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品鉴,想提升书法品味,难
不是难懂的道理,只是出于各种原因,大多数人难以做到。
生活中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生存起来是困难的。而不理他人的脾气秉性,沟通也不会畅快。想去了解他人,却没法认清是糟糕的,但不必悲哀,不过见识得少而已。看得多了,心里自然有数。阅人无数大概是纵横江湖的首要资本。这是玩笑,现实中确实多这般情形到是真的。
知人善任就是领导力,忠奸不辨,什么事儿都得毁了。道理就这么点儿。提高这种能力的方法也很简单,只是做起来要下些功夫。多看多品长见识,多看能做到,多品不容易。也不是不容易,而是懒得去品。
学书法,临摹,要读帖,这都知道。但是读帖代替不了品鉴,尤以观察到的现状,更觉如此。见不少学字的所谓的读帖,就是看笔画结构,纯粹眼睛的功夫,以看得准为目标。还拿前人说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为注脚。即使最后写的很像了,不过形似而已,这样不好。写不出人家的神采,因为形似还可以唬唬人,但是不知人家用意,就不敢突破藩篱,亦步亦趋生怕走了样,就被困里边了,这是糟糕的。多半入得了帖却出不了帖的正是如此。
也有客观条件限制使读帖的效率缩水。就比如正书碑帖,能存的也多是形貌,即便刻工技艺精良,许多用笔的神韵也丧失了。有经验的学者,尚可揣摩、玩味,还原书家意味。没经验的也只能就形论形了。一些墨迹法帖,就好得多,当然真迹最好。当然还有更好的呢,就是看着人家写。不过那些表演性质的不算,就得如右军将军、颜平原起草的那种情境,这个一会儿再说。
行书、草书帖虽也入石刻印,尚可见出大概用笔情状,比正书刻帖要好一些。
不过现在的条件是很好的,利用现代科技和博物馆的资源,将那些传世的法帖,照相排印,精良的能如见到真迹,这要品鉴起来就很好了。用笔轻重疾徐、墨色浓淡厚薄,都可见着,不用费脑子去猜了。要琢磨的就只剩书家当时心境了,也就超出形似,体味其情绪感觉了。老说学书得神,你不琢磨他的精神状态,没法体会他当时书写时的用笔的理由。他怎么这一笔就轻、那一笔就重;为什么这笔快、那一笔就慢;那一笔是审美追求的用笔、那一笔是受情绪影响形成的笔迹。
老有人说《祭侄稿》是丑书,多半就是忽略了情绪影响,造成的那些笔触痕迹“不到位”,如果从闲雅唯美的表现看就闹人心了。可是这种“闹心”不正是一种艺术情感性表达的效果吗。甚至还要说一句,常态下达不到。米芾看不上鲁公的正书,却推崇他的行书,这是原因之一。还就这事说,上边我不说看着书家写字更好吗,为什么?就是看他当时的精神状态、那种状态下的用笔、那种用笔形成的笔迹与他情绪对应的效果。
同时代的说可以看着写,千年前的古人怎么写的,看不到。看不到就算完啦?不行,如果感觉不到他的书写状态,就没法更好地品味他的作品,换句话说看来看去也没感觉,那就是生冷的一纸字迹而已。我过去的一个学生跟我提起,他看着《祭侄稿》,顺着那些字迹或顺畅或停顿,墨色或干或湿,笔画或收或放,脑子里跟放电影似的呈现鲁公当时书写过程,自己的心情也跟着起伏。我夸了他,也觉惭愧,自己也未能如此的感觉。
其实这种顺着字迹的指引,体会其中感觉,就比读帖深了,它是品鉴的过程。也唯有如此的品鉴才可得其中真味。突破形似、启迪自己、拓展新路就有可能了。这过程眼观心摹手追,全方位体验感受。如果加之对书写背景的了解,能与作者心心相通,感同身受,即便手下字形追不上,感觉到了,得其神,不正是书家所求的吗!
像我刚说的,我那个学生真是于书画如醉如痴的,他能进入那状态我一点也不吃惊。其实学书者能如此的品读经典的法帖,远比不停笔的描摹字形更有益。
刚才说的一家一帖的一个品鉴状态,开头也说了,还在于一个数量,要多品鉴,就是按着这法子,尽量的找来更多的经典法帖,在对比、比较中进一步提升审美品位。这也不多说了,找补一句:一辈子就喝一种茶,您能说懂茶吗。几十年就是二锅头,您能让人信服它好在哪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