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论撷英】1941 蒋伯潜《中学国文学习法》

著者

  蒋伯潜(1892—1956),名起龙,又名尹耕,以字行,富阳新关乡(今大源镇)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入府中学堂。毕业后,先后在阆苑小学、美新小学任教。1920年夏,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国文系,在钱玄同、胡适、鲁迅诸名师熏陶下,学业日进。“五四”爱国运动中,积极参加游行、示威,并在《新青年》、《东方杂志》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毕业后,先后任浙江省立第二中学教员、校长以及第一中学、第一师范、女子中学等校教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讲授基本知识,诱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对学生作文,主张多批少改,提高写作水平。1926年秋,参与策动浙江省省长夏超起义,响应国民革命军。次年,任《三五日报》主笔,抨击时政,文名鹊起。抗日战争时期,应邀赴上海大夏大学、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任教,同时兼任世界书局特约编审。上海沦陷后回乡,从事著述,一度任富阳县立中学教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上海任上海市立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1948年,陈仪主持浙政时,出任杭州师范学校校长,延聘进步人士袁微子等共襄校务。

  建国后,应张宗祥之邀,任浙江图书馆研究部主任。同时,被选为省第一届人大代表。此后,连续担任省、市人大代表。1955年秋,调任浙江文史馆研究员。

  蒋伯潜于经学、文学,均有很深造诣。文思敏捷,著述等身。其主要著作有《经与经学》、《十三经概论》、《经学纂要》、《诸子通考》、《诸子学纂要》、《中国国文教学法》、《校雠目录学》、《字与词》、《章与句》、《体裁与风格》、《诗与词》、《散文与骈文》等。

目录

中学国文教学法目录

绪论  国文教学的目的与国文教师的素养

教学目的——正目的——运用了解欣赏本国的文字——副目的——了解我国学术文学的流变——获得明确的道德观念正当的修养方法——培养思辨能力

教师素养——学力——技能——头脑——愿力——态度

本论一: 课内讲读

教学和教授不同——讲读应当并重

第一章 教材的选择与排列

选择教材的主张——旧派——多选周秦两汉古文——多选论述学术思想之文——多选唐宋及桐城派古文——用整部古书——新派——多选讨论问题研究思想的文章——多选新旧语体小说——多选新文艺

选择教材的原则——形式方面——词句——章法——篇幅——词气——时代——体裁——内容方面——知识——修养——生活——乡土

排列教材的主张——以问题为中心——以体裁为标准——以学术源流为次序——以文学流变为先后——以文章作法为准则

排列教材应注意之点——篇幅——程度——时序——语体与文言——中心教材与附属教材

第二章 预习的指导

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检查以部首编的字典与辞书——反切——等呼——刚音柔音——类隔——四声——清浊音——颇音字——同字异义——同字异用——指导学生使用标点符号——预习项目

第三章 教师的准备

温故可以知新——例一“太史公牛马走”——例二“犹豫”

准备时注意事项——作者异名——古书性质及其真伪——文体——题目的解释——虚字——附讲授笔记实例

第四章 课内讲习

预习的检查——试讲范讲——试读范读——讨论

讲习时注意事项——题目——体裁——文章与文艺——作法上的分类——文体分类表——作者异名——作者籍贯——作者地位——字的音义——复词——虚数——虚字——文法——修辞——结构作法及风格——引用语句典实及内容——读法

第五章 课后的督促与考查

抽阅笔记——指导温习——考查成绩——附试题实例——问答——,默写——翻译——解释——词语重组——举同义词或相对词——造句——测验——是非法——选择法——填充法——正误——标点

本论二  习作批改

一般的误解——写作是生活所必需的技能

第一章 命题

命题的注意——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心里和兴趣——学生的需要——题目地范围——题目的形式——题目的内容——作法——题材

作文题实例——记述描写类——议论说明类——应用文件类——文艺小品类

作文的设计教学

第二章 指导

一般的指导——审题——立意——取材——用材——结构——层次——联络——呼应法——曾递法——分析法——综合法——过度法——问答法——变化——追叙——插叙——补叙——开场和结尾
特殊的指导——例一(书信)——例二(记叙文)

第三章 批改一(字与词的批改)

书写的错误——别字——字形相似的字——字音相似的字——笔画写错的字——简笔字使用的错误——意义方面——文法方面——修辞方面

第四章 批改二(章句与内容的批改)

组织不全——语气不合——次序杂乱——浮词累赘
修辞方面——增减——变化——曲饰——烂调套语与文语夹杂
态度方面——轻佻——狂妄——猥亵
内容方面——叙事失实——写景失真——抒情不由衷——议论背于理
作文通病——延宕——潦草——枪替——抄袭
批语——眉批——总批——改文符号——分数——附批改实例三篇

本轮三 课外指导

课外教学当与课内并重——课外教学范围影响之大

第一章 课外阅读

读物的编选——一般的读物——小说——剧本——诗歌——笔记——散文——专书——日报杂志——特编的读物——国文自学辅导丛书——寓言故事的编选——旧诗词的编选
阅读的指导——组织读书会——介绍读物——指示读法——规定办法

第二章 课外作业

平时的作业——日记或周记——假期的作业——温课——诵读——比较——联合——通信——收集

第三章 课外习字

习字要件——正确——清楚——匀称——敏捷——习字要有恒心——习字三到——选贴——执笔——调墨——写字时的姿态——注重小楷行书

第四章课外活动

演说——辩论——谈话——演剧——各种刊物——讲演记录——团体活动——文字游戏

余论 国文教师的修养

文法——修辞学——文字学——文史学——学术史——古书校读

fenglong88按:

十多年前看到蒋伯潜先生的这本《中学国文教学法》(1941) ,其中谈到中学国文教学目的时说:

“正目的:运用了解欣赏本国的文字 
副目的:了解我国学术文学的流变,获得明确的道德观念正当的修养方法,培养思辨能力 ”

对于这个目的,我十分赞赏,首先是一个“运用”打头,显示出真正的评价尺度。而后面的三项,皆为学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摘录1:

绪论 国文教学的目的与国文教师的素养 

我们充任中等学校国文教师的,在研讨中学国文教学之前,当先明了二事:(一)中学国文教学的目的;(二)中学国文教师的素养。

一、国文教学的目的 
1.1国文教学的目的有二: 
(一)正目的——国文一科所特具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于生活所需的工具——国文——能运用,能了解,且能欣赏” 。
(二)副目的——国文科与其他学科同具的教学目的,又可分为两: 
(甲)使学生了解我国固有文化之一部分——学术和文学的流变。 
(乙)使学生明了我国固有的道德观念及修养的方法,并培养或训练其思辨的能力。

1.2正目的——运用了解欣赏本国的文字 
本国的文字,和语言一样,是国民生活上所必需的工具。一国的国民不能运用他本国的文字,生活上所感到的痛苦,和不能运用语言一样,哑子不会讲话,无由表达他自己的情意;聋子不会听话,无由了解他人的情意。不能运用本国文字的人,一方面不能以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意,一方面不能从文字上了解他人的情意,不是和哑子聋子一样了吗?因为文字和语言,同是我们表达情意的工具,同为我们生活所必需的。更进一步说,文字本所以济语言之穷;语言只是口头所发的声音,声音不能传于异地,留之异时,所以才造出这种代表语言的符号——文字——来。如不能运用文字,则我们耳所闻,目所见,身所历,心所感想的言语、事物、情感、思想,都不能把它们记录下来,以助我之记忆,更谈不到传于异地,留之异时了。用文字记录表达所闻见、所经历、所感想的言语、事物、感情、思想,而能艺术化,便有供人欣赏的价值,这就是“文学的技巧”。教中学国文,不能希望他们的作品都有文学的技巧,有供人欣赏的价值;可是席上别人作品的能力,是应当养成的。所以使中学生对于他们生活所必需的工具工具——国文——能运用(用以记录表达),能了解,且能欣赏,是中学国文教学的正目的。

1.3副目的(一)了解我国学术和文学的流变 
现行部颁中学新课程标准,把“了解我国固有的文化”列为国文教学目的之一。我认为:“了解我国固有的文化”是教学本国史,尤其是中国文化史的正目的;在国文科,只能作为一种副目的。而“文化”一词,所包甚广,国文科所能使学生了解者,不过其一部分,关于学术文学流变的一部分而已。教学时还得顾到学生的智力和学力。初中学生,绝不能使他们完全了解学术文学的流变;即欲勉强注入,非但事倍功半,结果怕竟是注而不入。所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学术文学的流变,这一项是国文教学的副目的;须高中阶段完了时,方能达到。

1.4副目的(二)获得明确的道德观念正当的修养方法 
道德重在笃行实践,修养须从身体力行中下工夫;单靠文字上口头上的说教,不一定就能使学生实践。所以,我认为国文教学仅能使学生获得我国固有道德的明确的观念,知道修养的正当的方法;更进一步,也只能鼓励他们对于道德修养,下体验存养的工夫而已。将来究竟能修养到如何地步,能否成德,则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了。而且这一项,可以说是整个学校教育的目的,须全体教师都能以身作则,方可收效的。所谓“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正指这种关于道德修养的教育而言。教师对于自身的言行,不知检点,教学国文时,却以道德的说教者自居,能不引起学生“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的反感吗?万一反唇相讥,便是“以言教者讼”了。国文科应采用关于道德修养的教材,国文教师对于学生的道德修养,也应负以身作则的责任,这都是当然的。不过以此为国文后教学特具的目的,以为藉文字语言的说教,便可达到这种目的,则未敢苟同。

1.5副目的(三)培养思辨能力 
第二项副目的中,还包含着“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一点,这也得加以说明。一般人以为国文教学的目的,在使学生有正确的思想。我想:这种正确的思想已有公民科在那儿专负灌输之责了,所以国文教学已没有把它列为正目的的必要。国文教学的任务,在怎样培养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这在教学论辩文时,固然可收到相当的效果;其实,即是文字的校勘训诂,名物事实的考证,习作的指导批改等,都可以藉已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如果能辨认是非、长短,并且推而广之。对于一切事理都能慎思明辨,审别其曲直、邪正、轻重,就不至盲从曲解,而误入歧途了。 
总之,国文教学的正目的,还在文字方面;副目的,却在内容方面——知识的获得,道德的修养,思辨能力的培养训练。国文教师所负责之重大,即此可见。他们不但须对学校及教育行政机关负责,对学生及其家长负责,还须对社会,对国家负责哩!因此,国文教师不能不有其相当的素养了。

二、国文教师的素养 
国文教师应有的素养,第一,须有相当的学力。不但对于他所选授的教材,要有详明精确的、完全彻底的了解;就是文学史、学术史、文字学、修辞学、文法、以及各种文学,都应该有相当的常识。第二,须有熟练的技能。如讲的方面没,须有清晰流利的口才;作的方面,不论语体文言,须有明白晓畅的文笔;写的方面面不论在纸上、黑板上、须能书写行书楷书,而且写得敏捷,写得清爽,写得正确;尤其是批改方面,须能看出学生习作中的疵病,予以增删改润,而且指示其所以然,批改得好,并且批改得快。第三,须有清灵的头脑。头脑清楚的国文教师,方能了解时代思潮,了解现代青年们的心理,尤其是学习心理;头脑灵敏的,方能运用教学的方法;反之,头脑不清而笨拙的教师,绝不能教出文思清爽而敏捷的学生来。第四,须有弘毅的愿力。愿弘,故有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热诚;力毅,故有“人不知而不愠”的“诲人不倦”的精神。第五,须有中和的态度。对学生,则温而厉。威而不猛。公正而不偏颇,是曰“中”;对同事,则和而不同,恭而安,是曰“和”。其实,这五者是一般教师缩影同具的,不过“学力”、“技能”二项的内容,各科教师不同而已。

摘录2:

本论一  课内讲读

国文教学,可以分作三大部分:(一)课内讲读,(二)习作批改,(三)课外阅读及其他活顶的指导。课内讲读,指课内选文精读而言,再过问教学中,大家都知道它所占的地位之重要,可以说是全部国文教学的中坚,所以首先提出来讨论。

“教学”和“教授”不同。教授完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处于被动的地位,只须“受教”,不必“自学”;教学则以学生为中心,不但须使学生有自学的机会,而且须加以督促、辅导和鼓励;就是教师方面的“教”也得顾到学生的需要、能力和兴趣。此在各种学科,莫不皆然;而以国文一科为尤甚。因为我国的国文教学远承科举时代的遗习,学生完全处于被支配、被拘束的地位,教师施教时,并不顾到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所谓需要,不过把国文当作科场应试的敲门砖而已。现在,教学国文的目的既和科举时代不同,则对于国文教学的态度,也得根本加以改革了。

从前科举时代,私塾初期教授国文,只重记诵,并不讲解离开讲以后,也仍偏重在读。现在学校里,则从小学起便注重讲了,不过小学里还有教学生熟读的;一入初中,便完全偏重在讲,而且只讲不读了。无论讲得如何明白,讲而不读,读而不熟,则教材自教材,学生自学生,仍丝毫得不着益处。因为只读不讲,好比吃东西,并不咀嚼,便囫囵地吞下去;只讲不读,又似细嚼之后,仍把它吐了出来,其不能充饥疗肠,不是和食而不化一样吗?何况文字的音读,诗文的声调,非朗读不能娴熟领会呢?所以讲读两项应当并重,不但教学文言文如此,教学语体文也须如此;不但教学散文如此,教学诗歌更须如此。

说道课内讲读,我们便得想到两个问题:一是讲读些什么;一是怎样讲读。前者是关于教材的问题;后者是关于教法的问题。教材应如何和选择?选定的教材应如何安排?所谓课内讲读,应当有几个步骤?上课前的工作如何?上课时的工作如何?上课后的工作如何?这些都是本编所要讨论的问题。兹就个人经验所得分章述之。

fenglong88按:

附上当时的一个阅读感受

“以学生为中心”又一个被倡导的理念在前人的论述中出现。当很多专家不辞辛苦从海外趸来这个法宝后,当目前的论文中充斥这外国的人名和似是而非的译名时,又有多少人重视过本国的这本被尘封的专著呢?教师的职责,在蒋先生的论述中简单而明确,如果我们能早一点贯彻这种职责,我们的语文教育又何尝需要走这许多弯路!

当然从另一方面说,“教学”既然是两面的,学生的“学”也是应该有一定的自觉性才行。其实,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到韩愈的“解惑”这里面都有对学生的“学”的要求。当我们把两方面的内容都加到教师身上时,畸变自然会发生。

敲门砖的比喻在现今的高考制度下是我们已经再熟悉不过的。只不过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抛弃了科举时代的内容,却保留了科举时代的思维定式,我们哪一点进步了呢?

熟读与讲读二者之间应该是共生,但不要传统的研究者只知攻讦私塾的熟读,却不知熟读自由它的妙处。而另一方面在现代的教学中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有很多教学任务要完成,而时间却是有限的,什么陶冶涵咏,要么放到课前由学生去做支架,要么放到课后要学生去体会,可这却是无法落到实处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汉语的音乐性方面的内容大部分已经消失了,这就造成汉语本身特征的一种损失,学生已经学到的就是一种不完整的汉语,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要求现在的学生传承汉语,不也是在强人所难吗?

以前分析过一点“读”和“讲”的关系,附在后面:

“读”和“讲”应该是一个合力

语文课堂上的学生读和老师讲,看似是个对立的话题,其实二者都要服从一个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让学生有收获。如果离开了这个原则,读也好,讲也好,都失去了意义。

同样的读,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不同含义的,即便是学生声音再大、再怎么积极,也不能保证学生能够有所收益;同样的讲,如果不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的情况,那么只能是教师的“独角戏”。学生第一遍读其实只是完成识认的工作,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读和教师的讲,能够明确从何处入手阅读文本,怎样捕捉作者的思想与情感,然后把这些从读中再现出来,才是进一步的再读,也就是说“读是起点也是终点”这是一个通过“读”来展示的过程,初读和再度。但我们的目标应该不仅限于完成这个过程,因为在一堂课上的读其实只是针对某一文本的,如果我们不能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规律,那么“读”也好,“讲”也好,只是对这一文本有效,离开了这一文本,“读”和“讲”的局限性就体现出来,语文学习的效率也就降下来了。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读”和“教师的讲”都要有一个更高的拓展任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