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沉,就是湿气入筋!两味药,分两步,把腿里湿气排出去,请体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试药!)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这几天,可能是天气逐渐转凉,寒潮即将来临之故吧,在后台上向我咨询筋骨不利问题的人,多起来。

这促使我,给大家伙写点什么。

其中有一位,是我的老读者。她是一个女性,说关注我已经很多年了。今年入冬以来,她就感觉自己的两条腿,发沉,膝盖打弯的时候不舒服,有酸胀的感觉。走路,不如以前轻快。尤其是最近这几天,气温下降明显,这个现象愈发明显了。

对她说的这个感受,我并不陌生。前几年,文老师家里一个亲属,是我的祖辈,也有双腿发沉、屈伸不利、隐隐作痛的现象。可见,这是上了年岁的人,容易出现的问题。

这时候怎么办?在这里,我想和你分享一个小小的经验。这就是用薏苡仁,配上防风。

准备中药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其中的薏苡仁,最好提前泡上。注意,是生薏苡仁,不要炒薏苡仁。

薏苡仁泡好,防风洗净切片,一起放在容器里,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煎熬40到50分钟,药渣过滤,放稍凉,服用。

这个办法,是一个食疗的小方子,叫做薏苡仁防风饮。我的那个祖辈亲属,用这个小配伍,两剂见效。虽然不见得人人如此,但至少说明,此法是行得通的。

我说一下这里的道理。

读者朋友,你记住,我们的关节肢体不适,按照症状和患者的主观感受,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个是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这个叫寒痹,也叫痛痹。它的主要问题在于感受寒邪。一个是痛无定处,痛处走窜,这个叫风痹,问题在于感受风邪。还有一种,是疼痛不严重,但是感觉重浊、酸胀、不利,关节屈伸费劲,不轻快,这个叫做着痹,问题在于感受湿邪。最后一个,就是关节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腻,这个就是感受湿热之邪了。

当然,临床上,不可能区分得这么清楚、泾渭分明。很多人,兼而有之,就看哪一个为主。

那么,上面我所说的,下肢双腿的重着、沉重、酸胀、关节屈伸不利,肌肉乏力,这个就要考虑是不是有湿邪。湿邪,就好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它容易来到我们的下肢。这类人,舌体一般比较淡,舌苔白腻。阴天下雨或者天气凉的时候严重,早上起来比较严重,走一走会改善。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时候的患者,下肢筋骨关节为湿气所浸淫,气血运行不畅,所以才有那么多症状。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想办法,把浸淫在筋骨里的湿气化散出去。

怎么化散?薏苡仁配上防风,是比较好的选择。

其中的薏苡仁,善于健脾利湿,舒活筋骨。它通过利湿的办法,把湿邪抽出去。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用防风。防风也可以胜湿止痛,治疗筋骨不利。但是它去除湿邪的办法,和薏苡仁不同。薏苡仁是利湿,属于内消,而防风本身是解表药,是祛风药。风药之性啊,就好似一阵风吹来那样,把地上的湿气吹干了,这就是外散。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

所以说,薏苡仁、防风两味药,分成两步,外散加内消,两手抓,把筋中湿气解决掉。

这就是基本意图。

我把这个经验写出来,供我的读者参考。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中医常识了,大家了解一些是完全有益的。

当然了,薏苡仁这个药,性味偏寒,所以脾胃虚寒,容易拉肚子,消化不良的人,慎用。肢体疼痛,证属直中寒邪,关节冷痛剧烈的,用此法也不适合。有些人,关节痹痛,属于阴血亏虚,濡养适当,尤其是阴津不足,热邪灼痛,伴随口干舌燥、心烦不已,这时候更不适合用薏苡仁配防风。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也希望你在这个冬季里,过得舒服一些。

全文完。

.btns { height: 119.46666666666667px; background: #f6f6f6;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 .btn { display: block; width: 392.5333333333333px; margin: 17.066666666666666px auto auto; height: 68.26666666666667px; line-height: 68.26666666666667px;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23.893333333333334px; color: #fff; background: #00C882; border-radius: 85.33333333333333px; box-shadow: 0 4px 6px #0a9263;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