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认知:最终治愈疾病的不是医生,而是……
正文共3073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你或许在朋友圈遇到过,身患重症的人在某平台上筹钱治病。不常见的疾病,和吓人的医疗费用,会使人产生极大的健康焦虑。因为谁也说不准,自己未来会不会也有同样的遭遇。
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让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寿命越长,癌症的发病率就越高。也就是说,长寿的人大概率会与癌症相遇。
中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衰老和死亡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但是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疾病,甚至把医院当做不吉利的地方,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去。求神保佑健康长寿,不如认真了解医学常识。其实医学没有那么神秘,也没有那么难懂,医学是为人服务的,它不仅可以治病救人,还可以预防疾病。
我在【得到】APP上听过收获最大的一门课,是薄世宁医生“医学通识课”。
薄医生是在ICU工作的临床医生,他的工作经常需要跟各个科室打交道,对每个医学分支都有一定了解。他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科普作者,能把深奥的医学知识讲得形象生动,普通人一看就懂。
中信出版社出版了《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这本书不仅涵盖了网络课程的所有内容,还补充了详实的数据和医疗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学会与疾病相处共存;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重新认识癌症、冠心病等疾病;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医生沟通,提高利用医疗资源的效率。
相比课程的价格,买书显得划算得多
本书一共有七个章节:
1、理解医学的前提
2、什么是疾病
3、医疗活动的实质
4、需要重新认识的“疾病”
5、医学演化的里程碑
6、改变医学的大医生
7、医生的精进与病人的修炼
这七个章节的内容,从医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到医学观念和技术的更新改变,描绘了一幅全面详实的医学知识图景。
相当于是给普通人修建了一条了解医学本质的捷径。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感触特别多,很多观点颠覆了我对健康、疾病、医疗和衰老的认知。
1
健康与疾病共存,疾病与生命同行。
作者认为疾病产生有三个原因:
人类的基因不完美,存在某些缺陷
人体器官不完美,总会出一些小差错
人类的适应能力不完美,人类进化赶不上环境的变化
不要担心我们什么时候会生病,我们其实一直处在与疾病共存的状态。正常人可能会携带一些突变的基因,还有一些遗传性的隐性基因。
疾病还是人类进化的动力之一,对我们还有一定好处。
比如我们经常会感染病毒,发烧感冒。每一次病毒感染,都有可能让我们的免疫系统变得更强大。
通过打疫苗来预防疾病,也是同样的道理。
2
在社会新闻里,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往往比较紧张。
作者对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治疗就像过河。医生和病人都是以彼岸为目标,由医生背着病人过河。
医生和病人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病人不能跟医生对立起来。这是理解医学、利用医学的重要前提。
医生和医院并不会做损害病人利益的事情,毕竟那样做对医生和医院也没有多少好处。医生和病人之间常常会有误解和矛盾,但是我们要做聪明的病人,尽量准确的描述病情,极力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实现最终的治疗目的。
3
所有医疗行为只起到了支持的作用,最终治愈疾病的,还是病人的自我修复能力。
比如你一不小心骨折了,医生会为你骨折的部位复位,然后打上石膏和钢板,让你好好休息几个月。在这几个月中,你的骨头会慢慢修复,重新长好。
人体是一套非常精密的系统。人类的医学在生命面前其实非常浅薄。如果自身的修复能力降低,就算是世界最顶尖的医疗技术也很难挽回生命。
4
人体最大的健康保障是自己的免疫系统。大部分疾病都跟人体的免疫有关。在薄医生看来,人之所以会得病,有三种原因:
免疫系统认不出“坏人”
免疫系统错把“好人”当“坏人”
免疫系统认出“坏人”也打不过
5
免疫力这么神奇,那我们可以如何获得呢?
电视上关于提高免疫力的广告天花乱坠,其实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这三种:
第一,认真打疫苗。 第二,善待共生的细菌。 第三,正确看待感染性疾病,尤其是不严重的感染。
6
针对特定的临床情况,系统指定出的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做出恰当处理的治疗意见。
7
8
老不是问题,衰才是关键。
衰老的本质有三层含义:
基因损伤
细胞功能异常
自我修复能力下降
衰老是不可逆的过程。想要延缓衰老,可以通过激发自我修复和代偿机制来实现。
9
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
很多人都害怕的癌症。因为一旦发现了癌症,一般都已经到了晚期。
这些癌细胞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出现,但是一直没有表现出症状,而是慢慢潜伏,发展壮大,等到人有明显感觉的时候,已经是岌岌可危的时候了。
多数慢性病,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它们出现症状以前,一般都经历过高危因素-人体修复、代偿能力下降-疾病隐性期。
积极治疗慢性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如乙肝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肥胖,都有助于避免高危因素。
不要等到生病以后,才不得不去了解医学。
了解生老病死的规律,才能减轻无知带来的健康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