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学者、修谱师冯志亮解析袁氏的寻根探源与宗族特征
袁
袁姓是中国第三十八位姓氏,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河南、山东等地。当今袁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总人口大约有667万。
得姓始祖袁涛涂,妫姓,有虞氏,陈国开国君主陈胡公十三世孙,春秋时期陈国大夫。据当时习俗,涛涂以祖父之字为氏(祖父名诸,字伯爰),称爰氏。爰氏自立姓之后,一直为陈国大夫。春秋末年,袁(爰)侨、袁(爰)克皆为涛涂后裔。在当时,爰、辕、溒、榬、援五字都与袁字相通。随着时间推移,不同写法逐渐统一到袁字上,袁涛涂遂被袁氏后人尊为得姓始祖。
一、姓氏意义与原始图腾
袁的本义是长衣。袁字在字典中归衣部,可知与衣服有关。今仅作为姓,而本义已废,袁与爱古时相通,甲骨文中,爱字像二人相引之形状,引申有舒缓、援引,更换多项之义。远、辕等字以袁为声,也是取其意。古时袁、辕、爰,榬,猿,援袁字甲骨文都同音通用,后来因子孙传写不同,以袁姓为主,一姓分为六家。
爰也通媛,即猿猴,臂长,在树林间行走,以臂代脚,悠荡向前,其姿势十分舒缓协调。猿猴是人类的近亲,袁字的本义源出于此。袁姓分自陈姓,陈姓源出姓,妫由女、为二字组成。为的本义是母猴,在甲骨文中,为字是两个母猴相对形状。推测远古时代的妫人应以母猴为氏族的原始图腾:袁姓源出她姓,其音同猿,原始图腾的痕迹留于其中。
二、姓氏起源与发展传承
第一支出自姚姓,即为舜帝姚重华后裔。舜帝是颛顼的7世嫡长孙,是黄帝的10嫡长孙,因生于姚墟(今山东)而得姚姓。他曾住过妫汭河边(今山东济南),舜帝嫡裔69世嫡长孙西汉大臣姚平为保舜裔永续和避战乱迁居吴兴郡,今舜裔已繁衍一百四十几代,中华姚氏求正堂姚氏圣仁堂德府世家德主人姚丹萍即是舜帝姚重华嫡系血脉140世嫡长孙。姚平为纪念先祖曾经拥有的封地国名谥号官职等将他的其余子孙分别姓、陈、王、胡、潘、文、袁、陆、孙、虞、姬、车等十几个姓氏。
舜裔后代姚姓妫姓是同姓的。舜帝姚姓妫姓的33世嫡长孙妫满被周武王封为陈侯(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的陈胡满,陈胡公妫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春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由于当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6个字为姓。
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袁”亦作“辕”“爰”。陈胡公之裔。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称“爰涛涂”。亦作袁涛涂。世代为陈上卿,其后有“袁”氏,史称袁氏正宗,衍生出汝南袁氏与陈郡袁氏。陈郡袁氏从周朝就已世居我国北方,从魏晋南北朝汝南袁氏已经南迁,出自陈郡、汝南两望族后裔早已散居江南许多地方,隋唐以前,袁姓的许多显赫名人已出现在江南地区。明、清之际,袁姓已遍及全国。
第二支出自轩辕黄帝,轩辕以德得天下。轩辕氏,又称玄袁氏,为少典氏之子,因其族善制作大车辕,驾车周流天下,故而称轩辕氏。其居住地又因黄帝轩辕氏而命名轩辕之丘,轩辕氏起兵革炎帝,以车帐相结为营,因是轩辕氏发明,世称“行辕”。轩辕氏初都有熊之墟(郑州或开封),所居之地,有以辕为名之邑,后称为袁邑。上古时“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音同意同,轩辕氏革炎成功,代炎帝而当天子,号黄帝。
三、民族融合与基因融入
外族加人袁姓群体的重要事件有:
其一,东汉末,分布在今四川东部及重庆一带的巴人袁姓大族降魏,巴夷王袁约被封为三巴太守,后迁其民于关陇,即今陕西、甘肃地区,其族全部成为汉族,今西部的袁姓与古代巴人有着十分深远的渊源关系。
其二,清初满洲八旗中有袁姓,世居沈阳,满族的袁姓其先出自汉人、入旗满化成为满族一员,到清末民初,旗人纷纷汉化融人汉族,袁姓旗人同样也间口汉族,但其族人中已经融人了满族的血液。
四、历史迁移与人口繁衍
袁姓自春秋末立姓之后,一直活跃在河南一带袁氏一直为陈国的大夫,在河南地区发展繁衍,形成以汝南为中心的袁氏聚集地汉晋南北朝是袁氏发展的重要阶段,袁氏自东汉、魏、晋至梁、陈,正传二十八人,三公、令、仆十七人,人才辈出,权势显赫。袁姓很快在华北发展起来,并向西部、东部、江南蔓延,唐宋时期,袁姓已遍布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明末清初,袁姓进人台湾。
宋朝时期,袁姓大约有26万人,约占全国人目的0.33%,为宋朝第六十四位大姓。袁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袁姓人口的17.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浙江、山西、江西,大约占袁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苏、河南,安徽,湖南等地。西部四川东南浙赣北方山西是当时袁姓聚集的中心。
明朝时期,袁姓大约有5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7%,为明朝第三十六位大姓。主要分布于江西、江苏、浙江,大约占袁姓总人口的56%;其次分布于湖南,湖北、山东、山西、福建等地。江西为袁姓第一大省,约占袁姓总人口的26.5%。宋元明期间,袁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部迁移,而四川地区袁姓人口萎缩严重。全国重新形成了以赣苏浙为中心的袁姓人口聚集区,袁姓人口重心由北向东南移动。
五、当代分布与姓氏图谱
当代袁姓人口约有667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5%,为全国第三十八位姓氏。
宋朝至今1000余年,袁姓人口的增加率呈人形。目前主要分布于四川、河南、江苏、湖南、湖北、山东六省,大约占袁姓总人口的46.7%;其次分布于江西、广东,安徽、贵州、河北、重庆,陕西,这七省市集中了31.8%的袁姓人口。四川为当代袁姓第一大省,约占袁姓总人口的9.8%。全国形成了西边川贵、北方豫鲁苏、南部湘鄂赣三块袁姓聚集区域由东南部向西部、华中、华北的强劲回迁,是最近600年中袁姓人口流动的主流。
六、郡望堂号与楹联家训
1、郡望和堂号
袁姓的郡望主要有陈郡、汝南河南东光,彭城、华阴,濮阳,陈留、京兆、太原、襄阳、宜春等。
袁姓的堂号主要有陈郡、汝南、彭城、陈留、卧雪和守正。“卧雪”堂号典出东汉的袁安。袁安家境贫寒,客居洛阳时已经很有贤名。一年冬天,洛阳令冒大雪拜访袁安,发现他在家中冻得蜷缩在床上发抖,就问他为何不求助于邻居的帮助。袁安答道:“大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大雪天里我怎么好去打扰他们呢?”洛阳令佩服他的贤德,推举他为孝廉。这就是卧雪堂的由来。
2、宗祠楹联
扬风仁政:卧雪清操。
忠臣孝子;四世三公。
叱逆怀忠,谁出其右;负图卫主,义重于生。
水东追祖源,姓字尝开传帝后;埭南立门户,农桑自可乐田园。
3、族规家训
袁氏家训首推南宋袁采的《袁氏世范》这篇家训因“厚人伦,美习俗”而受到民众的推崇,《袁氏世范》分睦亲、处己、治家三部分睦亲部分有“性不可以强合”“人必贵于反思”“父子贵慈孝”等64条:治家部分有“宅所关防贵周密”等73条;处己部分是全书的核心,有“人之智识有高下”“处富贵不宜骄傲”“礼不可因人分轻重”等68条。
袁采强调,人不可汲汲于富贵名利,当以修养德行为务;对于富贵,认为“不曾有自少壮享富贵安乐至老者”,更何况富贵本是偶然的,其成败兴衰没有定势。现时的富贵多是先辈或者自己早年受尽苦难的结果,因此,居家宜“尚俭抑奢”,切忌“荒怠淫逸”,否则很快就会失去富贵。与人交往不可势利,无论对方贫富高下,均应保持礼仪,说话要和颜悦色,不可妄自尊大:要看到人家的优点和长处,不要紧盯别人的弱处和缺点;处己接物不可怀有轻薄虚伪、妒忌多疑之心:处事以能问心无愧为善。
七、姓氏名人与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人袁姓历代名人255名,占总名人数的0.56%,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三十五位。袁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71%,排在第二十九位:袁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5%,排在第四十三位;袁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56%,并列排在第三十九位。
历代袁姓重要人物:西汉大臣袁盎;东汉楚郡太守袁安,司隶校尉袁绍,虎贵中郎将袁术,文学家兼史学家袁宏;南朝宋文学家袁淑,史学家袁山松;唐朝宰相袁智弘,袁恕己、袁滋,文学家袁郊;南宋史学家袁枢;元朝文学家袁桷;明朝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军事家袁崇焕,诗人袁凯,科学家袁黄,戏曲作家袁于令;清朝诗人袁枚,画家袁江,外交官袁昶;北洋军阀首领、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民国目录学家袁同礼。
八、寻根探源与宗族名胜
游线一:河南省太康市(发源地)——北京市(袁崇焕墓、祠)
(一)河南省太康市袁姓发源地——妫涛涂的封邑
太康是袁姓的始祖涛涂的封地,袁姓大多源于此。太康县现在仍有许多以袁姓为主的村落,其中位于清集乡的扶乐城村是比较著名的一个。至今这里仍存有东晋时期袁姓先人的墓地。太康历来是黄河流域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地方,袁姓先人的祠堂均已毁于洪灾之中,墓地能够存留至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交通参考:太康位于311国道与106国道的交叉口,从省会郑州到太康经311国道就可直达县城,两地之间不通火车。郑州火车站到太康的班车每I5分钟一趟,车程3小时,车费30元。如果乘出租车,从郑州到县城大概要250元左右。太康县城到扶乐城村交通十分方便,直达小巴很多,车程30分钟,车费3元。乘出租车大概要25—30元(可砍价)。住宿:太康县住宿十分方便,标准间(二人间),60—120元/间,豪华套房600—999元/套。美食:太康肘子。
(二)北京市袁崇焕墓、祠
明末儒将袁崇焕,是杰出的军事家。宁远一役使努尔哈赤受伤而死;在宁锦以九千骑军逼得皇太极大败而归。但后来崇祯皇帝中了满人的反间计,袁崇焕被定为叛国罪,死得极其惨烈。可怜袁大将军,为国为民出生入死,最终却被同胞痛恨,甚至到了争食其肉以泄愤的程度。当时的袁崇焕被剐得皮骨都没有了,但余下的心肺还哀嘶了半日之久。那样的境况,怎是一个“惨”字能形容的!袁崇焕帐下一位余姓谋士,冒死偷回他的首级埋在自家院里,从此余家世代为袁帅守墓,300多年历经风雨、不离不弃,又怎是“忠义”二字能概括的!
袁崇焕正式的墓冢建于清初,祠堂建于民国初年。文革期间被毁。现在位于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的袁崇焕祠和墓将建成纪念馆对外开放,为袁崇焕守墓的余家第17代后人将以顾问身份继续已经长达372年的守墓史。
交通参考:市区内乘3、23路汽车可达(斜街站或广渠门站)。
游线二:广东省揭阳市(袁氏家庙)
袁氏家庙位于揭阳市渔湖镇长美村。村里的老人们说,家庙建于元代,已有近700年的历史。庙里有袁姓入潮开基的一至六世祖坐镇。当年北宋兵部尚书袁琛因党派之争被贬,含羞带辱入潮落户,不想后代子孙却在这里繁衍兴旺。
900多年后的今天,渔湖长美村已成为潮汕和台湾40余袁姓村庄、数万袁姓人口的“祖地”。作为代表物的袁氏家庙依然是元代初建时的样貌。家庙内保存的袁氏族谱已记到了35代。家庙两面是同时期修建的家宅“积庆堂”,马厩里的石马槽也是原模原样的。家庙前的那株榕树已600高龄,村中的榕树也都上百岁了。坐在老榕树下,听听村民们讲袁家历代的老故事,摸摸400多斤的“练武石”,想想这个家族如何在逆境中勤耕细作、习文练武、奋进不息,也许会从其中获得一些启示。
交通参考:揭阳县乘至渔湖桥头的汽车10分钟可到长美村,车票2元,下车后需走一段,可乘小巴直达家庙,车票4元左右。也可在长美村打车前往,车费10-15元。
游线三:云南省红河自治州石屏县(袁嘉谷故居)
袁嘉谷是清末云南惟一的状元。他的故居位于石屏县城南正街156号四合院内,占地面积395.8平方米,是一座清代中式四合院瓦楼房。
顺道游:龙湖风景区:石屏县城以东两公里处,是云南省八大高原淡水湖泊之一。“三岛九曲七十二弯”自然天成,每年6至10月份,异龙湖万亩荷花一望无际,景色十分壮观。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河北秦皇岛人,佛教信徒。被誉为IT培训师、网络分析师、网络策划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品牌通创始人。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蓝海观点的提出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成为我国网民对网络真正了解的一个标志,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0年春,冯志亮毅然摘下互联网行业带给他的诸多光环,正式皈依佛家净土宗,并成功完成行业转型,开启了人生另一个崭新的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播。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涉猎广泛,书法造诣深厚,并热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曾编写《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余部,《姓氏填谱手册》两百余部,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