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绝境中写下一首词,凄凉无比,人生结局堪比李煜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皇帝才能平平,如果不是生在皇家,不是嫡长子出生,是绝对不可能成为一国的主宰者,他们实在是非常的不务正业,把做皇帝、管理国家反而作为了碍眼的事情,比如北宋倒数第二个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是北宋神宗第十一儿子,按照正常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顺序,宋徽宗只能做一个王爷,毕竟他的哥哥们可是年纪比他大,更有比他有能力的。神宗去世后,他的嫡子宋哲宗即位,宋哲宗是一个短命皇帝,他还没有可以继承皇位的儿子(本来有儿子,早夭了),就早逝宫中,宋神宗的皇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赵佶就这样做了便宜皇帝。不知道当时向太后是不是被猪油蒙了眼睛,明明有大臣直言“端王(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先帝尝言:简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向太后依旧在一般佞臣的帮助下选择了赵佶这样一个无德无能之人做皇帝,他直接成为了北宋朝的亡国之君。
宋徽宗刚登基还是想有一番作为,不过太信任蔡京等人,以至于朝政江河日下,而他这个皇帝却沉迷于自己玩乐与享受,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道观,终于官逼民反,各地百姓起义不断,宋徽宗却沉溺于自我的艺术修养升华之中不能自拔。
国内起义不断,北方金国虎视眈眈,到了宣和七年,宋徽宗干脆把烂摊子扔给自己的长子宋钦宗,次年,也就是靖康元年,金军南下攻陷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宋钦宗皆沦为金军俘虏,国破家亡。宋徽宗等人被金国押往北方,北上路上受尽屈辱,宋徽宗幡然醒悟,生出万千感慨,对被俘生活感到十分迷茫,心头五味杂陈,在路遇盛开的杏花时,宋徽宗再也抑制不住悲伤,挥笔写下一首千古之作,然而,这一切仍旧不能改变他作为亡国君的身份,徒留骂名于后世。
宴山亭·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上片主要写杏花,间夹着些许感慨。层层花瓣堆砌而成的杏花,就像那好似一叠叠白色的绸缎,经过能工巧匠的恰到好处的裁剪,再加上淡淡的脂粉粉饰,这一切的妖娆与艳丽都被融入那满溢清香之中,连天上的宫女都自愧不如。只可惜,它太容易凋零,春风春雨一过,杏花都被摧残,实在是令人愁苦,眼前这凄凉的院落,不知道还要经历多少风雨。此时的宋徽宗不仅仅是在感慨杏花与院落,更夹杂着对自己境遇的一番感慨——自从被金军俘虏之后,吃尽了苦头,以后的日子不知道还要吃多少苦。
下片则全是宋徽宗自己的离愁哀思。谁能帮他寄走离愁的忧思,空中双飞的燕子哪里能懂人间的痛苦。山长水远,回望不见故乡汴京城,只能在梦中曾遇见,而今越往北,越是难眠,梦回故乡更是难上加难,凄惨无比。
同是亡国之君,同样被俘离乡,还都是诗词好手,宋徽宗和南唐后主李煜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李煜在郁郁寡欢中,客死他乡,宋徽宗也是如此。绝世才子,终究逃不过薄命君王之命。
参考资料:《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