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篇,作为开始的结束

我喜欢在遇到阅读和思考瓶颈的时候胡乱写一点东西。这样我就可以弄出来一个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让它成为我去审视和批评的对象。

程序员有个说法“完成而非完美”,他们的意思是,起码要先有一个大体上完成的东西让我们可以做靶子,也好通过对这个靶子的攻击来重新梳理脑子里的思路。

你不用从内饰到真皮座椅什么的都设计好了才开始弄一辆车,有四个轮子一个壳子,先想办法有个可以优化的基础,这样做更靠谱一些。

基于这个原因,在六十天前,当阅读和写作同时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先把脑子里胡思乱想的东西理一理。

刚好家里的书因为网站年中促销搞得乱七八糟,在整理的过程中每天随手写一点,找找状态。

可说起来容易,真的开始做才发现这事儿有多难,所谓的日更,那真的是需要些积累的,有些时候就是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想写。硬写呢,又觉得没什么意思。可是不写呢,断了之后什么时候再开始,就难说了。

所以,这60篇中有一些,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说清楚,幸好看得人并不多。

最近逐渐开始找到了阅读的状态,不会出现一拿起书就不知道想什么,说大脑空白就大脑空白。我想我走出来那个困难阶段了。

我挺喜欢读书的,也爱买书,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认识一些热爱读书的朋友。他们会推荐另外一些读过很多书的人,这样慢慢就有了一个圈子。

不过,我在几乎所有圈子里都很边缘,主要是因为可能读了些书之后,人难免就要掉书袋,旁征博引的那种。

我自己有时候也这样,但总是还要警惕,因为这并不是个好习惯,甚至令人厌恶。我想我的表情管理和言语表达上都透露出了这种厌恶,所以,只能是边缘的。这没办法!

不过,这样也好,哪一个读书人最开始不是为了接近思想呢?谁也不是上来就要混圈子的,那些混圈子的,又哪里是读书人,哪个领域都有,他们应该就叫混圈子的人,哪天读书人这个圈子不好混了,混别的圈子时,曾经混读书圈子的经验也一样可以用得上。

所以,交流了一通,在读书方面,我的人际圈还是很窄很窄,好友不多。相约一起读书的不少,过一阵子还能坚持的就没几个了。

这60篇的内容都很浅。这多少有点惭愧,我希望可以在接下来深入的思考一些东西,不然可能就没必要读那些晦涩异常,何况还需要再去学一门语言的著作了。

我尝试重新做了一个阅读、思考和写作的计划(上一次计划还是十几年前,是围绕尼采、维特根斯坦、福柯的阅读和十几个小的社会调查目标做的,磕磕绊绊也算是做完了),这次我希望也能坚持下来。

我不想囫囵吞枣的阅读,然后说自己都读过了。这其实只是骗自己,很多思路根本就没有吃透,这样的阅读不可取。

这几天我会选几本书出来作为反复阅读的基础。再选一两位重要的作者作为主要的学习对象,拿他们提出的几个关键概念作为思考问题的线索,争取能够形成一些有些深度的想法。

公众号自今日起不再日更,改为不定期更新一些读书中的心得,还有生活里的感受。这个公众号本来就没什么人看的,加上几次写些跟主流观点相左的东西,关注人数也没剩下几个了。这没什么,我写我的,要是最后连一个看的人都没有,那我就当日记来用。

这是提前的自我安慰,属于心理防御机制。谁不希望有人来理解呢?只是,希望归希望,也得自己值得被理解才行。

那么,这就开始下一个阶段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