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国||品读经典诗文 培养爱国情怀
文/王爱国
对古诗的兴趣,还是得益于外甥女的假期作业,外甥女每年的暑假和寒假都会来象山,并且带着很多假期作业,在作业中不乏有较多的唐诗宋词要背诵,我自然就成了外甥女的编外老师。编外师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既要做到文字会写会读,还要懂得字的涵义。特别是对一些古诗内容的解读,那更是不容易,有时候为了弄明白一句诗的意思,我也会跑到图书馆查找资料。久而久之,也慢慢的喜欢起古诗来了。
很多古诗,蕴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能够读懂他,并理解他的内含,对做人处世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晓行望云山】:“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诗人借写景是将告诉人们生活中常有真假难辨的情形,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令人难以决断,看不到事物的真相,把握不住事物的本质,因而,诗人的真意是要仔细观察,善于思索,才能明辨真伪。
众所周知,唐朝是古诗最为盛行的时代,尤其是《唐诗三百首》更是唐朝时期诗词的经典代表,也是历代古诗的精华。我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唐诗三百首》只是唐诗中脍炙人口、通俗易懂的极小部分而已,是唐朝时期诗词中的冰山一角。而根据《全唐诗》一书中所讲述的,整个唐朝时期,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的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全唐诗》凡900卷,目录12卷,共计收唐诗48900余首,作者2200余人。连同日本学者上毛河世宁纂集之《全唐诗逸》、一九九二年十月出版的《全唐诗补编》,共收唐、五代三千三百余名诗人的诗词作品五万四千余首。这是到目前为止所能见到的唐代诗歌的全貌。
有此可见,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很特别的,是独一无二的。唐朝没有文字狱。这种开明,一方面体现出统治者对自身的信心,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峰——唐诗。放眼整个世界,唐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
但我觉得唐朝诗人中最为杰出的就数杜甫与李白了,因为他们杰出地代表了一个年的“赤”与“君”。如果你能认真的品读一下杜甫与李白他们两个人的诗,就会发现他们之间有截然不同的风格,这大概与人所处的环境、地位、和个人的性格以及对社会的看法有关系吧。
从这两位诗人所写的诗,可以看出杜甫是赤子,李白是君子。在《中国文学史》一书中这样评价 杜甫:“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而李白就不同,他的诗词狂放豪迈,激情四溢,其风格颇为风流飘逸,又有精神豪气贯穿其中,这种气质除了他天生的脾气秉性之外,肯定还与他身为剑侠有关。在李白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那种只有武侠小说里才有的“江湖侠客,正人君子”的味道。
但最令我敬仰的还是杜甫的爱国赤子之心,即使在他写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时” 他仍然是爱国的。尤其是杜甫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望岳(岱宗夫如何)、望岳(西岳崚嶒竦处尊)、望岳(南岳配朱鸟)的诗句中,更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咏泰山的《望岳》表现的是一种积极处世的思想,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因而予人雄奇壮阔的感觉,全诗形成了遒劲峻洁、气魄雄放的风格;咏华山的《望岳》流露作者宦途失意,报国无门之情,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徨,动极思静的人生,此诗因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顿挫;咏衡山的《望岳》即或是有所讽喻,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从三首《望岳》中可以感受到得杜甫思想转变的轨迹。不过,无论他的心态如何改变,有一点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爱国之心。青年时杜甫想要为国出力,中年时他虽不得意,却仍有报国之思,晚年时他念念不忘的仍是君主与朝政。
作为古代的诗人杜甫有如此的思想觉悟,而作为几千年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的国家;有什么理由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呢?但现在有一些人,有吃有喝有住,仍有人跑到外国后大发一通感慨,说什么中国人民是愚民,是唤不醒的,不噱与之为伍一类的蠢话。与杜甫比起来,这些人注定了做小丑的命运而不自知,实为可笑。
重点提示
1.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因为腾讯有严格的原创保护,后台会自动过滤,费时编辑后将导致无法推送,勿侥幸、请自尊。
2.严禁把发到朋友圈和交流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后续来稿。
3.来稿内容含作者简介要300字以上方可加注原创,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
4.本公众号已经与360个人图书馆同步,360doc个人作品所得打赏全部归作者本人个人所有。
5.如果出现内容错行,为手机使用者字号设置问题,与编辑无关。了解更多平台内幕,敬请点击下方“温馨提示”标题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