文 ...

  •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 译文 圣人贵有自知之明,却不爱自我表现:贵有自爱之心,却不爱自我显贵. 赏析 这是老子讲"自知.自爱"的一句话. 老子讲这句话,是有一个前提 ...

  • 太上,不知有之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最好的执政者,百姓不知他的存在:其次,百姓亲近并赞誉他:再次,百姓畏惧他:最次,百姓轻蔑他. 赏析 这是老子讲圣人治国之道的一句话. 第一句话,最早的郭店本作&q ...

  • 道德经第三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章 第一段:不尚贤, ...

  • 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三章 圣人之治 不尚贤,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

  • 老子的这些话,是否与社会进步背道而驰?(附《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三章的文字,不知被多少人鄙弃过,他们认为老子在提倡愚民政策--"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不就是让老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好让 ...

  • 道德经第三章——圣人之治

    老子第三章,是一张赤裸裸的写给统治者的治人之术,愚人之术,看着让人不爽,但细细思来,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先贴下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 ...

  •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译 ...

  • 道德经 | 第三章:赵宋是再次的南北朝

    道德经 | 第三章(11)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 ...

  • 道德经 | 第三章:虚心实腹与鼓气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 ...

  • 道德经 | 第三章:世上无如人欲险

    道德经 | 第三章(8)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