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文史】白马一布衣||科举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滑县人,其开创的科举奇迹至今无人超越,滑县唯一的...

此篇文字是一个半应景的文字。高考分数已经公布,高考的录取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各学校的录取喜报或者庆祝活动可能也在酝酿之中。所以有了这一篇应景的关于科举考试的文字,此其一。其二是,这篇文字原稿是选自我正在撰写的《读《滑乘补》笔记》中的一篇文字,为了应景,将凌乱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编排,推送到公号上,以解公号长久不更之窘况。

此为记

关于文字内容本身,虽然出自自己的笔记,但是也是颇费一些心力,再加上工作繁忙,一个电话就能终止我的码字工作和对有关问题的思考。所以这篇文字也是一个断断续续完成的东西,或许中间有些不连贯处,敬请各位方家、老师们多提意见。

另外,关于公众号更新问题。恐怕亦是难以保障,原因依然是忙,一是工作,一是每天我还有完成两千余字的码字计划,几乎上做不到不间断的更新,更何况我也从未做到过,这不过是一句顺手而来的废话。/大笑

科举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滑县人,其开创的科举奇迹至今无人超越,滑县唯一的科考状元——崔元翰

文/白马一布衣 

最近高考分数陆续公布,几家欢乐几家愁。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宣传高考状元,但是依然有不少的主流媒体及各种自媒体对那些高考中取得高分的学生进行了关注。各种查看分数忐忑不安,故作淡定的镜头,各种获知高分相拥而泣,满面泪水的视屏,一幕幕在各个视频媒体上刷屏、播放、传播。

作为旁观者,作为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亲历者,我知道任何学霸人设的背后都是辛勤的付出,都是夜以继日奋斗的汗水;他们淡定或激动的背后令我感佩和深思。但是那些煽情镜头中的故事与我而言总是有些淡淡的疏离感。所有的欢乐、惊喜、感动,都是属于别人的,虽感同,却不能身受之。

这时候我想到了一个几乎已经被我们滑县人遗忘的一个人。

在介绍这个人之前,我想问所有滑县人一个问题。

在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中,滑县有没有出现全国状元?

……

沉寂之后的答案我可以想象。当然是没有。滑县文史界的定论是,滑县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成绩最好的是祁伯裕祁都堂。二甲第四,全国第七。

果真如此吗?!

绝非如此,当然错误!

滑县人不仅在科举考试中出过全国状元,还开创了科举考试的奇迹,成为中国科举历史上不得不提,必须一提的人物。任何研究中国历代特别是唐代科举历史的人,这个人必须占据一席之地。

他是谁?他真是滑县人吗?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他是中国一千多年科举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四头”的人;他也可能是年龄最大的科举状元。

他是崔鹏,字元翰。他是灵昌人,今滑县人。

《旧唐书》记载:崔元翰者,博陵人。进士擢第,登博学宏词制科,又应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三举皆升甲第,年已五十余。李汧公镇滑台,辟为从事。后北平王马燧在太原,闻其名,致礼命之,又为燧府掌书记。入朝为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窦参辅政,用为知制诰,诏令温雅,合于典诰。然性太刚褊简傲,不能取容于时,每发言论,略无阿徇,忤执政旨,故掌诰二年,而官不迁。竟罢知制诰,守比部郎中。元翰苦心文章,时年七十余,好学不倦。既介独耿直,故少交游,唯秉一操,伏膺翰墨。其对策及奏记、碑志、师法班固、蔡伯喈,而致思精密。为时所摈,终于散位。

《新唐书》:崔元翰,名鹏,以字行。父良佐,与齐国公日用从昆弟也。擢明经甲科,补湖城主簿,以母丧,遂平仕。治诗、易、书、春秋,撰演范、忘象、浑天等论数十篇。隐共北白鹿山之阳。卒,门人共谥曰贞文孝父。

  元翰举进士、博学宏辞、贤良方正,皆异等。义成李勉表在幕府,马燧更表为太原掌书记。召拜礼部员外郎。窦参秉政,引知制诰。其训辞温厚,有典诰风。然性刚褊,不能取容於时,孤特自恃。掌诰凡再期,不迁,罢为比部郎中,时已七十馀,卒。

其好学老不倦,用思精致,驰骋班固、蔡邕间以自名家。怨陆贽、李充,乃附裴延龄,延龄表钩校京兆妄费,持吏甚急,而充等自无过,讫不能传致以罪云。

以上复制粘贴自《新(旧)唐书》崔元翰本传,事迹甚详,不再赘述。

崔元翰在历史上被人所津津谈论的,是其在科举考试上取得的亮眼成绩。他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所谓连中三元,即科举三级考试中皆列首名者。唐又称三头,即州县解送居首者解头(解元)、礼部试登第居首者状头、制科博学宏词居首者敕头。在中国科举历史上,状元已经是难得,连中三元者的状元更是稀少。据统计自隋有科举以来,至封建王朝结束的清代,文状元有654名,这654名中达到三元及第者仅仅十六人。唐诗宋词熏陶下的唐宋时期占据一大半,唐3宋6,共计9人,金至清代才7人。一千四百多年的科举历史里连中三元者只有十六人,相当于近一百年才会出现一位连中三元的科考状元,真正的“百年一遇”。

连中三元已是世所罕有。但崔元翰的“学神”奇迹并不止于“连中三元”。据史记载,“崔元翰晚年取应,咸为首捷:京兆解头,礼部状头,宏词敕头,制科三等敕头。”可谓是四元,号称“四头”。即所谓的“连中四元”。而连中四元的状元在历史上只有两位。这等亮眼的科考成绩,可以让现在的省级“状元”们羞煞。崔元翰可是全国状元,并且是所有单科成绩都是第一名的全国状元。现在的省级状元每年都有,但是每科成绩都是第一名的高考状元恐怕还没有出现。然而在唐代就有这么一位神人,华丽登场,惊世界殊,真真的令人惊叹!

更重要的是,崔元翰这样的一个学霸人物,在其五十岁之前尚还声名不显,也一直未曾参加过任何官方的考试,只到五十余岁的时候,遇到当时宰相杨炎杨崖州。杨炎非常重视崔元翰的才能,要引荐他当作补阙。所谓补阙,是一种专掌讽谏的谏官,等级是从七品。但是,崔元翰拒绝了,并恳求说:愿举进士,由此独步场中。然不晓程试,先求题目为地。也就是说崔元翰参加考试之前,根本不知道考试为何物,也不晓得考试的程序,所以有了要先得到考题的要求。不成想,这件事情被崔敖所知。考试当天,崔敖到试场门口当着众多考生的面说:“若试《白云起封中赋》,傲请退。”考官大惊,因为这就是这次考试的考题。愕然中,临场换了另外一道题目。虽然出了临场换题的事情,但是崔元翰依然取得这次考试的第一名,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竟然在接下来的考试中连连夺魁,做到了“独步场中”的承诺,连中四元,一骑绝尘,轰动当时。

可以说,崔元翰开了科举历史连续夺魁的先河,是中国科举历史上连中三元之第一人,是四头齐驱之第一人。

研究古代科举考试的人们往往发现一个这样的情况,即科考状元虽然名盛一时,考试的很好,其在官场上却往往是声名不显,政绩平平,官位不高。崔元翰算是一个异例。

正如《唐书》崔元翰本传中所载,先被当时镇守滑台义成军节度使李勉(即《旧唐书》的李汧公)辟为从事。后北平王马燧在太原,闻其名,致礼命之,又为燧府掌书记。

崔元翰在任掌书记之时,北平王府的很多表文皆出崔元翰之手。《全唐文》中收录崔元翰所写的表十数篇,文辞精美,逻辑严密,令人叹服。另外《全唐诗》中也收录他的八首诗。其文名与当时的梁肃冠绝当时,是当时的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崔元翰不仅文章做得好,其仕途也算顺畅。入朝为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窦参辅政,用为知制诰。唐代的知制诰掌起草诏命,其权颇重,号称内相,内宴居宰相之下,一品之上。可称得上位居高位了。但是,或许是真的摆脱不了科举考试考得好,但做官不一定好的怪圈,或者是一心读圣贤书,不懂人情世故的书呆子品性,再加上文人本身的清高孤傲,虽文采风流,诗文名著一时,然性格刚褊,不能取容于时,孤特自恃,不懂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言行耿直,不善交游,所以在混乱污浊倾轧的官场必定被人算计。掌诰二年,而官不迁。竟罢知制诰,守比部郎中。最终以比部郎中,五品闲散官职结束了仕途。

这样的一个大神级人物,这样的一个学霸,这样的一个奇人,创造出来的考试奇迹,可称得上是冠古绝今,令人叫绝,敬佩莫名,惊叹不已。而这样的历史和奇迹,竟然是咱们滑县人创造的,作为滑县人,焉能不喜?焉能不惊?焉能不与有荣焉?

但是且慢,有人喊道。崔元翰果真是滑县人吗?《旧唐书》崔元翰本传中,明明记载的崔元翰籍贯是博陵人。甚至在崔元翰为自己的好友梁肃撰写《右补阙林学士梁君墓志》中,崔元翰也自称为博陵人:“挚友博陵崔元翰哀之,乃为铭於墓门,识其邱陇。”难道这些史书和碑志中的记载都是错误的不成?根据这些历史资料,怎么也不能看出崔元翰是滑县人?崔元翰不是滑县人。他所创造的科举历史与滑县无关。咱们滑县人还是不要自作多情,乱攀亲戚了。

我相信这样的言论一定会有。但是且慢,听布衣为诸位细细道来。

关于一代奇人崔元翰的籍贯问题,不仅我们现代人有疑惑,就是我们以前撰写滑县志的先贤们也是有疑惑的。查阅滑县历版县志,人物传中皆有崔元翰的传记,但是各种版本的县志中对崔元翰的记载皆不敢明言其是滑县人,甚至在记载崔元翰的时候故意不提及他的籍贯。更让人疯狂的是,虽然县志人物列传中收录了崔元翰的名字,然历版县志《科举》列表中却不敢把他的名字光明正大的收录其中。他们对于崔元翰籍贯该是多么的不自信和充满疑虑!

所以关于崔元翰的籍贯确实有必要说一下。

首先是郡望和籍贯的问题。因为很多现代人甚至是古人,郡望、籍贯傻傻分不清楚。

郡望的形成源于东汉以来的士族门阀制度。到唐代时形成了所谓五姓七望,或者是五姓七族。即陇西李氏、 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些顶级门阀把持官场,掌握了绝大多数的生产资源,名人辈出,冠盖连绵。虽然科举考试撕开了豪门大阀对官场和文化上统治地位的一个口子,令寒门学子也能够通过寒窗苦读,鱼跃龙门作官,成为朝廷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和决策者。但是门阀制度作为统治中国历史上千年的制度,并不是一个科举考试能在短短时间内所能改变的。历史学家们曾经对历代的宰相世系做了一个统计,其中三分之一的宰相出自名门大姓,三分之一出自这些门阀迁出的支系,最后的三分之一才是门阀大姓之外的寒门或者其他的姓氏。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此,唐代时期,门阀制度依然盛行,士子文人非常看中郡望。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对这种情况进行过这样的描述:“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竟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故当时的文人官场中进行的拜谒投刺、登临题名、碑刻题记、各种文会等日常交往活动中,报籍贯之时,多举郡望,鲜云占籍。尤其是在墓志上表现明显。“言王必琅琊,言李必陇西,言张必清河,言刘必彭城……其祖何人?迁徙何之?概置弗问。”比如崔日用的墓志铭,历史记载是灵昌,墓志上却说是博陵人。体现在历史记录上也是如此,很多名人多以郡望为籍,造成了历史记载的籍贯与居住地的不相符。而崔元翰亦是这种情况,他的出生地和居住地是唐时的灵昌县,今滑县西南,但他却将自己姓氏的郡望地置在自己的姓氏之前,自称博陵人。这个是当时习俗使然,不能以此作为其籍贯的依据,而应以实际居住地为主。

崔元翰的博陵崔氏也是当时的顶级士族,五姓七望之一。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崔氏有十房:“一曰郑州,二曰鄢陵,三曰南祖,四曰清河大房,五曰清河小房,六曰清河青州房,七曰博陵安平房,八曰博陵大房,九曰博陵第二房,十曰博陵第三房。”这十房中出了二十三个宰相。崔元翰所在即是博陵第三房。据《宰相世系表》、崔漪、崔日知、崔日宣等的墓志来看,崔日用、日知、日新、日宣时已是三房第七世,崔宗之、崔良佐等是博陵三房第八世,至崔元翰为第九世。故,崔元翰自称博陵人是确确实实的嫡系,与史相合。但郡望毕竟是郡望,籍贯是籍贯,这二者必须分割清楚,不能混淆。

其次,欲确认崔元翰的籍贯,先确认其父亲崔良佐的户籍所在地,基本上就能确认了崔元翰的户籍地。因为历史虽然在变,时移世易,但是有个基本的惯例还是存在的,即子从父籍。崔良佐在《唐书》列传中并无传记,但是在《新唐书·志第四十八》艺文中有小传:“良佐,深州安平人,日用从子。”这个显然是不对的。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崔日用的曾祖是世立,祖父是崔抗,父崔漪。崔漪有弟弟名叫崔济。据《唐书》,崔日用是滑州灵昌人。崔日用的从弟崔日知也是滑州灵昌人。据崔日用父亲崔漪《唐故瀛州河间县丞崔君神道碑》记载:“母弟汲以明经同年擢第。”崔漪的弟弟是崔济。崔日知和崔日用是堂兄弟关系,即崔日知是崔济的后代。崔日用和崔日知在史书记载中皆是滑州灵昌人,那么二人的父亲也应该是滑州灵昌人。在《唐故瀛州河间县丞崔君神道碑》中有“徙宅就居,投刺成市”句,似乎言及到迁徙一事,但是迁徙何地,什么时候迁徙不得而知。但通过碑文和崔日用、崔日知兄弟的滑州灵昌人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推断,崔日用这一枝最起码在其父系或者其祖父时已经迁徙到灵昌县。  

另,崔良佐是日用从子,即崔日用的亲侄子。上文说过,崔日用这一系即博陵崔氏第三房来灵昌的时间最迟是其祖父一辈。崔良佐的父亲应该是崔日用的亲兄弟或从兄弟。即他的父亲也应该是滑州灵昌人,所以,崔良佐也跟崔日用一样,出生于灵昌,居住于灵昌,其户籍登记地在灵昌。

另《明一统志》《河南通志》《万姓通谱》等书皆言:崔良佐滑州人,擢明经,补湖城簿,以母丧去官,遂不复仕,治《诗》《书》《易》《春秋》有文名。结合崔日用的籍贯,亦可知崔良佐是灵昌人。史有定论。并且从这些记载中,我们还能了解到,崔良佐虽然作过湖城主薄的官,但因丁母忧去官,不复再仕,安心在家研究学问,“治《诗》《书》《易》《春秋》有文名”,由此我们可以排除崔良佐因到某地做官而迁居其他地方的可能。

最后,《唐书》崔元翰本传中有个细节也是值得注意的。崔元翰状元及第后,首先邀请崔元翰到幕府作从事的是镇守滑台的李勉。李勉征辟崔元翰并非是历史的巧合。李勉能够发出征辟,是基于滑州灵昌是其属地,崔元翰是滑州灵昌人的身份考虑。同样,崔元翰会选择到李勉幕府,其家在灵昌也应该是一个考虑选项之一。

综上,崔元翰是博陵崔氏第三房迁居灵昌的一枝嫡系,崔元翰的父亲崔良佐是滑州灵昌人。并且崔良佐因为丁母忧,在外居官不久即归家,不再出仕,安心研究学问,基本上没有了因到其他地方作官而迁居别地的可能,那么他的儿子崔元翰的户籍所在地明显也是滑州灵昌。

结论,崔元翰是今滑县人。

关于滑县与灵昌的关系,了解滑县本地历史的人应该都是比较清楚的,笔者就不再赘述,想了解的也可以在网上进行检索。

笔者敷衍这样一篇文字并无别的目的,只是跟随本心,寻找自以为的真相。由于才疏学浅,错谬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方家们不吝赐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