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艺术互不需要

《德勒兹论音乐、绘画和艺术》

1995年11月4日,在法国巴黎十七区的公寓楼,有一位老人不堪肺病折磨,从住所的窗户跳楼自杀身亡。这位老人就是法国著名的后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享年70岁。

吉尔·德勒兹,上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复兴尼采运动中的关键人物,通过激活尼采而引发了对差异哲学和欲望哲学的法兰西式的热情。

德勒兹去世后,各国学者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其哲学思想,并写作了不少专著,美国学者罗纳德·博格所著的《德勒兹论音乐、绘画和艺术》是其中之一。

该书分为音乐、绘画和艺术三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德勒兹与瓜塔里有关宇宙音乐的论述,重点分析了法国音乐家梅西安等人的作品,以此阐释德勒兹有关解域叠歌的思想,并从音乐动物行为学、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考察音乐和艺术的关系。

第二部分探讨绘画艺术,作者认为德勒兹将绘画的问题建构为解域“面孔—风景”。因而重点阐释了这一概念,并以弗兰西斯·培根、塞尚、凡高等著名画家的画作为例,指出画家的任务是打破面孔性的模式,脱离现行符号的控制,捕捉贯穿面孔、身体和风景的不可见的变形力量。第三部分对德勒兹《什么是哲学》一书中的部分段落进行了解读。

毫无疑问,本书因为探讨了艺术形式的哲学性(亦即其存在的合理性)这一深奥问题,读起来十分“烧脑”,但其中不乏有意思的文字和观点。

例如,在探讨自主叠歌时,作者问道:“叠歌在哪里?是在章鱼肌肉袋的收缩中,还是在章鱼游泳时划开的水中?叠歌是在蜱中,还是在它吸血的哺乳动物中?是在蜘蛛、蜘蛛网还是在似乎为蜘蛛网设计捕捉对象的苍蝇中?”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叠歌是环境中形成的差异节奏,是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作者进一步举例说明:“齿嘴园丁鸟演唱它的领域性歌曲,但它的音乐动机只是叠歌的一部分,叠歌还包括它栖息的树枝、它转动的树叶、它吸引的配偶、它竞争对手的歌曲,以及它控制的空间。”经过这三个逻辑环节,作者将德勒兹关于叠歌的思想阐述得十分清楚。作者还赞叹道:“这便是伟大的自然音乐,它是贯穿于环境秩序点、领域和通向外界的跨领域开口的差异节奏的创造性交织、包裹和展开。”

对于绘画,德勒兹也有独到的见解:“绘画的目的是对抗面孔化的俗套,解域面部—风景,从而使作用于身体和世界的不可见力化为可见。面孔化的宇宙是一种稳定的形式、固定的形状,是理性的坐标、连贯的叙事。”“每个画家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视觉俗套、不同的审美惯例集合、不同的面孔化身体的网络和特定符号体系中的风景。每个画家都发明了在特定历史情境的参数范围内破除俗套、惯例和面孔化的手段。”

在作者看来,德勒兹的艺术思想只是他的哲学的一个方面,但其艺术思想十分独特,揭示了哲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感知性的、情动性的思维模式的固有功能。

对于艺术和哲学的关系,德勒兹是这样概括的:“哲学和艺术是思维模式,其中一个以概念思考,另一个以感知和情动思考。”“艺术揭示可能,哲学揭示潜在,但最终两者都参与潜在进入现实的生成中。”“基于概念的哲学思想和基于感知和情动的艺术思想是潜在的两种表现形式,是飞跃中的形式和被动力。”“哲学不需要艺术,艺术也不需要哲学,但是艺术的元素存在于哲学之中,存在于刺激哲学概念的感知和情动中。”

德勒兹的政治学思想也很特别。德勒兹的着眼点是欲望,因此他的政治学亦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是一种欲望政治学。德勒兹并不排斥阶级政治,但是,要颠覆资本主义国家机器,阶级政治是不充分的。德勒兹与其他后结构主义者不同的是,他从来不是一个结构主义者。上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盛行,彼时德勒兹已经是一个激进的后结构主义者了。有学者指出:“德勒兹从一开始就有政治和历史抱负,从一开始就充满着尼采式的激进的责任意识和革命意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德勒兹的确与众不同。”

本书作者罗纳德·博格是美国佐治亚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是美国著名的德勒兹研究专家。长期以来,德勒兹以其思想艰涩、自创概念众多而难以理解,本书尝试用“阅读”德勒兹的方法,在解读德勒兹的思想的同时,梳理其文本节点之间的发展路线、文献来源,以及其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从而阐明德勒兹的艺术理论,不失为一本全方位、深入浅出的德勒兹思想入门读物。

回到本文开头,1995年德勒兹的自杀令人们震惊和困惑。因为很少有哲学家选择自杀。哲学家每天要阅读、分析大量晦涩的文本,他们所思考的问题又很深奥,所以做哲学研究的人一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德勒兹显然并非意志力薄弱之人。因此有人宁愿把他的死理解为“企图通过速坠获取更多的空气”。

11月4日是德勒兹去世25周年纪念日,对于“这个法国数一数二的哲学才子”,学者福柯由衷表达了他的敬意:“二十世纪是吉尔·德勒兹的世纪。”

(0)

相关推荐

  • 汪民安 | 什么是法国理论?

    一 法国理论(French Theory)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从1950,60年代开始兴起的.它持续了半个世纪,至今还以各种形式在大学的人文学科中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它内部有各种争论性的流派,它也有多种多 ...

  • 关于阿尔都塞的四个常识性判断的再考察

    关于阿尔都塞的四个常识性判断的再考察 夏莹 [ 摘 要 ] 通过对阿尔都塞的四个常识性判断--"阿尔都塞是结构主义者吗?""阿尔都塞思想是反历史的吗?"&quo ...

  • 走向德勒兹,接触后现代

    对于德勒兹的思想我是比较陌生的,在超星的学术视频上看孟建伟教授讲<现代西方哲学 >课程时,孟教授把德勒兹定位为法国哲学史家.而在<地图与疆域>这本小说中,德勒兹的名字也伴随着法 ...

  • 全新译本 |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

    知识考古学 [法] 米歇尔·福柯 著 董树宝 译 学术前沿 平装,280页,52元 ISBN:978710807187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9月 内容简介 不要问我是谁,也别要求我一 ...

  • 尚杰 | 结构与解构

    结构与解构 # 作者简介 尚杰,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是法国哲学.现象学.后现代思潮,主要著作<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哲学治疗的可能性&g ...

  • 德勒兹的“褶子”创想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被誉为创制概念的实践哲学家.空间哲学家.游牧美学家,他还是法国影响巨大的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善于将晦涩的哲学思想通过愉悦的艺术元素,进行生动直观的解读,其理想是实现艺术.科学与哲学的统 ...

  • Deleuze!:人类学·德勒兹·人类学

    Deleuze! Jon Bialecki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http://doi.org/10.29164/18deleuze Abstract 本文包含两个主题:首先 ...

  • 叶朗主编,哲学与艺术的珠联璧合

    广告 观·物:哲学与艺术中的视觉问题 作者:叶朗 当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周易·系辞传>)物构成了世界.世界并非是孤寂.与人无关的世界, ...

  • 哲学与艺术的同源性

    哲学与艺术同源,是就起源而言,都根植于人的直观本能--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原创性,不是指模仿和抄袭,由于我更熟悉哲学,我就以哲学写作为例,原创性哲学写作完全可以比拟为艺术创作过程,虽然我以下说的是哲学 ...

  • 贝拉.塔尔的电影哲学与艺术

    一:语言之隐与后撤式的叙说方式 我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进入到贝拉.塔尔的电影世界,不知道在哪个网站上,看到了<撒旦的探戈>这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吸引了我,"撒旦的探戈",把 ...

  • 哲学与艺术第一集——康德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 对话 康德美学思想之一--审美无功利! 康德哲学思想--普遍必然性知识的由来? 经验论与唯理论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1711-1776)的怀疑? 法国洛可可艺 ...

  • 蓝江|哲学与艺术的神秘关系

    哲学与艺术的神秘关系 --巴迪欧对艺术的思考 内容摘要:巴迪欧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关系就是哲学与艺术的关系.巴迪欧反复强调,艺术是哲学的前提,而不是相反,这是因为,唯有当艺术作为一种事件,在语言和知识体系 ...

  • 吴国盛 | 哲学和科学互不来往,对双方不利

    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在中国谁更傲慢?两种文化分裂,会导致什么困境?著名科学史家.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接受人文清华专访,表示两种文化需要和解融通. 哲学和科学互不来往,对双方不利 在亚里士多德 ...

  • 刘晓林:哲学与艺术(选)

    哲学与艺术(选 刘晓林 当代的艺术工作者懂笔墨的太少!包括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的领导以及五花八门的名家在内.人们对笔墨的理解分几个层面:1.笔+墨(工具)2.用笔墨作为表达语言(方式).当然还有第3层面 ...

  • 【叔本华哲学】艺术作品是对理念本身的展现

    小 播 读 书 /// 03/05  2021 艺术作品是对理念本身的展现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自然科学是根据各种不同的充足理由律而产生的,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是满足某种充足理由律的,只是对表象的总结 ...

  • 【哲学与艺术】好书干货总目录

    干货集 哲学与艺术 十本哲学入门书欧美大学生必读书目美国顶尖大学公认的几本好书笛卡尔:谈谈方法(完整版)西方哲学史思维导图+脉络图(完整版)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西方经典教育思想合集--美好的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