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于畊19岁结婚,与上将叶飞相守53载,临终嘱托:照顾好父亲

1993年6月29日,72岁的王于畊病逝于医院,在临终前嘱托儿女要照顾好父亲。在她躺在医院病床这段时间,他的丈夫叶飞每天都会来医院看她,这时王于畊已经不能开口讲话,叶飞就拉着他的手,也不说话,就看着她。在王于畊去世后,叶飞于1999年也去世了,和妻子合葬在厦门的烈士陵园内,这对相识于战火,相守53年的夫妻终于得以团聚。

王于畊,于1921年出生在河北保定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原名王桂英。于1931年就读于保定女子师范学校,她的二哥因参加“保二师学潮”被捕,后因肺病去世。王于畊和二哥向来感情十分好,当时她就是在二哥的影响下才考取保定女子师范学校,现在二哥去世了,她决定跟随二哥生前的步伐。1936年,王于畊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七七事变之后她所在的学校被改为国民党二十九军的伤病医院,王于畊也就顺势帮助照顾伤员。1937年9月16日,因日军不断对保定进行轰炸,王于畊和同学跟随着逃难的人群坐上了平汉铁路方向的列车。在途径山西时王于畊决定留在山西,于是参加了八路军学兵队。王于畊在这里学习三个月后和小伙伴选择分配到皖南新四军。

1938年1月6日,王于畊跟随部队迁​往南昌,在武汉转乘轮船时遇到了穿着旗袍向轮船跑来的张茜,张茜也就是后来开国元帅陈毅的夫人,当时王于畊顺手拉了她一把,两人从此相识并成为知己。来到南昌后,王于畊和张茜报名参加了新四军战地服务团;1938年7月,战地服务团抵达云岭,王于畊被分到戏剧组,也就是这时候她改名王于畊。我们都知道,军营生活是十分艰苦的,那个年代的军人过得就更加艰苦,原本这对于王于畊这样书香门第之家出生的女孩来说应该是很难接受的,但是王于畊从投身革命那天开始她就做好了要吃苦的准备,因此她适应得十分好,每天五点军号一响王于畊就起床到山上集合。后来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到新四军采访,问道王于畊为什么要当兵、想不想家……王于畊说在民族生死攸关之际,个人利益和得失并不算什么,她想为正在经受苦难的国家献出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1939年,繁昌之战打响后,王于畊接到一个三天之内写出一场和该战有关的话剧,这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话剧的她来说可谓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大挑战。王于畊赶紧找素材、找资料,向前辈请教,终于完成了话剧《繁昌之战》的制作,并且这部话剧还颇受好评,也成了王于畊的成名之作。紧接着,王于畊还在1940年妇女节时再次导演了话剧《大时代的女性》,这部话剧也收获了无数好评,从此,王于畊就被誉为是新四军的“才女”,并被评为全军先进人物。

后来,在各方领导的撮合下,王于畊认识了26岁的青年将领叶飞,叶飞对王于畊早有耳闻,还在墙报上看到过王于畊写的文章,且叶飞也算是一个文艺青年,非常喜欢看书,这和王于畊爱好一致。两人于1940年11月29日结婚,婚后第三年生下女儿叶小楠,后来先后生下三个女儿,由于叶飞是闽南人,大家都知道以前闽南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严重,因此王于畊从小就把女儿当成男孩子打扮。直到解放后,很多人才知道叶小楠是女孩。

在新中国成立后,叶飞统管福建省党政军,王于畊带着孩子也来到福州和丈夫团聚。因为是师范出身,1954年,王于畊被调往福建教育厅,她自学了四书五经,还专门考上大学的教育系,修完了教育专业的全部课程。在她的带领下,福建省由高考及格率不足10%转向连续三年取得全国高考第一的好成绩。 1955年,由于一名贫困学生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沿铁轨徒步去上学,途中走累了枕着铁轨睡觉,不幸被轧死。这件事让王于畊十分难过,于是向省委专门申请了一笔专项款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的路费和途中伙食费,并在上海、北京设立专门机构帮助学生转车,还给行李单薄的学生发御寒的棉被棉衣……后来,王于畊的丈夫在文革中受到冲击,被关押在北京,1972年6月,同样饱受迫害的王于畊在周总理的过问下得以来到北京,见到了被关押五年的丈夫。在第二年6月,叶飞被释放,终于可以回家和妻子儿女团聚。

晚年的王于畊开始撰写回忆录《往事灼灼》,也就是这时候她得了肺气肿,1993年时王于畊只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插着呼吸机,不能说话,已经80岁的丈夫依旧每天来医院看她。后来王于畊病逝于北京,享年72岁。临终时她仍担心自己的丈夫,让子女们一定要照顾好父亲,他们于战火硝烟中相识、相守了53年,他们的爱情让我们也知道了相濡以沫、共赴白头是怎样的人生。

(0)

相关推荐