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少年弑母案:我与悲剧,只隔一个缺席的父亲

不知道各位朋友,是否有看过东野圭吾的经典之作-----《白夜行》。

这部小说是以主人公雪穂的母亲之死而引发的悬疑故事,结局的凶手却是雪穗自己本人。

她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希望能够通过弑母来摆脱命运对自己不公,企图能让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家庭。

也许你看完这个故事,会感到背后发凉,人性的种种黑暗让你庆幸这还好是一个虚构故事。

但若这种被禁锢在字里行间的恶,

在现实生活中却发生了,又有何感想呢?

EDITOR
因不满母亲教管严格,12岁少年持刀弑母

12月初发生在湖南益阳的一起“12岁小学生持刀弑母”案件,无疑让人唏嘘人性的种种黑暗。

据媒体报道称,男孩因在学校抽烟而被母亲责骂,在争执过程中因冲动而用屠刀挥向母亲。

但尚未一周,由于男孩还未达到法定年龄因此提前释放,孩子父亲与让其返校上学,但遭到其他家长们反对。

目前,这个争议还在协商,其家属也未作答复。

是施害人还是受害者?
为何一个小学生,会有如此大的怨恨?

很多人根本无法接受,为何一个上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对自己的母亲有如此大的怨恨,甚至不惜持刀将其杀害?

人之初,性本善,儿童原本天性都是善良温柔,一个孩子若突然出现冷酷与残忍,实则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太多的关系。

儿童教育研究曾调查恶性刑事案件的犯罪分子背景,发现几乎所有犯罪分子在童年都受到极端严厉的家庭教育,几乎所有极端残忍者,背后都有一个肉体或精神严重受虐的童年。

这种例子也不是唯一,早之前北大一名学生在筹划了好几个月后,残忍杀害了自己的母亲。

这位在人人看起来是典型的三好学生,他承认自己不想成为母亲的木偶,从小在他人面前被“训练”到完美的一面。

他无时无刻都得带着面具,没有一刻从未松懈,不得不将自己真自体完全藏起来,当在杀死母亲那瞬间,被压抑22年的人格也就爆发出来。

丧偶式教育,带来多少的隐患?

一个人的生命自体,既有真自体,同时也有假自体。

幸运的人,当真自体与假自体逐渐靠近,最终达成一致;而不幸的人,在被完全割裂的假自体蒙蔽多年,压抑不住的时候,最终不幸爆发。

而这些自体的发展,绝大多数人的早年,取决于父母给予这个生命个体,到底是接纳、关爱,还是忽视、否定与伤害。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国妈妈背后都站着一位缺位的隐形爸爸。

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就曾调查,有22%的父亲很少会拥抱或亲吻孩子,绝大多数父亲只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完全忽视与孩子之间交流。

缺乏父爱,首先导致孩子与父亲的交互粘性不足,孩子对于父亲的概念是一个早出晚归的隐形人。

那么在管理孩子时,父亲往往处于被动角色,很难找到一个好机会与孩子高效培养感情。

其次,父爱缺失会导致孩子无法找准生活中的男性标杆,对于道德以及规则意识相关的管教中,父亲不能给孩子进行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管教手段。

真正的刽子手,是缺席的丈夫与父亲

面对这些让人你触目惊心的事件中,我们在反思:是否这罪只有孩子与母亲身上吗?

心理学家曾奇峰就曾说过:孩子成长没有偏方,有的只是负责的父母,提供的稳定而健康的土壤。

在这个土壤里,既有妈妈的陪伴,有童年的亲密,更有少年的尊重,当然也少不了父亲的到位。

好的教育不应该只有妈妈,一个完整而幸福的家,从来都不是由母亲一个人创造。

若缺席的父爱,即便没有杀人,却可能是这场悲剧的真正刽子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