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大肌肌沟阻滞治疗坐骨神经痛
【更多资讯】打开世脊联公众平台,点右上角查看历史记录
治疗方法
定位与穿刺:
1. 取侧卧位,患肢在上。股与躯干可舒适地取弯曲姿势,作骼嵴连线。
2. 确认L3~L4间隙,由此点向骶部划一正纵线,在此线75px处,再向外划一横线(与正纵线成直角),离此线125px处作为穿刺点。为便于快速操作,制作L型标尺,一边为75px,另一边为125px,依此标尺直接定穿刺点(图1)。
3.取250px长的7号注射针与皮肤成垂直进行穿刺,针尖方向要稍向头侧,进到4~125px深度时接20ml注射器,再推进1~50px即达腰方肌处,会觉出肌肉和肌膜的抵抗感,再将针稍微推进时,会感到抵抗突然消失,提示针尖已达到腰大肌沟中,穿刺深度一般为6~175px左右(图2)。
4.穿刺后试行抽吸,证明未误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将20ml空气注射至腰大肌肌沟处,使该处扩张。然后将备好的药物缓慢注入,拔针后保持穿刺时的侧卧位 5~10min,使局麻药渗入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间隔处。若用连续法,以同样方法刺入硬膜外穿刺针之后经针向头部方向送入连续导管,以此导管每次注药,适合 于住院患者。本组病例全部用7号针施行单次穿刺法,均获成功。
图1 选定穿刺点的方法 A:75px B:125px
用 药 药物选用1.5%利多卡因与0.1%丁卡因混合液20ml,加入氟美松5mg,对门诊患者选用单次法,每日1次,注药后卧床休息2~3h,12次为1 个疗程。整个疗程中注入氟美松间隔4d 1次,共3次。大部分经1个疗程治愈。若遇治疗效果不完善者隔1~2周后再行第2疗程。
结 果 据本组20例近期效果的观察,1个疗程治愈者13例,占65%,经第2疗程治愈者5例,占25%,好转者2例,治愈率为90%。本组治愈的标准是自觉 症状消失,走路无障碍,Lasegue征(直腿抬高试验)转为阴性,恢复工作,功能与患病前相同;好转的标准是疼痛基本消失,能走路,但尚有不适的感觉或 有时轻微痛感,能坚持工作,自诉较治疗前好转;无效是指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比较无改变,本组病例中没有无效者。
讨 论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主要有3个方面:
①对坐骨神经的机械性压迫或者外伤;
②中毒性、代谢性、感染性原因所致的神经炎;
③由其他疾病导致坐骨神经的牵涉痛。
临床多数是由于病因①而引起的,其次②③。坐骨神经是由L4、L5和S1、S2、S3脊 神经纤维构成,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臀大肌的下缘,走行于大腿后面的体内最长的单一神经,因此容易受压迫或受外伤。此病的疼痛性质和发病形式随着 原因不同而不同,有从钝痛到电击样的各种疼痛,在多数情况下腰部疼痛较弱,而在大腿和小腿部位疼痛更剧烈,疼痛的程度也有轻有重。
坐 骨神经痛的病理基础,主要为因腰部肌肉、韧带、肌膜和神经等受暴力或负重过大,使其组织撕裂、扭伤、压迫或慢性劳损、纤维性变及老年性退行性病变等,引起 神经炎症、水肿改变或者局部受到刺激后神经纤维及周围组织产生渗出、细胞增生、粘连形成、组织变性、局部微循环改变等无菌性炎症的病理过程,而致坐骨神经 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氟美松可减轻局部神经组织和软组织的充血、水肿、抑制纤维细胞增加,使非特异性炎症消退和吸收,有助于缓解局部粘连以及解除神经受压和刺激,达到除痛效 果。局麻药可阻断疼痛的传导,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起到消炎、止痛、解除肌肉痉挛的作用。曾用过激素的患者应慎用此法,同时密切观察激素所带来 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