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方丈借粮

从唐太宗赐封少林寺以后,少林寺的方丈和尚由朝中派遣,一任三年。三年后另遣派新方丈 来接任。到了宋朝,这个制度被打乱了。有时候朝廷派遣方丈,有时候寺中推选方丈,任期可长 可短,也不一定是三年时间了。

传说,明思宗崇祯年间,朝廷给少林寺派遣来一个方丈,名叫魁首。这人虽然精通佛学经典, 但不勤佛秉事,生活上好吃爱穿,作风上大手大脚。斗米斗面,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僧徒中谁爱穿戴打扮,他就高看亲近谁,谁若俭朴老诚,他就看不起谁,还说丢佛门的人。 有一次过年,少林寺十八家的当家僧,都来给老佛爷上贡,给方丈拜年。按少林规矩,中午方丈 和尚要请这些当家僧会餐。当时西来庵的当家僧,名叫中兴。中兴师傅文武双全,深懂佛学经典, 生活上艰苦朴素,穿粗布僧衣,吃家常便饭,办事耿直而有远见。在众僧中享有威信。因为他穿 了一身洗浆粗布僧衣,肩头上打有补钉,方丈魁首见了很不顺眼,认为中兴丢少林寺僧众的人。

大年初一中午会餐,魁首就没给中兴下请柬。这件事众师傅都看不过去。因为魁首是方丈,又是 朝廷派来的,没人敢直说出来。

办事情,上行下效,古来如此。方丈和尚好吃好穿,大手大脚,常住院的僧徒办起事来也都 处处大手大脚,满不在乎。特别是“积香厨”的饭菜,馒头儿,饭后刷洗锅碗常常顺水洞眼就 倒出寺外去了。

一次,有位老僧,看着细米白面做成的吃食被倒在水洞眼里太可惜。他把这事禀报方丈魁首, 魁首不但不接受这个意见,还说他是多管闲事,一点残菜剩饭,何足大惊小怪?从此再没人提这 事儿了。

西来庵与常住院的积香厨,是一墙之隔。起初,中兴看着从水洞眼里流出来的残菜剩饭,白花花的,就收起来喂鸡喂羊。后来,顿顿饭后如此,并且越来越多,中兴就找一个筛子, 放到水洞眼口处全部接起来,然后用清水淘洗干净。有几次,他把晒干的食物用秤称称,有三斤 的,有五斤的,中兴把这些东西储存起来。  就这样,中兴不吭不哈的,顿顿、天天、月月、年年,坚持做下去。四、五年后,三间大的 库房中装得满满的。

说来事也凑巧,崇祯十年遇到了天旱,收成不好,善男信女供佛的香火钱粮也少了,但常住仓库里还有底儿,将将就就吃了一年。崇祯十一年,又遭重雹灾,庄稼大大减收。这一年,常住 仓库里的粮食,全部消耗完了。崇祯十二年,天又来了一次大旱,田里庄稼,颗粒无收,人们只 好吃树皮树叶。这时候,常住积香厨一天连三顿稀菜汤都接不下来。全寺几百名僧众中身强力壮 的年轻僧,出外逃荒去了,剩下的老、弱、残和权势僧,人人瘦得皮包骨头,连登殿上香也没人 做了。

更严重的是,崇祯十三年初春青黄不接的时候,寺里一天饿死了两个僧人。方丈魁首看到这 种情况,躺在床上滩成一堆泥。这时候,几个老僧来找他说:“方丈!不能白白看着让僧徒都饿 死,你出去借点粮吃行不行?”

魁首连眼都没睁说:“大灾三年,吾身还顾不住吾身,谁家还有粮食借给咱?” 老僧们说:“听说西来庵中兴师傅那里存有吃的,一墙之隔,你张张嘴就行了。” 魁首摆摆手说:“咱们是一个老天爷,他那老诚劲,有什么本事!”众僧说:“有人见过,他的三间大仓库里,还存着满当当的一屋子吃食呢!” 魁首一听,忙坐起来问:“真的?”

一个老僧说:“真的,我亲眼见到的。”

于是方丈魁首就同几个老僧到了西来庵。他看见中兴身体健康,红光满面,还是穿着一身粗布僧衣。魁首向他施礼说:“中兴师!我有眼不识泰山,常住僧徒快饿死了,今天特来向你借吃 的。”

中兴听后,忙把他们让进客厅,端上两大盘杂面馍。魁首吃起来,比吃山珍海味还好吃,他 们一气把两大盘馒吃光了。吃罢,魁首问:“中兴师!你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些米面,太好吃了!” 中兴说:“远在百里,近在眼前。”说着他引他们,来到水洞眼处,指着说:“是从这里得到 的。这些都是前些年从积香厨倒出来那剩饭馍头儿。我这个没本事的穷酸老僧把它收起来了,淘 净晒干又做成的馒,说出来惹方丈见笑。”

魁首一听,脸像谁用鞋底打了的,红一块,紫一块,好一会才说:“中兴师!你的作为教训 了我。”说着向中兴连施三礼:“敝僧从今拜你为师。”“扑腾”跪在地下了。

中兴忙把他攥起来,开开仓库门,把收拾起来的残米剩馍头儿,借给常住僧徒食用。 灾荒过后,魁首向朝廷写了悔过书文,并荐中兴为方丈,他任首坐,共谋少林寺佛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