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翻番两年翻三,什么是教科书级的二代接班

关于“二代接班”,质疑的声音有很多;

  其实,我们“创一代”不乏把“凭运气赚的钱凭实力亏掉”的,所以二代接班有风险也无可厚非;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二代拿出初生牛犊的闯劲,抓住新的增量,他们可以超越父辈成就大成。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教科书级的二代接班”。

找到高维增量

  “江南第一包”有十几年历史了,它的门店光珠三角地区就有3000多家,做到了“老广”人尽皆知的程度;

  但是2018年,这家企业出现了产能不足的问题;不幸的是,同年公司创始人突然住进ICU,没多久病故了;

  家中长子没有任何企业经营经验;次子还在美国读书;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创始人对接班问题没有留下任何安排,原班老臣也不安起来;

  外部糟糕的局面此时不断恶化,无人解决,行业内一度还有人问价:“江南第一包要不要卖盘?”

  在此之前,林展鹏作为长子,过着跑车、美女环绕的公子哥生活;变故一来,内忧外患,一茬接一茬地把他困在焦虑之中;

  没有任何经验的他,面对工厂的纷繁事务,一筹莫产,无力无助。

  不过,好在他明白一件事——存量不足,增量补足。

  在林展鹏自觉个人力量不够的时候,他决定寻求一支力量作为支撑,林展鹏找到了大成远航黄国辉校长。

  黄校长听完展鹏他的处境,认为此时的“江南第一包”第一要务,是需要人来掌控全局;

  因此,校长给展鹏支的第一条计策是,展鹏应该先回去和母亲表态。

  展鹏回到家中和妈妈说:“妈,现在公司没人管,我觉得老这么下去不是个头;我的想法是,未来家里怎么分您说了算。

  但是我现在只想先守住我爸的企业,所以,活我先干。你看怎么样?”

  妈妈听完感动不已,权衡之下“家你来分,活我先干”的确是当下最好的安排,果然就同意了让展鹏掌控企业,一边支会在美国的弟弟先不要着急回家。

 厂里上下听说有了新的掌舵人,那些老臣们马上内心逐渐稳定了下来。

  然而,展鹏刚一坐上总经理的位子,马上面临一个重大决策问题,让展鹏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产能增量

  父亲走之前其实正在建新工厂,但进度一直不太顺利;所以,展鹏当下要决定,新厂是建,还是弃?

  实际上,一般人在风雨飘摇的状况下,都会选择先收缩,再徐徐图之。展鹏问黄国辉:

  新厂建还是不建?

一定要建。

 

 “旧厂产能不够,新厂是奠定你在公司地位的大事,无论多艰难,把新厂给搞起来。”黄校长斩钉截铁道。

  几番波折,展鹏终于把新厂搞了起来,接踵而至的问题是——团队怎么办?

  当时旧厂里老将们没一个人愿意去新厂,就“招新团队配新厂”,结果新厂产能很快超过了旧厂。

  其实这是必然的,因为新厂无论是设备,还是流程都比旧厂好,新团队也不比老团队差,所以新团队的威信也立了起来。

  借着新厂和新团队的势头,展鹏决定正好大干一场,再去寻求新的增量。

  展鹏首先盯上了新厂的工艺,年轻人往往喜欢机械化、自动化,他看出来这里应该可以改,但是这又涉及到很大的风险。

  因为江南第一包最核心的品牌叫做“手工包”,

  现在他要把手工包变成机械化,有些工厂元老瞅准机会发作起来,直接上来斥责:

  “你爸整了这么多年品牌,你现在这样做一下就会它搞砸。”搞得展鹏进退为难。

  但是,手工包与“机械包”两者真的不可调和吗?

  未必。

  经过仔细研究,手工包跟机械包之间的区别,是有;

  但不是每个流程环节都存在区别。

  比如,把包子从一头搬到另一头;再比如,把包子的馅放进包子里,机械和人的操作没有本质区别,无非是机械快一点,人手慢一点而已。

  因此,这次江南第一包的“机械化运动”,最终通过的是“半机械化运动”,在无损手工包口感的环节引进机械操作,其他环节仍然坚持传统手工制作。

  这是一次“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胜利。

渠道增量

  工艺改进之后,我们发现大成的方法论有一种“魔力”;展鹏也开始像黄校长一样,不断思考:下一个增量是什么?下一个增量是什么?

  下一个增量在哪里呢?

  真的被他找到了。

  他发现,江南第一包当时有3000个分销点,从本质上来说,它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包子加工厂,它可以引入更多的产品,从一个自产自销的模式,往平台模式扩张。

  于是,展鹏联合黄校长做出了一件非常重要决策,基于生产能力,把各种渠道有效充实、扩张起来。

  过程中,黄校长让团队测算了一下加盟店的投资回报率,这让大家吓了一跳,超过100%,5个月回本。

  难怪过去江南第一包只做工厂,就能有3000家的经销商,因为投资回报率实在太高,所以这些加盟商的存活率就高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开直营店?

  于是,专门拉出一个团队——找铺,只要找到铺就开直营店。

  直营战略部署完,展鹏又开始想,下一个增量是什么?

  下一个增量在省外。

  因为散户加盟商往往来自于省内,只要到了省外,物流配送服务无法覆盖。

  那要怎么解决省外的物流配送服务呢?

  黄校长说:“我们必须要找个省代去建冷库。”

  第一个省代来自武汉,这下可好,刚签完合约,疫情就来了。

  不过,后来事实证明,

  一个厉害的省代和拍档,等于商务上无数的便利。

  这家省代神通广大,他们有自己的车队和冷库;不仅让江南第一包的业务很快恢复,还借出了很多资源支持抗疫;

  当时,江南第一包的食品直供武汉,进入疫区有特殊的准入牌照,畅通无阻。

  总体来说,后续的省代结构运作十分顺利;对于展鹏来说,渠道增量似乎到此为止了,但是,就大成的渠道经验而言,这只是算是个“小高潮”。

  在大成的支持下,江南第一包又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增量——KA(重点客户)。

  因为,此前他们供应体系,是单一供给自家包子店的,但是,其实在商超体系还有广袤的市场。

  大成的学员圈子里有许多现成的做KA生意的人,他们通过成立三方合资公司(大成、展鹏、KA负责人)的形式,很快将江南第一包在KA市场遍地开花。

价值增量

  继渠道价值结构落地之后,江南第一包做了另一个增量——“江南汇”线上商城;这是一个新的渠道增量,但其实从商业模型来说,它是“价值增量”。

  为什么是价值增量?

  因为一方面它是新渠道的扩张,

  另一方面它帮助原来的渠道,进行时空延伸和数字化赋能。

  前面,江南第一包的门店的优点已经说完了,投资回报率高,回本时间快;但缺点呢?也很明显,门店面积小(9~10㎡),陈列空间极其有限。

  有了线上商城,陈列空间就可以无限扩大,店铺收益也可以扩大。

  商城可以上架各个品类的产品;每个店面都有专属二维码入口,客户从哪家的二维码进入商城下单,哪家店铺就有收益。

  有意思的是,运行一段时间后,我们看后台数据:线下店面的平均客单价大概就是30多块;但是线上的平均客单量居然高达150, 线上成交的价值足够让人喜出望外的。

  所以,产品叠加价值增量,是“江南汇”第一条价值增量。

  其二,是时空延伸的价值增量。

  这句话听起来很难理解,但其实很现实。

  包子铺的生意限制性因素很多,太阳太晒,包子铺的生意会下降;刮风下雨,生意更会下降;遇到修路,销售额更要下跌,怎么帮助店面形成很好的销售额结构?

  其实,只要在线下门店建立了信任,把客户吸引过来,养成他们在线上消费的习惯,无论是刮风、下雨、大太阳、修路都不会影响销售,因为客户可以线上下单等快递到家。

  这套销售结构效果好到什么程度?

  根据商城的后台的一张订单显示,

  一位客户在2月20号,到了凌晨3点还下了一单买包子。

  还有一条价值增量,我们叫做客户管理的价值增量。

  这其实是传统企业都应该做的一件事。传统的零售谈不上客户管理,因为客户买完就走;

  但是现在的常规技术,用一个收款二维码,就可以把客户集中到公众号里,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图文推送,产品推荐,复购提醒等等。

  最后一条叫做运营管理的价值增量。

  什么意思?这是对于投资人来说的,过去,老板出钱请店长做运营,他对店的运营情况了解很有限,也许一个月才收到那么一张报表,心里会很没底。

  有了江南汇的系统,投资人即使从不去店面,他也能在手机上,看到实时的消费数,平均的客单量,库存状况,收款状况等等并且自动绘制销售曲线,总之,一旦有异常,可以一览无余,一目了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终端零售系统跟江南第一包的的中央系统是无缝对接的。投资人可以实现一键下单,一键补货,然后工厂马上就开始联动生产;

  并且工厂的中央系统还利用大数据,预测终端的常规需求,因为我们对卖出的每一个包子都了如指掌。

短短两年时间,令人感慨万千。江南第一包在少帅的林展鹏的掌持下,相继实现了产能增量、渠道增量、价值增量;其业绩相比父亲手里的江南第一包,在翻番的基础上还在持续增长;大成远航有幸亲身见证了这次教科书级的“二代接班”。

 展鹏:

  在学习了大成商道的方法论之后,在校长以及普委顾问导师的指导下,我们新的工厂顺利投产,产能提升了100%,两家工厂最高日产量可达100万个包子,更重要的是我重新设计了公司的商业模式,从以前的只做包子加工生产到上游的供应链延伸,同时扩展了下游的各类销售渠道。

  2019年公司营业额同比增长了100%,今年第一季度也取得了40%的增长,其中线上商城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8倍。感恩大成,感恩校长,让我从懵懂少年蜕变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掌舵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