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手记丨精神归处
文丨杨德振
近日,看到广州再次入围2021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名单,心中为之欣喜和骄傲。作为一个在广州生活了近34年的北方人,感受真切,广州荣膺“幸福城市”名至实归;我深深感觉,没有比“幸福感”一词更能表达和锁定一个城市的人文底蕴和市民关切企盼了,它比任何数据和桂冠更能准确地说明和代表城市的温度、亮度、向度,是对一个城市最大的肯定和褒奖。身在“最幸福”的城市里,我能够深深体会得到幸福的滋味与来处,并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和解锁一个城市的“幸福密码”,也是我个人的荣幸。
要说大广州入围“最具幸福感城市”,其“幸福密码”除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几千年存续的厚重文化积淀外,还有几点便是经济的活力凸现、红色根脉的强壮与厚植、科技人文水平的超前、城市市民的安全感与殷实感十足、诗意栖居的宽泛度高……等;其中,最能代表和体现每一个市民最有“幸福感”的“指标”便是精神有归处:身心与城市合为一处、融为一体了,这是一种天人合一、心与城、根与魂交融共存的境界。
准确地说,“精神有归处”指的是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家和灵魂安放在城市高楼大厦的烟火气里、让精神与气质盛放在城市的山水间,把自己的心思、志向与兴趣融进在城市的一树一花一草间,听得惯喧闹,看得惯繁杂,并安享这种心神合一、自由自在的感觉。
就以我个人为例来说,我本是一个“外来客”、“过路客”,没想到,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与广州结缘,工作单位调进了广州。刚开始,看到广州堵车、闷热,到处是摆地摊的人,有些凌乱,非常不习惯,心想工作几年,就赶紧调回老家;没想到,工作久了,竟然适应了广州、爱上了广州;心里想,家乡的城市是不堵车,可是也不见繁华呀?!家乡是不闷热,可是也有严冬相伴呀?!家乡是没有人摆地摊,不存在凌乱和扰民,可是家乡买个东西却要走十几里地呀?!一比较,广州的“劣势”也变成了“优势”,“短板”也成了“强项”,在心里渐渐默认了这种观念的转变和情绪的更迭,进而喜欢上了这种“感觉”,将身心准备托付给这座城市;一次幸运的机会降临,我在几乎没费任何周折的情况下,入了广州户口,成了一名新“广州人”。
户口入穗,精神也要入穗,才是真正地进入大广州、融入广州。我一方面努力消除身上带有的“漂泊异乡”的感觉痕迹,一方面将自己的身心与思想、精神融合在大广州的烟火气息里,接受广州人包容、谦逊、低调、内敛、平和、进取、敢为人先等精神特质的濡染、熏陶和洗礼,以一个新“客家人”的身份观察着城市的每一点细微变化,并由此把个人奋斗的轨迹与城市的发展大势无缝链接,希望以己之力为这个城市添砖加瓦,增光添彩。事实上,三十几年来,我足迹遍布广州的大街小巷、白云山麓、珠江河畔、南沙之滨,积极探求和发现广州的人文内涵和历史纵深,写下了大量讴歌和反映广州本土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好人好事等方面的各类文章,表达出一个“外乡人”对广州的无限眷恋与热爱,这一切奋斗与努力,等于正式把自己的精神谱系不露痕迹地从原乡迁到了大广州,现已深深地扎下根来,将来也必将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精神有归处,才是人生最大的落脚处和过好日子的前提;要知道,一颗漂泊、浮躁的心是不会让人沉静、安定下来的,更不会找到幸福的归宿感;我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诠释广州人幸福的密码,本身就是一件自豪与自得的事情。
精神有归处,人生在前进的道路上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停止脚步。广州几千年的繁华富庶,也许就能够说明和诠释广州人务实、勤劳、节俭、包容、进取的精神特质所起的作用,也许更能说明许多外乡人选择留在广州的热切愿望和充足理由;所以,我把自己的精神乃至灵魂稳稳地安顿在大广州中,不仅是自身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感恩意识的回馈,更是将来福荫子孙的一种无形财富储备。
我还认为,物资与金钱易散易耗,惟有精神不朽,才是人生真正的收获。每一个广州人应自觉传承和光大广州精神,并把自己的精神与才智归于一处,心聚一处,力汇一处,凝心聚力,承上启下,建设广州,情系羊城,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再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0二一年八月十日
☆ 作者简介:杨德振,工商硕士、中国散文作家、广东作家、酒店职业经理人、心智研究专家,已出版八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