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想家

我的好友绿萝终于开始更文了,不知道筹备了多久,最后见她舍得下笔了。读她的文字是耐得住性子的,也好理解,毕竟知道她经历了什么,知道前因后果再去读,总是更易被文字打动。

“想家对于绿萝来说更多是想吃一道菜的心情,比如炝拌土豆丝”,比如鸡肉酸菜饺子......"她的比喻很是贴切,一语就道出心境。可我对美食没有什么执念,吃什么、怎么吃都不重要,饭量越来越少,肠胃越来越差,所以但凡吃了舒服,清淡一点才讨喜。也不能像他,今天吃了一顿好吃的饭,就开心得很,要特意说出来与我分享。我喜欢分享的东西很多,唯独告诉别人我吃了啥,而她却可以兴致勃勃地向我描述那美食有多值。

我写东西总也没逻辑,思维跳跃得很,活脱脱一只蚂蚱,往哪跳在于哪片叶子刚好接住。继续说想家这个话题,我从来没有想家的概念,我甚至不知道家是指那特定的房子,还是指房内的那些人。其实我对这两者都没有太深沉的思念,只要知道父母身体健康,我便踏实安心,至于那种眷念,是老早就戒了的习惯。

可总觉得她说得很对,勾着我某刻的情绪共鸣。

大学的时候,想家是我爱哭唯一合理的借口。那时候,情绪压抑得没有出口,总是忍不住要落泪哭泣,东北那些热心朋友问不出原因,便默认我是想家了,我从没坦白过难过悲伤的真正缘由,也就不去解释,坦然地接受着那份好意。

想回家不一定是想家,不过想换一种心境罢了。家是那个不必付出代价就能到达的地方,所以想家“这样的话必然不会在真正伤心失落的时候说,”真正的绝望来袭,怕是最忌讳回家了吧。蓬头垢面,低沉颓废的样子,让家人看了怕是要增加自己的愧疚感,倒不如自己躲起来,与三两好友不见外地聊聊,而对那些不熟悉的而又看出你情绪的人,且让他们默认我为想家模式吧。

想来,当初最大的痛苦,是言不由衷,是要掩饰伪装自己的情绪,所以,那时候,知我者,甚少也。

“虽然写得不错,可不知所云”对我说过这种话的人不少,当中不凡近亲的朋友,有些人虽然天天朝夕共处,可究竟没能走入我的内心。不是当初的我不坦诚,而是少了做自己的勇气,甚至我还不清楚那是不是自己,只能压制内心时而朦胧,时而清晰的情感,寄希望于那不是事实。

学会“段斩取义”,从思绪里挑一些自认为可以公诸于世的句子,修饰加掩饰成只有自己才懂的东西。原来我的文字从来都是给自己看的,有读懂了的,便是经历过相似的,弄不明白的,那至少在这方面是幸运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