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 聊城市>高唐县 清平镇
清平镇位于高唐县西南部,距高唐县城22公里。东邻省道009线,北接高临公路,西达临清,南邻茌平,总面积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33公顷,辖61个行政村,人口4.1万。
清平镇,春秋战国时属齐国,秦属巨鹿郡,汉时属清河郡。宋元丰年间(1080年)县治所迁于此,至1940年县治所迁往康庄(今属临清市),此地始称“旧城”。1956年清平县撤销,旧城改属高唐县,同年9月成立乐园(旧城)公社。1984年建镇。1991年9月更名为清平镇。
清平镇现存有北宋年间古城门(迎旭门)、元代王懋德墓石雕群、明代的文庙、清代透龙壁,均为省级文物。唐朝著名宰相吕才也出生在该地。
清平迎旭门,为原清平县城之东门。据《清平县志》记载,清平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建成土城,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增修,元延佑四年(1317年)重修,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改为砖城,重修四门和城楼,都是砖木结构。在迎旭门的门洞上方中央有匾碑一块,上书“迎旭”二字,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刻。现迎旭门南北长15.5米。东西宽12.9米,整体为青砖砌筑。城楼四角凌空欲飞,稳固而壮观,严谨而雄伟。清平迎旭门是鲁西平原上仅存的古代城门,成为鲁西一景。
清平文庙为原清平县供奉孔子的祀庙。大成殿坐北朝南,面阔5间、进深4间,占地面积277.8平方米,灰瓦歇山顶,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建。从建筑风格上看,清代曾维修过,梁架基本上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
大成殿南100米处,是文庙的影壁。影壁高5米,宽10.25米,厚1.27米,整体结构为青砖砌筑,琉璃瓦盖顶。中间有一圈绿色花边琉璃饰件,其四周为十字,透孔。上有烧制的“太和元气”4个大字。影壁的方青砖上皆盖有乾隆二十五年的戳印。据当地居民传说,影壁北面曾立有青色石灰石雕刻的盘龙柱,在影壁南面透过影壁上的透孔能望见此柱,因此人们也称影壁为“透龙壁”。文庙内碑刻众多,反映其昔时的鼎盛风采。
文庙四周有汉柏17株,古木参天,枝繁叶茂,苍劲有力。文庙南80米处,有一颗树龄超过千年的梓树。梓树生长缓慢,虽然树茎不是非常粗壮,但奇特之处是,它的北面东西两侧又生出两颗小梓树。据说梓树树龄不过千年是不生幼树的。此两株幼树立在距老树五米的地方,足见其根部的粗壮深广。此树被视为当地一大奇观。
元朝名臣王懋德,字仁父,籍今高唐县石门村。生于元至元年间,卒于元至正年间。历任宪府御史台中书椽升户部主事,南行台监察御使、内台御使、都省左司都事,御史台都事,河南、燕南廉访司副使。天历初年(1329年),升左司郎中、参议。至顺元年(1330年)改任詹事参议、迁中书、拜治书侍御使,此后又改任淮西廉访使,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又奉召任资善大夫、御史中丞,拜中书左丞。王懋德在任淮西廉访使时,曾纠正平反冤狱。对百姓主张“穷之以兵不如喻之以礼”。善书、工诗,著有《仁父集》。
王懋德卒后葬于石门村祖茔。墓地今存有其祖父、父和王懋德祖孙三代连冢墓,三冢相接,保存较好,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葬封土高5米,南北长60米,东西宽56米,坐北朝南,砖室结构。据当地人传,原茔地规模宏大,占地近百亩,松柏千余株,前有石门、神道,两侧有石人、石羊、石猪、石案、石马等石刻造像。现仅存石人4个、石羊1只,石柱墩2个,碑座1个。墓地南部有古柏数百棵,林木茂密,参天蔽日,附近小河潺潺流过。每逢王懋德祭日,石门村王氏族人都到墓前祭祀。
村内原有王氏祠堂,堂前有双斗旗杆,今已不存。
清平古城门迎旭门
清平文庙
清平古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