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密女性生命的成长过程(中)
这一篇,我们继续讲《黄帝内经》里面女性生命成长的过程和规律。上一次讲到“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说到女子到了14岁就具备了生育的基础条件,但她各方面还没有发育到相当成熟,不建议这个时候结婚生子。
记得上一篇,我们还留下一些问题:女子的月事,为什么叫月事?女子来月经,又为什么叫月经来潮?生完孩子女性要”坐月子“,这里面为什么叫”坐月子“?
由于文化的断代,以及被西方文化的殖民与洗脑,世人对女性月经的本质,以及女性经期的呵护,都比较无知。
本公众号助力于复兴中华文化,中医文化,鄙人把自己研究和了解到的相关知识,会以文章的形式,发布在这公众号上。
因此,希望看到我们文章的朋友,能多多支持,随手点个“在看”,转发个朋友圈,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自己民族这么优秀的文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让更多复兴中国文化的文章,展现在互联网上,深入在人们的脑海中,唤醒沉睡的人们,那么最终受益的将是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以及我们每一个老百姓。
我们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这篇文章我们大体上有以下内容:
1、结合《内经》天人同构的思想,讲解女性月经。
2、用现代语言,讲解女性月经的一些内景。
3、讲解临床治疗妇科病的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天人同构,女性月经受月球影响
《内经》的一个重要的思想体系,就是天人同构,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进而我们可以取象比类地,把人看作一个小天地,通过观察天地的运行构造,就能了解人体内的大致结构。
那么,在中医理论里面,女性属阴,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阳,下应海潮,其气应月,月有盈亏,潮有朝夕,而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
所以,月经又称“月信”、“月事”、“月水”,经水按月而至,其盈虚消长应于月象。
另外,人为天地所生,肯定受日月的影响,此为无凝也。我们看《内经》的相关论述:
《素问·八正神明论》有讲:“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而天时而调血气也。”
《灵枢·岁露》有讲:“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至其月廓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
因此,《内经》里面讲了人体气血的盛衰与月之盈亏变化有相当的联系。
而我们知道,气血是月经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女子月事与月之盈亏变化相关联。
另外,在女子整个怀孕期间里,其经血主要受婴儿的强阳之气支配,等生完小孩以后,女性的经期要重新锚定月球。
这种重新锚定月球,我们老祖宗形象地称作“坐月子”,就好象是重新坐在月球上一样,跟着月球的周期来运行。
天人相应,时令气候影响女性月经病
《素问·离合真邪篇》有云:“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 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这得风也。”
这段经文,取象比类地将地之十二经水,拟为人之十二经脉,用于说明天气时令的变化对人体经脉气血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说明,风热寒暑对女子月经以及月经病的影响。
比如,带下病属于虚寒者,冬季发病比较严重;属于温热的,夏季发病比较严重。所以阳虚寒多的女性,在秋冬寒凉之季,容易有闭经、痛经等月经不调的症状。
另外,《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云:“少阳司天之政,初之气,风胜乃摇,候乃大温,其病血崩胁满”。
因此,月经崩漏患者,在暑热季节比寒冬季节为多,这是因为在泉之地气扰动,暴风突起,寒气退去,风火相互配合而发生作用,故气候大热,扰动血脉,从而增大女性月经发生血崩的几率。
天人相应,辩证思辨,据时论治
治疗妇人疾患,《内经》依据女子经汛不同阶段,以及四时气候变化,提出了辩治法度。
《素问·八正神明论》有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给治疗女子疾病,提出一个治疗大原则。
月生无泻。
是说月生之时,女子血海空虚,为肾气渐蓄,精血得育之期,此时不可妄泄,以免致虚。
这个时候女子内脏空虚,适宜多用一些充益气血的方法和滋补品,不可乱用活血、散瘀、克伐之类的泻法。
可以多用补肾填精、益肾化湿,温补脾肾的方法,使其温阳而不生燥,少火生气,胞宫得暖,补阳益阴,阳中求阴。
月满无补
是说女子经水,期月而满,月满而气血实,阴极而少阳生,行经血海满盈而溢下,冲任气血变化急骤,治不可蛮补,以免实实。
《素问·八正神明论》有云:“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日重实“。
此时女子经水以时下,实为推陈除旧而生新,泻瘀而藏新,法当气顺血和,气血畅通,宜活血通瘀为主。
但又不能在经行之际妄用寒凉,或者大辛大热、固涩之品,以免滞涩气机,血流不畅。
因此,《内经》在女性生理、病理变化,经病治疗与防护上都有至精至高的理论支持,更是从天人同构、天人相应的大道之理入手,整体上来把握和指导妇科临床实践。
妇科疾病,一些相关论述
在当前医院里面,对妇科病的治疗,基本上是无效的。
他们医生也心知肚明,认为西药对于妇科类疾病,可以说有效率为零,根本没用,很多时候只是象征性地开些药,给女性同胞安慰安慰。
就这还是比较有良心的医生了,那些黑了心的,就不在这讨论了。
对女子来说,月经疾病非常重要,如果把月经调理好了,那么就不容易生其他疾病;如果月经病没有治疗好,那么就容易百病丛生。
治疗女子月经病,就得对女子的月经有相当的了解,下面我们就用白话语言,大致讲解一下,月经是如何形成的:
中医理论认为,水谷入胃,脾胃化生水谷之精,精气藏于五脏,五脏之精随心气向下导引而下行,一直到达精宫(女子胞),然后经过精宫的热化之后,分两条道走:
一条道路是转变成后天生殖之精;一条道路是进入督脉而变化成心火,以供身体功能之用。
以上是水谷之精气的转化路径,脾胃化生水谷之时,同时还有水谷之浊气,水谷之浊气最后就转化成人身体之营气,营养身体血脉。
当心火变现出来之后,再把营气燃烧,便是人身体的热量。
在道家中医里面,女子之精生于上,它是从心包部位藏于乳房之中而为乳汁,就是女子每天产生的至精至纯的精华,最后都藏于乳房之中。
乳汁随经期月月从乳房开始下行,一直达到精宫(女子胞),然后受命门之热(或者叫小肠之火)而热化成经血,最后排出体外。
所以,女子月经,在上为乳汁,在下为经血。
因此,女子每次月经前,乳房多少都会有些胀,等经血下行,排出身体后,胀感消失。
另外,女子怀孕之后,乳汁仍然下行,给胎儿提供营养,胎儿在母体中能直接吸收的,就是母亲的乳汁,而不是母体的其他血中营养。
而胎儿出生后,婴儿还是继续吸收母亲的乳汁,所有其他食品都不能代替母亲的乳汁,大家一定要记住。
上面这些都是女性月经的一些内景,请不在再相信现代西医那些,狗屁不通的理论,但凡他们懂得一点,也不至于妇科病治愈率为零。
而且,我们从上面理论中,可以从经血的颜色,很快判断出女性身体的寒热。
如果经血颜色淡而浅,那么说明小肠热量不够,身体有寒;而如果经血颜色过深,甚至为黑,说明身体有热,或者里面有陈旧的血,当然最后还得多方面来综合判断。
接着,我们再说一下,女子月经病的三个标准症状:
第一、经前乳房腹痛明显,说明中焦或以上有瘀阻,乳汁不能正常下行。
第二、经期小腹有坠痛感,这是子宫有瘀堵。这里面基本上是宫中有寒湿,而且肝的疏泄功能比较差。
第三、经期腰部有酸痛感,这是肾精不足,也就是五脏之精华不足,内脏空虚,气血不足。
那么在治疗上,如何下手呢?
应同时兼顾肝的疏泄和心的下行流畅,然后增加小肠温度,从而增加子宫的热量,然后在上面的基础上,加一些活血通瘀和去湿之药,混合成方(桂枝茯苓丸)。
这里就不对具体的药方和治疗,再继续展开讨论,这里主要讲大的脉络和原理。具体的疾病治疗,我们会有专题文章来讲解。
这一篇内容就大致讲到这里了,女性生命成长过程和规律的其他内容,我们下一篇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