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一首很有意境的诗!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够经典

唐朝的边塞诗,大多描写边塞的自然风光,还有残酷的战争场面,其中成就了最高要数岑参、王昌龄、高适等人。他们的边塞诗气势磅礴,不仅写出了新意,同时其中有很多的名句,那也是脍炙人口;譬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等等,那都是边塞诗里的名句,非常的有气势,读来也是让人热血沸腾。

由于唐朝边塞地区经常会爆发战争,而很多的诗人也是到过前线,见识过当地的自然风光,还有残酷的战争。高适就常年生活在边塞,所以他的诗更具有气势,并且风格迥异,写出了很多不同风格的边塞,以这首《塞上听吹笛》就是一首很不一样的边塞诗,通篇细腻地描写出了当地不一样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出了一种思乡之苦。

《塞上听吹笛》

唐代: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河北景县人,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有很多也是脍炙人口;而这首《塞上听吹笛》正是其代表作。诗人由于常年生活在边塞,对于那里的自然风光了如指掌,所以只用了那么三言两语,便是写出了边塞不一样的风景,还有诗人一种孤独的感伤之怀,想念起了远方的故乡,所以整首诗很感人,写得也是很凄美,每一句都充满了忧愁,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对于每一位游子来说,离开了故乡,自然而然会思念故乡,那里不仅仅有纯真的童年,还有最亲的亲人。高适写这首诗时很伤感,也非常的孤独,在这首《塞上听吹笛》,先是通过对于周围环境的描写,从而进一步地表达了感伤之怀,听到了那种孤独的笛声,一时之间让诗人感慨万千,写得也就很凄美,每一句都充满了无限的忧愁。

开篇先是由景入情,从而层层推进,以此来表达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冰雪快要融化了,很快就会见不到雪,而入侵的胡人却悄然返还。此时外面的月色很明亮,一轮明月正高高地挂在夜空中,不时还传来悠扬的笛声,在这戍楼之间徘徊,听了真是让人肝肠寸断。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最后两句在这首诗中,可以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让这整首诗更加的伤感,也更加的孤独;试问那饱含深情的《梅花曲》,它到底要飘向何处去呢?它仿佛就像是梅花一样,随风飘落到了关山,这让人真是百感交集,听到了那笛声,怎能不思念远方的故乡。在这两句中,正是通过一首曲子,听得诗人肝肠寸断,所以自然而然想念起了故乡。

高适这首诗很感人,也非常的孤独,诗人当时一个人独自在外漂泊,还是在天寒地冻的边塞,那种孤独之感,还有思乡之苦,也只有诗人自己明白。那这首诗写于什么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载,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应该是写于中后期,对于诗人来说漂泊一生,一直生活在边塞,那种孤独之感,还有对于故乡的思念,可以说是深入骨髓,而这首诗正是以一种极为悲情的口吻来描写,让全诗无一字不伤感,无一字不忧愁,每一句都表达出了诗人一种思乡之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