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俊:非凡超群塑完美
王培俊:非凡超群塑完美
文 / 曹高芳
4月22日这一天,山东省17市普遍降雨!14:30左右,我午休醒来,一条短信突然映入我的眼帘,让我震惊不已:王培俊先生昨天去世。
王培俊,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副局长、我的同乡,一个用非凡努力、超群能力塑造完美的人。前几天,我还听说他争取“五一”治愈出院,昨天晚上我还在拜读他的文章,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培俊兄生前留影
近年来,我先后撰写了追忆亲友的文章10多篇,分别发表在《齐鲁晚报》《滨州文学》等报纸和网络平台上。而促成我产生念想、下决心敲打键盘的重要因素,就是受了培俊兄的影响。准确地说,是受了他的著作——《探索》的影响和启发。
一
2011年7月的一天晚上,我应邀陪同从滨州来烟台的王培俊夫妇用餐。说到培俊兄,虽然我们两人的老家曹二村和东鲁村同属博兴县曹王镇,相距也不过三四公里,而且之前我和他已有过四次“见面”,但他对我并不熟悉。
第一次,1983年10月份,在博兴。当时在地区教育局工作的培俊兄去看望弟弟培群,培群和我是中学同班同学。午饭后,哥问弟弟的学习情况,微笑中有批评,柔情中有督促。
第二次,1985年7月,在滨州。我陪一位兄长去滨州参加成人高考,搭乘培俊兄一个弟弟的车前往,到后去培俊兄家里借自行车。期间,一并与培俊兄有过简短的交谈。
第三次,1989年9月,也是在滨州。培群结婚那天,我们几个同学把培群的媳妇崔荣从汽车站接到家里。在热热闹闹中,我和培俊兄有过没有言谈的照面。
第四次,1990年7月底,还是在滨州。培群的女儿出生,我去看望。曾和培俊兄有过几分钟的闲聊。
虽有上述面见,但因没有深入接触,之前他对我也就基本没什么印记。培俊兄喝酒比较少,话语也不多,但亲切而质朴、睿智而又不失真诚。临别时,他送我其著作《探索》(I和II)并亲笔留言。这包涵着深厚的滨州情、渗透着浓浓桑梓缘的佳作,让我爱不释手,当晚回到家立即学习了其中的十几篇文章。
培俊兄的著作《探索》及亲笔留言
二
生于1953年的培俊兄,人生经历坎坷。他坦言,自己年少时经历了苦难的岁月,有许多辛酸的往事。每逢想到过去,就像揭开带血的伤疤。他经受了“三年困难时期”的忍饥挨饿、“十年动乱”的血雨腥风。特别是在其14岁那年,正是需要关心扶助之时,年仅36岁的父亲离他而去。从此,他走上了与命运抗争的奋斗之路。母亲带着三个孩子,遭受了说不尽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因生活所迫,培俊兄初中毕业后就回到村里当农民,拔草、种庄稼、出河工、修公路等,经历了多次水利工程和交通会战。有一年,他在出河工时用独轮车运土,推的一车重达532公斤(当时需要过磅)。他称自己是从一个较早失去父爱的无知少年成长起来的公职人员,是一个从庄稼地里走出来的机关干部。
六七十年代的水利工程和交通会战
学习系一个人不断进步的牵引力。培俊兄说,他一生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一直把学习作为事业发展的武器。当上民办教师后,他的学习就没有终止过,恢复高考后考取了师范院校。参加工作后,更是用心学习,勇于挑战。如到哈尔滨、成都、延安等地考察交流,他有形成文字的感想记录;赴日、美、俄等国家参观学习,他有写成文章的分析报告。年过半百后,他仍以顽强毅力通过了全国司法考试,获得了律师资格。退休后与家人去国外游览,小孙子生病时,他因不懂外语无法与医生交流,回来后即下决心学习英语。他强令自己结合工作和学习体会,每月须完成1篇文章。他还注意学习父母的优良品质和领导同事的经验智慧。小时候跟着父亲去买鱼,父亲将多找的钱退还给卖鱼人,他从中领略到要做有良心的人,做正派的人。
数十年内,培俊兄一直把工作放在首位。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但更多的是迎接胜利和成功。他至少做到了三点。首先,具有领导和同志们认可的态度。只要是领导安排的工作,自己应该做的,他都竭尽全力。他称既挨过市委书记的批评,也受过教育局长的鼓励,他都把这些作为前进的动力。其次,踏实工作,积极进取。如在市委办公室工作的六年多,从未休过周末。第三,擅长总结,善于思考。如提出成长进步要有“五心”即事业心、责任心、自信心、宽容心、平常心。他不相信所谓的命运安排,也不相信“39岁现象”,而是勤奋工作,甘愿奉献。2000年,以46岁“高龄”被提拔为副县级职务,几年后又被提拔成为正县级领导 。
培俊兄思维敏锐,柔中有刚。他处理各种关系、办理各类事务均能从容应对。在任秘书17年,他服务的几十位领导中,有的善于运筹帷幄,有的喜欢冲锋陷阵;有的举轻若重,有的举重若轻;有的处事如暴风骤雨,有的则习惯于循循善诱。无论哪类领导,都对培俊兄的工作与人品赏识有加。担任领导后,他一方面给下属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锻炼成长;另一方面又充分理解尊重下属的劳动。在兄弟三人中,母亲对他的为人处事最放心。甚至在遇到个别琐事时,他也会受到赞叹。有一次,几个同事为解开一根绳子的“死扣”无计可施,不料他走上去就巧妙地把问题解决了。
《王培俊同志生平》指出,他尊重老人、孝敬父母、疼爱子女。这仅仅是培俊兄情商高、感恩意识强的一个方面。前些年,他饱含深情地撰写了回忆至亲及任教师时的所有同事、中师与中学的每位同级同学、他的小学学生的文章。
回忆亲友的文章(标题)
到滨州工作后,常有老家的人去找他,他和家人就包“大包子”招待亲友。80年代中期,在东北生活的大嫂病故,培俊兄就把三个孩子接到滨州和弟弟一块抚养,并为大哥买了养老金。母亲称一家人的幸福,都是培俊创造的。母亲在世时,他悉心照料,如吃排骨和鱼类时,他总是先把骨头和鱼刺剔干净后再给老人。母亲去世后,悲痛欲绝的他为老人概括了两句话:半生清贫,却留下无价之宝;一字不识,但写成百年文章。王焕义、王自忠是培俊兄父亲生前好友,曾给予他们家许多照顾。培俊兄后来不仅对他们俩予以关照,而且延续后辈友谊,撰文表达感激之情。为报答家乡养育之恩,他为老家的党员上党课,耗费巨大心血主持编纂了数百万字的《东鲁村志》,主持续修了《王氏祖谱》。
三
培俊兄最令人叹服、最让人钦佩的,当属其人生历程的每个阶段,他都能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达到了一般人难以实现的“最佳点”,达到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完美”程度。
他十几岁当农民时,生产队里有规定,就是男孩子要到18岁才算是整劳力,每天可记十个工分。如不到这个年龄,即使干得再多、再好也不行。培俊兄偏偏不服、不信、不听这一套,就是与成年人膘着膀子干,并且比他们干得多、干得好。终于,在其17岁那年,他被破例纳入了整劳力的行列。一个人,因为自己的非凡行为改变了一个组织延续多年的规定,确属罕见。
培俊兄20岁那年,在已经有大量高中毕业生的情况下,他以初中尚未读完的文化程度,在本村小学担任了民办教师。后来,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师范院校。1989年,市委政研室招考工作人员,他凭着第一名的绝对优势被录用,而有位名牌大学毕业的同志,连考察阶段都没进入。后来的发展也证明,在当时村里的民办教师中,在其各个教育阶段的同学中,还没有一位能够达到他那么高的职位,还没有一位能够取得他那样大的成就。
给市领导的汇报和相关调研报告
有人说,秘书工作是天底下最难做的工作。但是,培俊兄却连续担任市直机关文字秘书长达17年。1985-2001年,他先后起草和修改的文字量约在800万以上。他说,最初接触该工作时,虽有些“勉为其难”,但秘书生涯锻炼了他善于思考的习惯、知难而进的作风、驾驭文字的水平、组织协调的能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每逢遇到重要的文字工作,有关领导就会想到他。他提出了提高写作能力需做到“四勤”即勤学、勤跑、勤思和勤写;文字驾驭功夫的提高,关键在于四个字:即“学”“练”“逼”和“干”。
培俊兄历来注重对与工作相关的各种知识的学习,深入思考与潜心研究,因而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作为专家型领导,他出版了献给广大公务员朋友的著作《探索》(1-7卷),出版了体现他超群智慧的《山东省公务员面试12年(2006-2017)试题解析》;作为学者型干部,退休后被邀加盟山东民颂律师事务所当了律师,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并以独特的贡献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和赞扬。
培俊兄编著的《公务员面试试题解析》
培俊兄说过,什么是最高兴的事情?那就是能够做想做的事情,敢于做想做的事情,能够做成想做的事情。他经常重复一句话,即“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他患病后,一方面以顽强的毅力和病魔作斗争,每天坚持锻炼;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时间,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采取支起电脑架、趴在病床上、口述等方式,完成了《探索》(VII)。他原计划至少笔耕到70岁,但他如同蜡烛,不仅为了照亮别人燃烧自己,而且为使照亮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他不惜加快了燃烧自己的速度……
培俊兄的文章思路清晰,语言朴实,启发性、感染力非常强。拜读了其著作后,我即开始撰写回忆文章,其中《忆父》《忆母》两篇,通过微信发给他,他认真审阅后回复,称“一口气读完”,并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们交流的内容,我至今珍藏着。这是我的手机里唯一保存的“不在了的人”的微信。
培俊兄对我文章的评价与我的回复
今年1月份,我偶尔获知培俊兄已患病一段时间,这才明白他为何好久不回短信的原因。4月初回滨州时,我本想去看望他,但他谢绝一切探视,主要还是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为此,他工作的律所全体同仁集体签字发去慰问信,表达对他的牵挂、想念与祝愿。
律所同仁发给培俊兄的慰问信
培俊兄在其《探索》(VII)序言中,敲击的最后一句话是“有点累了,休息”。是啊,他生前一直忙忙碌碌,夜以继日地“探索”,分秒必争地“奋斗”,导致了身体透支。但愿他到了另一个世界一定要好好休息……
培俊兄65载曲折复杂、成就辉煌的人生历程,犹如一部鸿篇巨著,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研究。
谨以此文献给敬重的培俊兄。愿您在天堂不再忙碌,一切顺心,一切如意。
作者:曹高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学院院长,出版专著与全国规划教材3部,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成果一等奖、全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