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种常见药材的炮制应用

同一味药材,若遵循的制药原则和采取的炮制方法不同,其功能主治和性味归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接下来,我们将为您列举21味常见药材经过不同炮制法后的应用——

1. 当 归

生当归:

质润,长于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常用于血虚证、血虚便秘、痈疽疮疡等。

酒当归:

善活血调经,用于血瘀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等。

当归炭:

以止血和血为主,多用于崩中漏下,月经过多,血虚出血。

土炒当归:

可增强入脾补血功效且缓和油润而不致滑肠。

2. 紫苏子

生用紫苏子:

多用于兼有肠燥便秘的痰壅气逆之咳喘。

炒紫苏子:

辛散之性缓和,多用于咳喘。

3. 大 蓟

生大蓟:

凉血止血,化瘀消肿,常用于热淋,痈肿疮毒等热邪偏盛的出血证。

大蓟炭:

凉性减弱,收敛止血作用增强,常用于吐血、呕血、咯血等症。

4. 干 姜

干姜:

对中焦寒邪胜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尤为适宜,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咳喘等。

姜炭:

功专止血温经;味苦涩,固涩止血作用较强,临床多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

5. 枳 壳

生枳壳:

较峻烈,偏于行气宽中除胀,用于气实壅满所致之脘腹胀痛或胁肋胀痛,瘀滞疼痛,及子宫下垂,脱肛,胃下垂。

麸炒枳壳:

烈性缓和,偏于理气健胃消食,多用于宿食停滞,呃逆嗳气,风疹瘙痒。

6. 大 黄

生大黄:

泻下力强,攻下者宜生用,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

酒大黄:

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熟大黄:

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

大黄炭:

凉血化瘀止血,多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证。

醋大黄:

泻下作用稍缓,以消积化瘀为主。

清宁片(酒和蜜炙大黄):

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

7. 白 芍

生白芍:

擅长养血敛阴,平抑肝阳,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头痛眩晕以及自汗、盗汗等。

炒白芍:

以养血和营,敛阴止汗为主,用于血虚萎黄,腹痛,四肢挛痛,自汗盗汗等。

酒白芍:

善于调经止血,柔肝止痛,用于肝郁血虚,胁痛腹痛,月经不调,四肢挛痛。

醋白芍:

引药入肝,敛血养血、疏肝解郁的作用最强。

土炒白芍:

增强养血和脾,止泻作用。

8. 香 附

生香附:

行气解郁,调经止痛,常用于肝郁气滞,胁肋胀痛,胸膈痞闷痛经等。

醋炙香附

疏肝止痛,消积化滞,用于伤食腹痛,血中气滞,寒凝气滞,胃脘疼痛等。

四制香附(生姜汁、米醋、黄酒、食盐水):

行气解郁,调经散结。

酒香附:

通经脉,散结滞。

香附炭:

多用于妇女崩漏不止等。

9. 甘 草

生甘草: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黄,咽喉肿痛,痈疽疮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

蜜炙甘草:

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等。

10. 苦杏仁

生苦杏仁:

有小毒,降气止咳,润肠通便,多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燀苦杏仁:

可除去非药用部位,提高药效,作用与生苦杏仁相同。

炒苦杏仁:

长于温肺散寒,多用于肺寒咳喘,久患肺喘。

11. 延胡索

醋延胡索:

行气止痛作用增强。

酒延胡索:

活血,祛瘀,止痛力强。

12. 黄 连

酒黄连:

引药上行,缓和苦寒之性,清上焦火热。

姜黄连:

缓和苦寒之性,止呕作用增强。

萸黄连:

缓和苦寒之性,寒而不滞,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

13. 黄 柏

盐黄柏:

引药入肾,缓和苦燥之性,增强泻相火、滋肾阴、退虚热的作用。

酒黄柏:

引药上行,清血分湿热。

黄柏炭:

清湿热之中兼具涩性,治疗便血、崩漏下血。

14. 厚 朴

厚朴:

辛味峻烈,对咽喉有刺激性。

姜厚朴:

可去除对咽喉的刺激性,并增强宽中和胃。

15. 黄 芪

生黄芪:

善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尿退肿。

炙黄芪:

善益气补中。

16. 麻 黄

麻黄: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蜜麻黄:

宣肺平喘作用增强。

麻黄绒:

适于幼儿、老人及虚人风寒感冒。

蜜麻黄绒:

适于咳喘未愈而表证已解的幼儿、老人及体虚患者。

17. 淫羊藿

淫羊藿:

祛风湿,强筋骨。

炙淫羊藿(羊脂油):

增强温肾助阳作用。

18. 苍 术

苍术: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麸炒苍术:

可增强健脾和胃作用。

焦苍术:

以固肠止泻为主。

19. 斑 蝥

生斑蝥:

多外用,因毒性较大,以攻毒蚀疮为主。

米炒斑蝥:

可内服,因毒性降低、气味矫正,以通经、破癥散结为主。

20. 山 药

山药:

补肾生精,益肺阴。用于肾虚遗精、尿频、肺虚喘咳,阴虚消渴。

土炒山药:

补脾止泻为主,治疗脾虚久泻,或大便泄泻。

麸炒山药:

补脾健胃为主。

21. 白 术

白术:

健脾燥湿,利水消肿,治疗痰饮、水肿及风湿痹痛。

土炒白术:

借土气助脾,补脾止泻力胜,治疗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麸炒白术:

可缓和燥性,借麸入中,增强健脾消胀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