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发热便秘案例通过汗法、下法不能解决的原因是没有想到瘀血———瘀在血室

瘀在血室

便秘可没有那么简单,除了以上讲过的以外,还有瘀血在血室引起的便秘,还有脾胃的功能失调引起的便秘,还有水火有郁引起的便秘。我们先看看瘀血在血室引起的便秘是怎么回事?关于血室的概念,前面已经提到过,在这里就不再说了。

我们看看瘀血在血室的条辨:“病人无表里证,发热六七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这条讲的是,病人发热了六七天后,既没有表证之怕冷,又没有里证之呕渴,脉浮数说明病邪开始生热,这个热可能在肌肉也可能在血脉。这时可以用泻热的方法,假如用了泻热的方法后,脉数仍不解,说明此热在血脉,如果用了泻胃肠的方法,结果导致胃肠津液缺失产生了热燥之气,血脉中的热与胃的热燥之气相合,一则血被热熏蒸形成瘀血,二则胃的热燥之气更盛,消谷善饥(指病人食欲过于亢盛,进食量多,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形成能吃却六七日不大便的局面。这时应先用抵当汤把血脉里的热与瘀血清掉,把不大便的源头掐死了,大便自然顺畅;此不大便为瘀血引起的。看来我们熟知的消谷善饥原来也有血脉的热与胃的热相结合而形成的,这一点很重要。

说到消谷善饥,很多人认为是胃中热燥之气引起,所以大部分的治疗针对胃,其实不然,有一部分消谷善饥与瘀血有关,希望大家辨证施治时多方斟酌。消谷善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糖尿病,昨天一位外地的朋友还为这事打电话咨询,她说,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特别能吃,排便却不及时,有一天早上没有吃早餐就去开会,结果开会期间差点虚脱,出现了出汗、发抖、胸闷的症状,于是吓坏了,联想到自己有糖尿病的家族史,赶紧咨询当地的医生,大家均建议其测血糖。她就开始惶恐了,第二天一大早去医院测血糖,结果血糖没有问题。她问我,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说,从你的症状上来看是心火不足引起。她问,心火不足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了解她的生活饮食习惯,说原因有四,①喝咖啡;②近期睡觉比较晚;③近期工作量大;④吃饭少且不规律,看你符合哪一种,她说符合前面三条,接着诧异地问,喝咖啡对心脏也有影响吗?我说,当然,咖啡味苦入心,像是心火的燃料,能振奋心火,让人兴奋起来,长此以往,心火的力量会渐渐被耗尽。心主血脉,

心火生脾土,一方面心火总是被振奋大量消耗了血液,一方面心火的力量逐

渐被耗尽影响脾土化生气血的力量。爱喝咖啡的人久了,既会影响到心脏及

血脉,还会影响到脾胃,影响到心脏及血脉自然易得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影响到脾胃自然易得消化系统及代谢类疾病。看来,咖啡也不能多喝啊。

在临床上,糖尿病被定义为代谢性疾病,分为两种类型:1型和2型,治疗上也有所不同,1型糖尿病多为终身注射胰岛素,2型糖尿病多为终身口服降糖药。那么,从中医的角度上如何看待糖尿病呢?很多人认为,中医书籍里提到的消渴病为糖尿病,可以这么说吗?

我们先了解何为消渴病?《外台秘要》方述《古今录验方》曰:消渴病

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消渴也

二、喫(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消中也

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肾消也。

这三种消渴病,有人归纳总结为上消、中消、下消,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是消渴证三种不同的层次,一为胃肠有热燥之气,病在阳明;二为胃强脾弱,病在阳明、太阴;三为正气虚衰(肾的阴阳均不足),病在少阴。

那消渴病是怎么来的?跟发汗或泻下太过伤了胃肠的津液有关,所以,经常使用泻下的方法通大便的人注意了,这是糖尿病的根源之一。跟饮食有关,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都会伤了牌胃,尤其是酒,(千金方》之论消渴,曰:“凡积久饮酒,未有不成消渴。”凡是长时间喝酒的人,没有不消渴的。为什么酒能让人消渴呢?酒性酷热,尤其是白酒,想想寒冷的冬季能让大海结冰,却不能让酒结冰,可想而知酒性有多热了。所以喝酒的人爱吃咸的,爱吃腌制品,时间久了,恶性循环,体内自然生热,何能不渴啊。所以爱喝酒的人注意了,酒也是糖尿病的根源之一。还跟劳累过度有关,体力、脑力运动太过均会直接伤到正气,尤其是长时间熬夜的人或者晚上做剧烈运动的人注意了,这也是糖尿病的根源之一。跟情绪有关,不良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饮食、睡眠,所谓茶不思来饭不香,寝食难安,最典型的就是相思病”了,所以,情绪不佳的人注意了,情绪也是糖尿病的根源之一。这样看来,糖尿病与我们的起居、饮食、运动、情绪及误治息息相关,这也是所有疾病的源头。

然而消渴病不见得都是糖尿病,糖尿病也不见得都有消渴,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在治疗的过程中,不管你是血糖高,还是血脂高,还是血压高,只要符合哪个汤方的证候,就用哪个汤方,不可纠结于某个指标,我们应该辨证地、整体地看待所有的疾病,这就是《伤寒论》给我们带来的辨证施治的逻辑思维。

我们再看瘀血在血室引起的不大便的特点,“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

阳明证,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为胃有热燥之气、大便硬。

蓄血,为血的积聚,为血结。

也就是说,这个阳明证的患者,善忘,记性不好,大便虽硬,反容易排出,且大便的颜色是黑的,就不属于胃肠有热燥之气引起的大便硬了,是血结于血室,用抵当汤来治疗。结合抵当汤证的上一则条辨,我们可以总结出瘀血在血室不大便的特点有四:一为喜忘,二为屎虽硬,大便时却没那么燥结,相对容易些,三为大便的颜色为黑色,四为只是少腹硬满。

这种类型的便秘我也见过不少,一个20岁的小姑娘便秘了两年,胃口很好,偏瘦,记性特别不好,经常丢三落四的,另外还有痛经,大便虽说三五天一次,肚子也没有明显的胀痛感,大便虽硬却不怎么费劲,大便还时常是黑色的。而大便是黑色的,很容易让人认为是胃肠出了问题,这个小姑娘也做了胃肠的相关检查,结果没有任何问题,因找不出原因也就不找了,于是自己总买些润肠泻下的茶或药解决大便的问题,就这样持续了两年后,又发现自己的月经量越来越少了,视力也下降得很快。这个所谓的便秘就是典型的抵当汤证。

在这个条辨中提到了“喜忘”,喜忘即善忘,或者说记性不好。善忘似乎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的记性不好,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也有这种现象。那么,善忘是怎么形成的?《黄帝内经》云,血在上喜忘,血在下如狂。这里的血指的是血结,或者说是瘀血。血结在上表现为喜忘,容易忘事,记性不好;血结在下则表现为“狂”,精神状态超出常人,发疯状。也就是说,善忘与血结(瘀血)有关。

我们再看善忘还与什么有关?首先要搞清楚我们的记忆力是怎么形成的?

《黄帝内经》云,肾主志,志,即古誌字,记也,事物所以不忘,赖此记性。

记在何处,记在肾,藏于大脑里。肾生精,化为髓,而藏于脑中。凡事物经目入脑,经耳入脑,经心亦入脑,脑中之髓,即将事物印记不忘,一段时间后要想记起来这件事,则靠心思之,心念一动,脑中的事物就会立刻显现。

心属火藏神,如同照相机的镜头,肾属水藏志,如同照相机里成像的底片,心与肾相交才能完成记忆的过程。这样看来,善忘还与肾有关。如果在此过

程中,心神失养,心神被瘀血蒙蔽,记性必定受到影响;如果在此过程中精亏乏,不能藏精于髓,自然也必是善忘的

这样看来,有些记性不好的人是热与血结引起的,问题出在心神失养;有些记性不好的人跟年龄的增长有关,年龄越大忘性越大,问题出在肾精亏乏。而因热与血结引起的心神失养而善忘,这类善忘的人大便时有个特点,就是大便虽硬,反容易排出,且大便的颜色是黑色的,则用抵当汤治疗即可。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瘀血能引起不大便、消谷善饥、喜忘,那么,瘀血在人体还有无其他的表现呢?《金匮要略》里有两个条辨描述瘀血在人体的

其他表现:

1.“病人胸满唇痿(嘴唇萎缩没有血的滋养),舌青(舌体青色或有青色的瘀斑)口燥(口唇干燥),但欲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2.“病者如有热状,烦满(血瘀经气不舒)口干燥而渴(血瘀津液不布)。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热伏于阴),是瘀血也,当下之(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下之)。”

3.“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这里的下利在《医宗金鉴)一书中改为下血,指月经淋漓不尽)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日: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以此看出,瘀血在人体的表现还有胸满、口唇干燥而渴,但喝水不多、舌体青色或有青色的瘀斑、小腹自我感觉胀滿、月经淋漓不尽等。这些表现

都能辅助我们辨别体内是否有瘀血。反过来看,当我们出现了胸满、便秘、

善忘、消谷善饥、口唇干燥、少腹自我感觉胀满、月经淋漓不尽等症时,我

们也不要忽视了瘀血的因素。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告诉我说,她口唇干燥好几天了,喝水又喝不下去,以为有火,吃了一些清火的药还是不见好,嘴唇干裂得越发厉害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仔细询问了她的症状,虽口唇干燥却并不想喝太多的水,大小便胃口睡眠均正常,小腹自我感觉还有些胀,手脚心下午或晚上感觉微热,近期月经也是比平常推后两三天才干净。以此得知她的口唇干燥提示体内有瘀血,也就是说因瘀血引起的口唇干燥。于是,建议其服用温经汤,效果甚佳。

这样看来,她之前用的那些方法都是错误的其实在我们的身上发生任何的症状都是疾病预警的信号,关键是如何解读这些信号,如果你不会解读,那么就不要轻易用任何方法,因为使用后很有可能会误治,目前很多的疾病跟误治有关

我们看两则医案

医案一:丁某某,男,49岁,1977年6月13日诊治。半年前患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黄疸消退后,形瘦面黄,身黄如熏,查黄疸指数在正常范围。服补益气血药多剂无效。症见两眼暗黑,肌肤微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怒,腹满食少,大便不畅,小便自利,时黄时清,脉沉涩,舌瘦有瘀斑。此瘀热于内,治宜化瘀泻热。

方用:水蛭、桃仁、大黄各90克,虻虫30克,共为细末,蜂蜜为丸。

每服3克,日3次。初服泻下黑便,饮食增加,心烦止。续服夜能入眠,身黄渐去,药尽病愈。

这个医案讲的是一个曾患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的患者,黄疸指数虽然正常

了,但出现了一系列不适的证候,于是又找了一位医术高超的中医经方家开

方治疗,结果非常好,药尽病愈。说得好听些,这是中西医治疗的结合,说得不好听些,这也是西医与中医治疗时所关注的有所不同。中医关注的是人

的健康,西医更关注疾病的各项指标,只要各项指标在标准范围内,就认为

恢复了,事实真是这样吗?

再看此患者的证候,有大便不畅,小便自利,有腹满,有五心烦热,有舌瘦有瘀斑等,这已经完全具备抵当汤证了,然患者在此用的是抵当丸。抵挡丸与抵当汤的区别在于,抵挡丸驱瘀血的势力不如抵当汤,然其为缓攻,作用又比抵当汤更持久些。这一点,从抵当汤与抵当丸的服用后的表现就能看出,抵当汤服用后很快泻下黑色大便,而抵当丸服用后需要等到第二天才泻下黑色大便,这一点医圣仲景在《伤寒论》中有描述。抵当丸更适合体质偏弱的人。需要注意的是,泻下黑便时则当天不能再服用,若是症状即刻全部消失了,则不要再服用了。切记,有其证才能用其方。

医案二:栾某某,48岁,女,1982年7月20日就诊。少腹胀,全身浮肿已一月。尿时尿道有发热疼痛感,但小便通畅,化验无异常发现,全身浮肿,憋胀,夜卧不宁,不能坚持工作,曾服中药八正散等二十余剂无效。少腹部有压痛,烦躁,健忘,易怒。脉滑,舌胖苔白。辨证:膀胱蓄血,气化不利。治则:破血逐瘀。

处方:大黄9克,桃仁9克,水蛭9克,虻虫3个(去翅足)。3剂,水煎服。

服药后大便稀,色黑,日3~4次,3剂服完后全身浮肿憋胀消失,少腹硬痛消失。

这个医案很有代表意义。患者少腹胀,全身浮肿,尿时尿道有发热疼痛感,初看很像是体内的水出了问题,可能是蓄水,应考虑用五苓散、真武汤之类治水的经方,但其小便通畅,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病机啊。《伤寒论》云:“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这个小便利与不利就是鉴别蓄水与蓄血的要点。至此一点,此患者小便通畅,就已经见了分晓,其为蓄血的问题,所以用了抵当汤后效果甚佳,三剂即痊愈。

这个医案再次向我们展示了细节的重要性,如若我们医者不熟知《伤寒论》中的每一个条辨描述的细节,那这个患者在我们医者的手里很有可能被

误治,甚至被归类为疑难杂症,那这个患者的痛苦就此会伴随终生了。所以,

做为医者来说,辨证施治尤为重要,辨证清楚了再去施治,辨证不清楚时不

要随便出手施治。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