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软科中国大学文科实力排名,北大最强,师范院校表现突出

有人说,文科是无用的;其实人文科学是“无用”,却有大用!虽然她不能像科技一样直接产生经济效应,也不能为大学排名增加多少硬指标,但她代表着大学的品位与境界,是软实力,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她的作用可能要很久才看出来,却弥久留香。

在刚刚公布的软科中国大学文科实力排名中,北大实至名归排名第1,这应该没有争议,中国人民大学和北师大排在第2和第3位,人大在很多综合排名中都很不理想,有些综合实力排名甚至排在“双非”高校之后,这次文科单独排名,实力仅次于北大,在学科规模、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方面超过了北大,体现出国内最顶尖的文科强校。

北师大作为师范类高校,也是以文科见长,力压复旦和清华,可见文科实力非常强劲。

排在第4至10名的高校分别是:复旦、清华、武大、南大、华东师大、浙大和中大。南大这次排在第7位,肯定是不符合文科见长的预期;中大近年来综合实力发展较快,这次文科实力也进入了前10名。

此次排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 1、师范类高校普遍偏向文科,文科实力相对较强。有36所师范院校进入前200名;北师大和华东师大更是高居第3和第8位;前30名中,师范院校就有10所之多!另外4所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华中师大、东北师大、陕西师大和西南大学都表现出较强的文科实力,华中师大仅次于厦大,位居第17位,东北师大第19位,陕西师大第22位,西南大学第23位;进入前30名的师范院校还有南京师大第18位,华南师大第24位,湖南师大第25位,上海师大第29位,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师大是进入前30名的唯一一所“双非”高校。

湖南师大的文科实力远超省内的两所老大、老二高校中南大学(第48位)和湖南大学(第35 位),在湖南省内的文科方面有较大的话语权。

  • 2、文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部分偏理工类一流高校文科实力仍显不足。近年来很多偏理工类的高校在文科领域进步明显,以理工见长的清华现在也非常重视文科建设,校长邱勇就表示:“把清华建设成为真正的一流文化高地”,这次排在第4位,实力也非常强劲;浙大和上海交大在文科建设方面也都取得较好成绩,进步也非常明显。云南大学排在第31位,表现不俗,是否继承了西南联大的底蕴?

但很多传统的理工类院校在重视文科建设的同时,发力仍显不够,这次排名不是很理想,西安交大排在第30位、东南大学排在第38位,同济大学排在第41位,大连理工排在第80位,刚刚获得法学博士点的天津大学仅排在第86位,不及同城的天津师大,北航排在第99位,东北大学排在112位,哈工大排在第123位。

中科大排在第157位,不知道在中科大攻读文科专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看来,中科大是坚持走“小而精”的理工路线,在微弱的文科实力下,综合实力能排在国内大学的顶尖位置,说明中科大的理工实力那是相当的强劲。

我认为,一所大学不一定要走“大而全”的发展路线,例如中科大只要坚持集中资源发展理工学科,不影响她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样可以建设成为“中国的麻省理工学院”。

  • 3、文科强校基本上集中在一线大城市。在文科实力前5名的高校中,有4所在北京;几乎所有的顶尖文科强校都集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杭州等一线大城市,也可以说文科的学科资源基本上集中在一线大城市,这也是顶尖人才向一线大城市汇聚的原因之一,我认识的一位博导想尽办法都要往北京调动,唯一的理由就是学科资源集中在北京,只有融入到里面,才更有话语权。

此次文科实力排名包含学科规模、学科实力、学科精度、科研项目、重大成果、科研论文6个维度,共有18项指标。

列入文科实力排名的学科有27个: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不再“重理轻文”,逐渐认识到,发展文科是“双一流”建设必不可少的,“新文科”也得到较快发展,文科与理工科,甚至是与医学的交叉融合已成为趋势,很多高校不仅仅建设理工科的实验室,也在投入很大的经费和师资建设“文科实验室”,相信文科将迎来一次较大的发展。

软科这次文科实力高校排名,对高三学生报考文科专业和硕士、博士攻读文科学科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特别是从排名的6个维度中,可以清晰地辨识出每所高校文科的优劣,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