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法中的“弩”,没必要写弯了,也不能偏锋,这都是对古文的误读
书法究竟有没有秘法?很多人都想知道!可以这么说,王羲之书法是有秘籍的,他给儿子编撰了《笔势论十二章》,并在序言中叮嘱王献之说:“贻尔藏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视于诸友。”
王氏书法的秘籍一直在其家族内部流传,锺繇笔法十二意应该也是由卫夫人到王羲之传下来的。到现在能看到的笔法秘籍,已经不成系统,千年的传承中,它的内容已经被分解。《笔势论十二章》、《锺繇笔法十二意》,都没有用笔的方法和方式。
“永字八法”不同于《笔势论十二章》和《钟繇笔法十二意》,它主要记录的是用笔方法。可是到今天也有很多人觉得“永字八法”不是王羲之笔法秘籍,如果是真的,为什么八法中的方法都那么怪异难解?
难解,不能怪王羲之,他那个年代的文字,用今天的习惯来解释,肯定是解释不通的。要怪就怪我们自己钻研不够耐心,不够细心,不够用心吧!
解读古文,是有些难度,解读的错误,还导致正确的内容被反证成错误。但是如果真的有诚心要把书法理论搞透,也不是不可能。只要耐心搜集资料,参用训诂,就不会出现解读的各种笑话。
毛笔的中锋用笔,是书法千古不易的笔法,是最合乎毛笔的笔性的用笔方法。就是因为解读的错误,让今天的人将信将疑。
八法中有这么一法,是“弩不得直,直则无力”。对这句话的理解,很多人的解释是:弩是竖画,不能写成直的,要写成向弓弩那样弯的,写直了就没有力量感了。
弓弩的弓背是有很大的弹力,但这个弹力确实不是仅仅因为弯曲以后就能获得的,弓弩的力来自于材料本身韧性产生的弹力。如果把弓背换成没有人性的材料,要么折断,要么定型,是不可能有弹力产生的。
虽然有的努弯点画也有力度,但弯曲绝对不是力量的来源。从卫夫人的《笔阵图》开始,都说“竖画如万岁枯藤”。米芾解释得更接近今天的思维,他说“无垂不缩”,这才是力的来源。
李阳冰的《翰林禁经》对“弩”法是这样解释的,“弩不宜直其笔,直则无力,立笔左偃而下,最要有力。”这就是解读错误的那句话,错误出在“立笔左偃而下”。错误的解释是这样的,“弩画不能垂直用笔,垂直了就无力,要向左倒着向下行笔,最主要的是用力。”
这个解释第一句就自相矛盾,笔杆垂直于纸面时,笔锋正锋。正锋时是最有笔力的状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儿,怎么就会出现了“垂直了就无力”这样的观点呢?显然,这种对于“直”的解释是不对的。
“立笔左偃而下,最要有力”,左偃,望文生义,向左倒下。既然向左倒下了,怎么能“立笔”呢?再说了,偏锋怎么能是最有力的呢?
偃,除了有“倒下”的含义,还有“仰面倾侧”的含义。而“左”,除了代表方位还跟“佐”通用。这时它应该解释成“辅助、帮助”。这样“左偃”就可以解释成“辅助以仰策的状态”。
这是一个什么状态呢?笔向下行,笔杆仰面卧倒,这时毛笔的状态就是逆锋中锋的状态。也是因为逆锋中锋是涩势中最强的,所以就最需要用力。
这样的解释,整句话都通了,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弩法,不能使笔直过,直过就会无力。要立笔并且佐以逆锋而下,这样是最需要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