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林则徐家世 ——三代五尚书不是林则徐的祖先
林则徐是清廷封疆大吏,历任十数省督抚大臣。一位汉族官员受到清廷如此重用,一般人很容易推想林则徐出身于名门贵族。清代,金安清(字眉生,嘉善人,官至湖北督粮道)撰《林文忠公传》中说:
“林则徐,字少穆,侯官人。林氏自唐后即为闽中甲族,前明科第尤盛,史称三代五尚书,皆以清德著。”[1]
金安清的撰述与史实不符,但其影响颇大。因为金是林则徐的同时期人物,所以后世研究林则徐的人,也有的据此传述,以讹传讹。如说: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林家本是福建有名的大族,在明朝时候,他家做官的人很多,有的官职也很高。”[2]
金安清等把明代福州三代五尚书的林氏当作林则徐的宗祖, 这是他们对福州林氏宗支的情况不了解,以至张冠李戴。福州的林姓宗支很多。目前尚有谱可查的林氏有镰浦林、云程林、淘江林、凤池林、西河林、上街林等等。无谱可据的则更多,如竹岐林、莲塘林、文峰林等等。因此,要探索林则徐的家世还应从林则徐父子的著述中找到依据。一九六一年,福州林则徐纪念馆筹备委员会收藏了林则徐父亲林宾日为林则徐兄弟析产立下的阉书。这份文件对林则徐祖先有很具体的叙述,《阉书》说:
“余世居玉融,始祖高德公宋进士。传十世至榕山公, 余支祖也。公生二子,长存素公,余之五代祖,墓在玉融。存素公生高祖学我公,迁省垣,生曾祖启案公墓俱在北关外飞来峰下。启案公生祖北塘公,墓在北关外铜盘山。”[3]
位于福清的林则徐祖居
玉融,是福建福清县别称。福清位于闽江支流乌龙江以南, 是闽县的邻县。林宾日在《阉书》中列举了唯一参加科举的祖先,却远在宋代。如果有明代三代五尚书的先人,他应该是不会忽略的。《阉书》叙及五代祖在福清和四代祖迁入福州,均列举墓在当地为证。
经实地调查,宾日祖父北塘墓确在福州北门外铜盘山,墓碑上书:“乾隆己未北塘林公配郑孺人。”,至今保存完好。此例可证林宾日《阉书》的纪述是可信的。
林宾日卒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林则徐为亡父撰写了《显考旸谷府君行状》,其中也有关于家世的叙述:“府君讳宾日,字孟养,号旸谷。系出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徙居福清之祀店乡, 国初再徙省治……。”[4]
林则徐说的“系出九牧林氏”,据《闽林大宗世谱》的《林氏族谱序》云:“吾林出自子姓黄帝之后,历唐、虞、夏、商…… 至西晋,林礼徙籍于下那,遂为徐之冠族。传至孙,为晋安始祖禄。后中州板荡,衣冠卿相者有八族徙闽居之,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唐定天下,氏族推晋安之林为甲,禄生景……由晋安迁莆之北螺村,……披自北螺村迁居澄诸,生九子,同时为九州牧。世远支分,布满海内。北自玉融、闽县、长乐、连江、浦城以逮吴下,南自惠安、晋江、龙溪、漳浦以至惠湖,莫不聚斯国族。”[5]
《闽林大宗世谱》部分世系
《林氏族谱引》也说:“南闽族姓甲科之蕃盛无出莆仙,而莆仙之中惟林氏称首。语云:无林不开榜。盖即甲科之盛,见族姓之蕃也。……受姓自周,入闽自晋,入莆自隋,入仙自唐。支派远分,入闽宦迹,名传九牧,彪柄人寰,昭垂史策。”[6]
由此可见:一、九牧林的始祖来自中原,入闽始之于晋代;二、九牧林遍布全省各地,莆田则是九牧林的发端地。林则徐的福清始祖是从莆田徙居福清县祀店乡,自然是系出九牧林氏。所以,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五月初六日林则徐到达北京就寄寓在莆阳会馆。
那么,福州的三代五尚书林氏是不是也源自九牧林?清代福州学者郭柏苍在他的《竹间十日话》中写道:“明时,福州有四林同时在朝而又联宗者,东林即文安连浦林也(林元美宅在连浦。连浦以连姓著名,连姓衰,林姓始大, 今呼镰浦或呼林浦)。……西林户部尚书林沣也。……南林廷选,字竹田,南京工部尚书。初姓樊,复姓林,俗言樊廷选尽此壶者是也……北林即御史林廷玉, 衣锦坊中之北林坊乃其宅也。”
文安,是闽县林元美之子林瀚的溢号。林瀚字亨大,成化二年(公元1489年)进士,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拜南京吏部尚书,后改南京兵部尚书。是三代五尚书的第一代尚书。林瀚九子, 次子林庭㭿、季子林庭机又先后任官至工部尚书。林庭机子林镰、林烃也先后任礼部尚书、工部尚书。父子孙,一门三代五尚书,传见于《明史》。
唐代九牧林列祖
濂浦(林浦、连浦),乡名。位于州城南,属闽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南台岛,是林元美世居之地。故俗称三代五尚书为“镰浦林”。
濂浦三代五尚书林氏,于明初就迁居入福州城,《闽都记》云:“昼锦巷旧名华曹坊。闽王时号新市。国朝嘉靖初,里人林庭棉都御史归省,名昼锦。”[7]
昼锦巷属闽县,又称河西。今福州市鼓楼区五一路大街。
濂浦三代五尚书林氏在福州不但有住宅,而且有行祠。他们住居的华尊坊还因林庭棉衣锦还乡而更名为“昼锦”。而林则徐的祖先在明代尚住在福清县。
濂浦林氏是支望族,保存有《濂江林氏家谱》可以查证其源流,《天顺壬午修谱序》:“稽我远祖,五代间自固始入闽,卜居斯乡,因用吾姓而名乡之浦,曰林浦,岐日林岐,桥曰林桥。于戏卫祖宗肇迁之意,从可知矣!由昔而今五百年余,诗礼浑乎世守,尊祖敬宗同此心也。……”[8]
我们把这一叙述对照林则徐父子关于世系的叙述,从时间上推算,林则徐的莆田九牧林远祖入闽时间比镰浦林要早六百多年。而进入福州城的时间,林则徐的祖先比三代五尚书林氏晚二百多年。从各自入闽路线对照,林则徐远祖:
中原→莆田→福清→福州。
三代五尚书林氏的远祖:
固始→濂浦(属闽县)→福州。
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
至此,已足以说明明代福州的三代五尚书不是林则徐的宗祖,莆田九牧林也不是三代五尚书濂浦林的祖先。自林则徐追溯到宋代的始祖也只有一位进士“始祖高德公,宋进士。”[9]林则徐的祖父林万选,是“身列誉宫,未经中式”[10]的秀才。林则徐父亲林宾日终生没有功名,在四十九岁才贡成均。至于家庭经济,林则徐祖父死后就“家无一尺地,半亩之田。”[11]一贫如洗了。林则徐父亲、伯父“兄弟四人分散谋生,自食其力。”[12]林宾日“教读为生”[13],为了抚养林则徐兄弟姐妹十口,除了“馆谷”收入及食廪之外,还要靠陈氏做手工纸花赚点极为微薄的报酬来补贴,过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14]的惨淡生活。林则徐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撰的亡母哀启也说:“家事中落,逋负山积,于是饔餐恒有不继,先慈每独忍饥饿,不使家君知之。”又说:“先批工针黹,又善为草木之花,……可以逼真,遂资其值,以佐家计。”[15]据此,林则徐系出身于“累世传皆儒业”[16]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的世家。
至于传说林则徐在出仕前曾与濂浦林氏攀亲认祖。在封建社会中的“以富为贵”、“以贫为贱”、以名门望族为荣的习俗影响下,林则徐如果攀亲认祖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林宾日说:“世居玉融”,自认寒贫世家。林则徐却说:“系出九牧林氏”,标榜自己出自望族。世俗如是,林则徐也难超脱。不过,攀亲认祖是一回事,而宗支家世不同毕竟又是另一回事。
注释:
[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附录。
[2]章回:《林则徐》。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3]林宾日:《阉书》。原件存福州市文管会。
[4]林则徐:《显考肠谷府君行状》写刻木,原件存福建省图书馆。
[5]宋元佑三年六月上浣,光禄大夫端明殿学士兼翰林承旨林英撰。见于《闽林大宗世谱》。
[6]明永乐兴化府仙游县教谕庐陵严宁撰。见于《闽林大宗世谱》。
[7]明万历间王应山编《闽都记》。
[8]林元美撰,见于《濂江林氏家谱》。
[9][10][11][12][13][14]林宾日:《阉书》。
[15]林则徐:《哀启》手稿,原件存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16]林则徐:《显考旸谷府君行状》。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3年第1期·杨秉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